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客

BMPCC 6K:究竟是為了6K而來?

杰客森林
發布於 2019年08月09日08:10 • Jackson Lin

 今天就來聊聊 Black 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 (BMPCC) 6K Super 35 版本,我個人有什麼看法吧。

相較於 4K 版本 M4/3 HDR CMOS 的 4096 x 2160 解析度,6K 版本 Super35 HDR CMOS 則為 6144 x 3456,BMD 強調 BMPCC 6K 也可以用來捕捉靜態畫面,且加入高速連拍功能,但這應該還是會用在片場的場景紀錄,我想很難出門看到有人背著一台 BMPCC 6K 拍照吧。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其他部份,不論是超大觸控螢幕、3D LUTs、ProRes 的支援、RAW…等等,都維持在和 BMPCC 4K 一樣的水準,這也包括了續航力(苦笑~)。

其實看到這一款產品推出時,並不是太意外,我想也是遲早的事。但,所謂「6K」版本,真的是為了能上 6K ? 內行人來看當然都知道不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滿足高規格專案的「副機」

畢竟 BMPCC 過去都是採用 MFT 的介面規格,對於市場來說會有兩樣情,第一種是單槍型的攝影師或小型工作室:M4/3 的鏡頭好入手,機身又能有這麼優異的性能,無疑是個 M4/3 系統的理想高投報率產品。但對於第二種中高階需求的專案團隊:這麼一台「很強的副機」在多機作業中卻顯得有些不夠格且麻煩。先不論畫質,在作為 B 機時,不能與 A 機(例如 URSA 系列)共用鏡頭,還得經過轉接環或減焦環等第三方設備,實在不方便,而且這樣就失去了電影鏡頭對於曝光嚴格控管的意義。說穿了就是不能以原生的方式共用鏡頭。

而 6K 版本給了一個交代,除了能夠與高階 Super35 的 EF 介面機型共用原生電影鏡頭、且無需再換算焦段,視野景深光圈的問題也能統一計算處理。

相較一般小規模案子的攝影師來說,這個產品的吸引力並沒有比對高階設備用戶還來得強,畢竟 4K 版的 BMPCC 對於 Run and Gun 攝影族群已經十分叫座。

補齊 BMD 產品線的「空缺」

這個「空缺」是什麼? 就是 URSA Mini 與 BMPCC 4K 中間的空缺 !

很多人或許認為 4K 版本就足夠了,但現實並非如此,不少人對於 M4/3 是不滿足的。而在不滿足 BMPCC 4K 的片幅規格、又沒有 URSA Mini 預算的狀況下,只能去投靠其他品牌,這是一個產品策略的破口。

就拿 Panasonic 來看就好了,曾經大家也認為 P 家的無反會保持以 M4/3 為發展的主力,其「堅定程度」堪比富士對於 APS-C 的堅持一樣。確實,從 GH3 一路到 GH5s,從消費到專業入門市場,P 家打下了「錄影界的愛用無反」招牌。即便如此成功,最後仍得端出 S1 系列來填補 EVA1 和 GH5s 之間的斷層。

說到這裡,之後有無可能會推出全幅版的 BMPCC (或更高階的 URSA FF版) ?! 值得期待一下,但至少就目前為止這不太像是 BMD 的作風。

規格以外的主要差異:外型

BMPCC 4K 採用無反的 MFT 介面。而為了讓市場上廣為泛用的 EF 電影鏡頭可相容,BMPCC 6K 採用了 EF 介面,不知道 BMD 在開發時有沒有想過要加入 L 介面大聯盟?…

相較於 M4/3 版本,EF 介面的鏡後距增加不少,使得 BMPCC 6K 的介面像個砲管一樣,光看外型就可以從此分辨和 BMPCC 4K 的差異。

BMPCC 4K (左) 和 BMPCC 6K (右)

多出了這一段空間,有可能會影響使用者在使用穩定器時的調校,畢竟體積加厚,而且 EF 鏡頭相對較重、體積較大,機身重心必須往後移以達到機鏡平衡,這樣一來有可能限制俯仰時的運動空間及俯仰軸馬達作動出力。

多了體積,重量方面自然也重了些,BMPCC 4K 為 721g,6K 為 898g,重量的增加我倒覺得還好,比較大的問題可能會是手持時的重心。

加入而非取代

對於已經「好不容易」等到 BMPCC 4K 的朋友,或許也不用太嘔,畢竟 6K 版本勢必也有相對的價格,也就是 4K 版本的2倍,嚴格說起來是以價格區分出來的定位差異性,沒有重覆或是影響到 4K 版地位的問題,不必覺得自己手中的 4K 版本弱掉。

