生活

當醫療費愈來愈貴、實支實付醫療險又出現停售潮!求安心老後,以後醫療險怎麼買?

50+好好
更新於 02月01日10:58 • 發布於 02月01日10:58

文/顏理謙 圖/midjourney 責任編輯/王美珍、陳莞欣

編按:日前,金管會宣布實支實付醫療險將朝「損害填補」原則改革,避免保戶同時投保多張保單「靠保險賺錢」。這項改變帶來哪些影響?我們又該如何檢視自己手上的保單是否足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進入中年,身體難免出現大大小小的狀況。若擁有足夠的醫療保險,就算突然生病,也能讓自己和家庭經濟更有保障。

假如不幸因為疾病和意外造成傷害,「實支實付醫療險」可以理賠在醫院門診和住院產生的自費醫療費用。然而在2023年底,金管會證實,正在研議改革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將朝「損害填補」原則改變,避免保戶一次投保多張保單,發生「靠保險賺錢」的現象。但金管會也指出,在新制度推出前投保的保單,會依照保單契約理賠,不溯及既往。也就是說,舊保單的效力和理賠方式,並不會受到新政策影響。而改革以後推出的保單,則會在保單條約中約定損失分攤原則。雖然具體上路時間尚未確定,但消息一出,即帶動各家保險公司宣布下架、停售副本或收緊核保政策。

目前各家保險業者的實支實付醫療險調整狀況。(截至2024.1.24)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以後新買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會如何理賠?

以本次金管會宣布的改革方向來看,在損害填補原則之下,未來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將改為實際支出多少、便理賠多少。比方說,假設A女士投保2家公司、買2張實支實付醫療險,醫療費用支出10萬。在過去,A女士總共可以領到20萬理賠,但改革以後只能領10萬。

為什麼要這麼改?政大法學院教授葉啟洲說:「損害填補原則的精神是:保險是用來分散風險,而不是讓你額外賺錢的。」

葉啟洲解釋,在保險產品中,壽險和產險分屬兩種不同形式。傳統觀念認為人命無價,當遇上死亡或失能,再多保險金也無法超越保戶的損害。因此,一般來說,壽險並沒有投保或理賠上限,想買幾張保單、多高額度都沒有問題。

但產險則被歸類在損害填補型保險中,在產險的投保限制裡,除了不能超額保險,也會依照實際財產損失金額理賠。「實支實付醫療險介於兩者之間,它是人身保險,但在原理上比較接近產險。」

不過,在投保金額方面,實支實付醫療險和產險的思考邏輯又不相同。

投保產險時,可以給出投保金額的最高限制。例如,為房屋投保時,通常是以房屋市價作為投保金額上限,但實支實付醫療險卻不能這麼如此。「因為它是保醫療費用支出,投保的時候,顯然沒辦法預見自己未來會不會生病、會花多少醫療費用。

因此,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投保金額是各保險公司設計商品時,基於風險評估而設的最高限制。假設保險公司的實支實付以30萬元為上限,而某次生病住院的醫療費用是10萬元,就可獲得理賠,但如果最後花費達40、50萬元,額度就不夠用。這也造成大家購買第2張、第3張保單的需求。付幾份保費、領取幾份理賠聽來合理,卻會引發道德危險。「這變成鼓勵民眾頻繁地去做一些非必要的治療或住院,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對商業保險跟健保都不好。」

2019年,金管會曾針對實支實付醫療險改革,宣布每人最多只能買3張保單,並允許「副本理賠」。如果民眾買了3張保單,就算只有一份醫療費用單據正本,但可以向醫院申請2份副本,分別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改革的目的是降低道德風險,同時讓民眾仍有足夠的額度付健保外的自費醫藥材及病房等支出,以減輕壓力並得到優質照護。

擁有保險證照的麻醉科醫師陳嘉雯表示,自己在醫院的實況是:「我們幫病人執行全身麻醉時,有一些藥品或醫材能讓病人更安全、更舒適,可以讓病人選擇。病人若有商業保險,會直說想住單人房、用比較好的醫材。」

