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紓
圖片 達志(示意圖非當事人) 提供
不少名人罹患胰臟癌往生,讓民眾一旦發現胰臟疑似有腫瘤或腫大就極為恐慌,急著開刀,但其實有些不是惡性腫瘤,而是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過多免疫抗體攻擊胰臟引起的發炎腫脹,也就是「胰臟炎」、不是「胰臟癌」,正確診斷後只要耐心以藥物治療即可,不必動手術。
有位中年男性病患因為上腹痛、體重下降,擔心是胰臟癌因此接受電腦斷層檢查,台中榮總再安排內視鏡超音波檢查,並以超音波對比顯影劑輔助診斷,加上內視鏡超音波細針抽吸術獲取胰臟組織提供病理診斷。
胰臟炎和胰臟癌要分清楚
後來確定診斷為「自體免疫性胰臟炎」,而不是胰臟癌,成功讓病人避免接受不必要的手術。病患在門診接受藥物治療,讓腹痛症狀改善,胰臟病灶也因藥物治療後消褪。
胰臟癌4個主要症狀:
1.上腹部疼痛逐漸伴隨背痛,患者平躺時感覺更痛。
2.體重莫名減輕,半年內減少原體重的10%以上。
3.腫瘤太大壓迫總膽管引起的黃疸。
4.噁心、厭食、鬱悶、消化不良和嘔吐等。
一般胰臟炎、自體免疫性的症狀差異:
1.一般胰臟炎:會嚴重上腹痛,疼痛易轉移到背部。
2.自體免疫性胰臟炎:腹痛較輕微,主症為黃疸。
長期的慢性胰臟炎是否提高胰臟癌風險,目前則尚無定論,這類疾病在胰臟以外的發炎則以潰瘍性大腸炎、硬化性膽道炎、唾液腺炎與慢性甲狀腺炎等為主。
胰臟炎以類固醇治療
台中榮總過敏風濕免疫科醫師蔡明翰表示,自體免疫性胰臟炎的主要治療藥物為類固醇,一天劑量大約30到40毫克,治療約一個月後若症狀改善,胰臟發炎減緩,則逐漸減少類固醇劑量,維持一天服用2.5到5毫克的低劑量大約半年至1年。
若期間追蹤檢驗值正常,沒有胰臟炎復發即可停藥,但停藥後仍須定期追蹤不能輕忽,畢竟仍有復發的可能。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年化報酬率逾8%!存股「兩檔基金」每年穩領股息,老後不為錢煩惱
中年後,成為一個自己喜歡的人!雪兒:這些年我很快樂,至少每分每秒我都學著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