對於中小型案子的單槍攝影師或是 YouTuber,BMPCC 4K 已綽綽有餘。而 BMPCC 6K 較適合作為高階的電影拍攝副機。

最後,讓我們對還在等待 BMPCC 4K 到貨的朋友們說聲「辛苦了」~ 我們先去訂 BMPCC 6K了…

主要規格

有效傳感器尺寸

23.10mm x 12.99mm(Super 35)

鏡頭卡口

主動EF鏡頭卡口

鏡頭控制

可控制光圈、對焦,以及變焦(使用支援鏡頭時)。

動態範圍

13擋

雙原生ISO

400和3200

拍攝解析度

6144 x 3456 (6K)最高50 fps 6144 x 2560 (6K 2.4:1)最高60 fps 5744 x 3024 (5.7K 17:9)最高60 fps 4096 x 2160 (4K DCI)最高60 fps 3840 x 2160 (Ultra HD )最高60 fps 3728 x 3104 (3.7K 6:5變形)最高60 fps 2868 x 1512 (2.8K 17:9)最高120 fps 1920 x 1080 (HD)最高120 fps

幀率

最大傳感器幀率視所選的解析度和編解碼器而定。幀率支持23.98、24、25、29.97、30、50、59.94及60fps。
6K 2.4:1時Off-speed幀率最高60 fps, 2.8K 17:9和1080HD時120 fps

儲存速率

6144 x 3456(6K)

Blackmagic RAW 3:1 – 323 MB / s
Blackmagic RAW 5:1 – 194 MB / s
Blackmagic RAW 8:1 – 121 MB / s
Blackmagic RAW 12:1 – 81 MB / s
Blackmagic RAW Q0 – 194到483 MB / s *
Blackmagic RAW Q5 – 49到139 MB / s **

6144 x 2560(6K 2.4:1)

Blackmagic RAW 3:1 – 240 MB / s
Blackmagic RAW 5:1 – 144 MB / s
Blackmagic RAW 8:1 – 90 MB / s
Blackmagic RAW 12:1 – 60 MB / s
Blackmagic RAW Q0 – 144到359 MB / s *
Blackmagic RAW Q5 – 37到103 MB / s **

5744 x 3024(5.7K 17:9)

Blackmagic RAW 3:1 – 264 MB / s
Blackmagic RAW 5:1 – 159 MB / s
Blackmagic RAW 8:1 – 100 MB / s
Blackmagic RAW 12:1 – 67 MB / s
Blackmagic RAW Q0 – 159到395 MB / s *
Blackmagic RAW Q5 – 40到114 MB / s **

4096 x 2160(4K DCI)

Apple ProRes 422 HQ – 117.88 MB / s
Apple ProRes 422 – 78.63 MB / s
Apple ProRes 422 LT – 54.63 MB / s
Apple ProRes代理 – 24.25 MB / s

3840 x 2160(超高清)

Apple ProRes 422 HQ – 110 MB / s
Apple ProRes 422 – 73.6 MB / s
Apple ProRes 422 LT – 51 MB / s
Apple ProRes代理 – 22.4 MB / s

3728 x 3104 (3.7K 6:5變形)

Blackmagic RAW 3:1 – 176 MB / s
Blackmagic RAW 5:1 – 106 MB / s
Blackmagic RAW 8:1 – 67 MB / s
Blackmagic RAW 12:1 – 45 MB / s
Blackmagic RAW Q0 – 106到265 MB / s *
Blackmagic RAW Q5 – 27到76 MB / s **

2868 x 1512(2.8K 17:9)

Blackmagic RAW 3:1 – 67 MB / s
Blackmagic RAW 5:1 – 41 MB / s
Blackmagic RAW 8:1 – 26 MB / s
Blackmagic RAW 12:1 – 17 MB / s
Blackmagic RAW Q0 – 41至101 MB / s *
Blackmagic RAW Q5 – 11至29 MB / s **

1920 x 1080

Apple ProRes 422 HQ – 27.5 MB / s
Apple ProRes 422 – 18.4 MB / s
Apple ProRes 422 LT – 12.75 MB / s
Apple ProRes代理 – 5.6 MB / s

資訊來源:Blackmagic Design

相關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