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你不特別!深植丹麥文化的洋特法則

換日線
更新於 2021年01月21日10:19 • 發布於 2021年01月14日10:15 • 方律元/換日線專欄
你不特別!深植丹麥文化的洋特法則

一般而言,我們都知道「相同」和「平等」,這 2 個詞的意思是不同的。例如個人與個人之間可以有巨大的差異,卻仍能享有平等的互動關係。然而在丹麥,乃至於北歐國家,「相同」卻被視為「平等」的重要條件──怎麼說呢?

挪威社會人類學者 Marianne Gullestad 透過她的田野研究,指出北歐文化中「平等即相同」(equality as sameness)的原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她以一群挪威的工人階級女性為研究對象。在長期觀察後,她發現她們會小心翼翼地挑選和自己相同的人來互動。挑選的標準包含經濟地位、房子內的各種物品和財產、屋內的整潔度等等。這些層面都必須要一樣或至少非常相近,否則無法確保人與人之間互動與交友的成功。

人們也確實同意這個原則,並有意識地實踐著。舉例來說,在丹麥的一個家族企業中,老闆為了讓員工感覺到公司內沒有階級、老闆與員工間是平等關係,老闆刻意和員工們做「相同」的事情。他並沒有自己的辦公室,而是和員工共用一個大辦公室;他會刻意時常坐在茶水間,提醒去喝咖啡、拿點心的同事他和這群員工是一樣的。

什麼是「洋特法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了繼續說明,「平等」和「相同」都是北歐人非常重視的價值原則,就要提到「洋特法則」(Law of Jante),它是北歐文化的核心、是斯堪地那維亞社群中對個人的一種看法。它的特點是否定個人的成就。「洋特法則」共有 10 條,不過我們可以將其濃縮為一句話──不要以為你很特別,不要以為你比「我們」(一個集體)優秀。

10 條中的其中第 1 條「不要以為你很特別」揭示了「相同」的重要;第 5 條「不要以為你懂得比我們多」和第 6 條「不要以為你比我們更重要」則暗示了「平等」的互動。值得注意的是,比較的對象是「你」與「我們」——是個人與集體,而非個人與個人。當一個外地人來到北歐,這一群北歐人會變為一個集體,來試圖告訴你:「若想和我們交朋友,那就不要覺得你很特別。」

個人和集體是不同的單位,不具有可比性,但這個不可比性卻恰恰顯示「洋特法則」的內涵:有些美好只有以集體的形式才能夠實現

初來丹麥時,我以為洋特法則是一種自負。但其實當一個丹麥人告訴你應該要怎麼做時,他並非認為自己比你優秀,而是認為他所屬的群體──「他們」,比起任何一個個體都還要重要。

屬於丹麥的群體共創美好

對此,我如今作為一位交換學生在丹麥的生活、亦或社會學課程,都讓我有深刻的體悟。丹麥確實是一個「同質性」非常高的國家,有些「丹麥價值」是幾乎所有丹麥人都認同、並引以為傲的。例如丹麥政府在 2016 發布了調查,讓丹麥人自己表決最重要的 10 個丹麥價值,其中包含「社會福利」、「性別和法律權益的平等」、「丹麥文」和「Hygge」等等。

同質性高帶來的好處是社會體制和文化的穩定與維持。上述這些丹麥價值不僅代表整體丹麥,也代表認同它、從它得利的每一個丹麥人。例如社會福利體制的運作有賴公民齊心協力,因此丹麥人很擔心有「外人」開始濫用它;丹麥文的保存與使用也在英文高度普及的趨勢下變成議題,「一起」多加使用丹麥文變得至關重要;Hygge 更是每個丹麥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然而在 Hygge 這種特殊的社交形式中,「平等」與「協作」也被許多學者,認為是必要條件。此外,我先前刊登於《換日線》的文章也歸納出 Hygge 有賴每個參與者的自我控制,讓個體不會在互動中被過度強調,才有辦法成功實現。上述這些好處確實都是專屬於群體的。一個人不可能打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福利系統,也不可能獨自一人享有Hygge

凝聚丹麥人的「洋特法則」,也讓丹麥變得排外

也因此同質性高的社會與「平等即相同」的原則帶來好處的同時,卻也帶來一個壞處:排除

身為一個在丹麥的外國人,「通常」不容易和一群丹麥人一起享有真正的 hygge。畢竟「不同」的地方很多,例如丹麥語就成了一個重要的隔閡。上次參加宿舍的耶誕派對時,丹麥室友們都對我很熱情友善,然而在餐桌上他們只要不是在和我說話,就會馬上從英文切換回丹麥文,只有初學程度的我有聽沒有懂。但我很可以理解,因為聖誕派對是一整年最重要的 hygge 活動,而 hygge 是一種舒適、安全、快樂、和家一樣的感受,大概沒有人會想在家用母語以外的語言吧。

在社會福利體制與政策討論方面,丹麥近十幾年來變得相當排外。收容的難民減少之外,右翼政府也通過了一系列嚴格的反移民法案,重要的政府官員甚至在第50條加嚴法案頒布當天,在社群媒體上發蛋糕的照片大肆慶祝。這些排外的情緒和傾向雖然看似刺耳,但其實並非不能理解,因為他們很擔心自己國家很棒的文化和體制被外來的、和自己不同的人破壞或奪取。而這種一致對外的排除,反而是再度強化內部團結的展現,讓整個社會又更加同質化。

當相同是平等的基礎,一個外來的、不夠理解他們文化的人就必須去理解、並且改變自己,把自己變得和集體一樣。相同即平等的原則並非是個體針對個體的一種嚴厲,而是集體對於自己的保護機制。「你必須和我們一樣,才能和我們平起平坐、平等的享有我們的好、成為我們的好朋友。」我認為大部分的丹麥人是這樣想的。「洋特法則」對於丹麥人而言,劃出我群和他者之間的邊界,它是一把雙面刃,鋒利地向外指著瞧不起、不理解群體的個人,卻也保護了內部的文化與和諧。

執行編輯:蔡文晴
核稿編輯:王新茜

【延伸閱讀】

●走訪「地球上最快樂的國度」──為什麼丹麥人最快樂?
●無論生活條件如何,都擋不住人們「幸福生活」的決心──丹麥教我的 3 件事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