她指出,隨著醫療進步,癌症標靶治療和細胞治療、達文西手術、3D內視鏡手術等陸續問世,醫材、藥材的費用也變高。此外,政府也在日前宣布,幾乎可治癒血癌的CAR-T療程將有條件納入健保,但其費用高達近1,000萬元。

「保險公司當年也沒有精算到,後來的醫療會這麼貴。」她說:「從業者角度來說,實支實付的保費並不貴,但是理賠給付對他們而言是財務負擔。」再加上保險業將在2026年接軌「IFRS 17號公報」和「國際保險資本標準(ICS)2.0」,為了強化財務體質、提高清償能力,保險公司不得不改變。

接下來的實支實付險,應該怎麼買?

「實支實付險不可能從市場上不見。但如果你還沒有,要趕快規劃。」葉啟洲強調:「未來不會比現在更容易買,即使買得到,隨著醫療理賠增加,保費只會越來越貴。」

他認為,雖然政策還在研議,但大方向基本不變,實行與否,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且,越年輕購買醫療險,保費越便宜。「平常就要未雨綢繆。」

此外,他也提醒,就算已經擁有實支實付險,也要隨時注意保險公司的動態。「實支實付醫療險經常搭配在壽險主約之下,分成一年期、終身或一年期保證續保等,要檢視自己的保障夠不夠。」

至於有些意見認為,住院期間的支出不僅是醫療費用,還包含無法工作的收入損失、看護費用等,少了實支實付醫療險補貼,影響很大。但葉啟洲提醒,醫療險填補的應該是醫療費用。「想透過實支實付醫療險來填補工作損失,其實用錯工具了。」

他建議,讀者可以選擇定額給付的醫療保險,例如終身醫療險、定期醫療險,來補足這些開銷。「你可以既買實支實付,又買定額型,兩者沒有衝突。」(相關閱讀:終身醫療險適合誰?與定期醫療險差別、年齡限制與保障內容

除了實支實付醫療險,50後還可準備哪些保險?

針對50後族群的保險規劃,陳嘉雯建議,可以從自己的人生階段來思考。

一般來說,到了這個時刻,家裡的孩子多半已長大,因此壽險的比重可以不用放太高。其次,實支實付醫療險和實支實付意外險都應該備齊,「但醫療的比重建議高一點,因為這是用在你身上。」

針對意外保險,可以考慮準備失能險,不過目前市面上產品不多,價格也較高,需要審慎挑選。

她也建議讀者可以準備「不還本」的長照險,未來若有需要,便能用在自己身上。「而且因為是不還本,保費也比較划算。」(相關閱讀:如何挑選長照險?一篇了解長期照顧保險種類、理賠方式

而重大傷病險可以做為替自己準備的一筆專款,若不幸生病,可以馬上拿來運用,生活較無後顧之憂。「因為台灣平均年齡是80歲,以50歲來說,其實還算非常年輕。」

此外,目前市面上也出現一些定期險,即使有糖尿病、高血壓等體況,只要向保險公司回饋自己有好好控制即可。還可以主動詢問自己的保險業務員是否能「加購保單」,在原有的保單上增加保額。

陳嘉雯提醒,讀者應該要趁機會找保險業務員做「保單健檢」,看看手上的保單有哪裡不足。

「保單健檢就像身體的體檢一樣。人有時候是靠著耐力支撐,自己不覺得累,但你的身體到了某個時間點就沒辦法了,檢查後才知道有問題。」經由保單健檢,業務員可能會建議你補足哪些保險。這時,讀者可以衡量經濟能力以及自己在家中的角色,例如,是否已婚、有小孩等。「你可以問自己,以我現在的狀況,哪一個風險是我承受不起的?哪一個是我不想承受的風險?再透過保單,轉嫁你的風險。」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