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陳保仁(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院長)】處女內診好怕怕
我常常感到下腹部疼痛,甚至在非生理期時異常出血,雖然碰到這種情況時知道應該就醫,但我實在不敢踏進婦產科大門。我想到大家都會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經驗,所以就上網Google,想看看有沒有人跟我有一樣的情況。
我用「陰道出血」跟「異常出血」搜尋,沒想到跑出來各式各樣的資料,有的說不用太過驚慌,有的說要趕快去看醫師。天呀!不查還好,越查反而讓我越心慌!
我把情況跟最好的朋友說,她一直叫我去看婦產科,但我就是不敢啊!我曾聽其他朋友說過,到婦產科看病時都要內診,醫師除了會將手指伸進陰道之外,還可能使用器具,一想到這裡就覺得好尷尬!
因為我實在不想讓陌生男子觸碰自己的秘密花園。更重要的是,我還是處女。我擔心內診會弄破處女膜,萬一以後男友或老公誤會該怎麼辦?到底為什麼看婦產科一定要內診呢?
保仁醫師診療室
保仁醫師看診二十多年了,在診間遇到的患者,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有些人說什麼都不願意內診,但也有人沒做一下內診,就感覺好像沒幫她看過病一樣,很沒有安全感。近年來自拍風氣盛行,還常遇到不少女性患者,會在家裡先用手機把患部的情況拍下來,等要檢查時,馬上把照片秀出來。
我先澄清一下,並不是每種陰部的問題都要內診,有時候內診也不一定會用侵入性的工具(鴨嘴)檢查,醫師還是會視當下需求而定,女性朋友們其實可以跟您的醫師直接表達您的擔心與害怕。
雖然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保仁醫師知道還是有很多女性不敢踏進婦產科的大門,為了消除大家心中的疑慮,我先講解一下婦產科看病的流程好了。中醫有「望、聞、問、切」四診,婦產科醫師看病時除了言語的溝通之外,還包括了內診。
語言的溝通是看病時非常重要的一環,表達錯誤容易造成醫師的誤解。保仁醫師在此講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小女生去看婦產科,看病的是個老醫師,由於她覺得跟一個老男人討論自己私密處的問題有點尷尬,於是小聲地對醫師說:「我的妹妹很癢。」此時,老醫師抬起了頭,望了望四周,只有面前這個女生,他充滿疑惑地問:「那妳為何不帶妳妹妹來呢?」雖然這只是個笑話,卻也反應出很多女性不知如何跟婦產科醫師溝通的問題。
保仁醫師的建議是,看醫師時可以先簡單整理病情,比如症狀、位置、時間點。其次是提供正確資訊,例如有沒有月經,最後一次月經什麼時候來,有沒有性經驗,尤其是沒有的人一定要告知。
接著用實例來說明,例如私密處會癢,可以跟醫師說:「我下面會癢,很不舒服」,如果可以把位置描述清楚更好,像是「肛門口癢」、「尿尿口癢」或「胯下癢」,讓醫師先有初步的判斷。
第二個要告訴醫師的重點是,症狀什麼時候出現?例如月經前、後會癢,或吃到什麼食物會癢。第三個是有沒有相關病症,例如有糖尿病或懷孕等情況。醫師若能接收到清楚的訊息,也有利於快速下判斷。
有時候醫師可能太專注於看病,會忽略掉病患心理的感受,因此看診時若出現不舒服的狀況一定要勇敢說出來。此外,病患也可以要求隱私,例如覺得要談的內容不適合旁人在,可以要求清場。
雖然有些問題很私密、不容易說出口,像是「有沒有性經驗或是否可能懷孕」,也希望醫師病歷上有所保密,但對醫師一定要誠實,這樣才是對醫病雙方都好的做法。
不過,有些女性可能還是無法自在地說出口,因此保仁醫師服務的醫院提供了書面表格,讓不好意思開口的女性朋友可以直接勾選,也協助釐清大家的問題,不妨作個參考。
內診可視情況選擇不同器具
很多女性害怕內診,主因是無法讓陌生人看到自己最私密的地方。保仁醫師覺得:「內診不可怕,不就診比較可怕。」女性應該多關心自己的健康,才不會耽誤病情。
婦產科的內診又分為視診及觸診,視診當然是指用眼睛看,一般會先看看小陰唇(小妹妹)及大陰唇(大妹妹),檢視顏色、形狀是否正常,有沒有突起或破皮等狀況。
由於陰道平時是緊閉的,就算躺在內診檯上、雙腿張開,陰道也不會自動打開。因此,視診時常需借助工具,例如鴨嘴,這樣才能把陰道撐開,進而看到裡面的分泌物、皺摺與子宮頸的狀況。
鴨嘴的種類根據病患族群也有所區分,例如金屬、寬版的適合生產過的媽媽,金屬、細長形的適合一般女性。除了這二種之外,現在還有塑膠材質的拋棄式鴨嘴,因為是透明的,所以能看得更清楚。在國外,甚至有兒童版的鴨嘴,適合沒有性經驗及處女膜完整的人使用。
在診間裡常用的工具不只是鴨嘴,有時也會用到「子宮鏡」,它的直徑只有零點三公分左右,比一支筆還細,可以直接放入陰道裡察看。
觸診則是用手接觸、檢查,有性經驗的人,醫師會直接將食指進入陰道內,如此可以檢測子宮、膀胱、輸卵管及卵巢是否有異樣或疼痛感;沒有性經驗的女生,醫師會改以指頭從肛門進入「肛診」,同樣可以觸摸到這些器官的情況。
內診對婦產科而言是有必要性的,真的很害怕或不願意的人,可以跟醫師溝通看看,哪一種才是最適合的方式,若真的不行,也可以選擇較高層級的檢查來取代內診,才能避免延誤病情。
健康小學堂:什麼是子宮鏡
子宮鏡是子宮內視鏡的簡稱,就像子宮的針孔攝影機一般,藉由其精密的鏡頭,醫師能從螢幕畫面直接觀察到子宮頸至子宮腔內的情況,並且做出正確的診斷。
子宮鏡依材質可分為軟式及硬式,如果以功用來分又有診斷性及手術性的區別。軟式或診斷性的子宮鏡直徑較小,可以在門診不需要麻醉時就進行,手術性子宮鏡直徑較大,通常使用在子宮內膜沾黏、息肉或是肌瘤等治療。
子宮鏡比一比
手術性 診斷性 硬式子宮鏡 軟式或硬式子宮鏡 管徑 5~9mm 3~5mm 用途 施行手術用 診斷用 適應症 子宮有異物、息肉、肌瘤、子宮中膈、子宮沾粘 異常出血、不孕症、習慣性流產 是否需麻醉 需要 不需要 其他 視手術複雜度,決定是否需住院 檢查全程不到二十分鐘、可能會少量出血、不需住院
本文摘自《姊妹的50道陰影》/陳保仁(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院長)/平安文化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你【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