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在臺灣創業、經營數位行銷公司 applemint 的代表佐藤(Leo Sato)。
最近因為頻繁前往日本出差,對於日本職場又有了些觀察,像是 7 月份我去了東北和北海道,當我走訪這些鄉村地區時,很明顯地感受到勞動人口的高齡化現象。
在岩手縣,我所看見的幾乎每一位計程車司機都超過 50 歲,似乎唯有在星巴克、拉麵店,才讓我感覺遇到的都是年輕的工作人員;而在秋田縣,公車司機也多數是中高年齡層。
雖然日本的高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但近年來也有一些積極活用高齡勞動力的趨勢,厚生勞動省也正推動高齡者的工作機會,並且彙整為《高齡者活用企業案例集》,在網路上分享了許多成功案例。例如,許多公司根據高齡員工的需求,安排全職或短時間的工作,依個案給予更靈活的工時選項;也有公司讓高齡者以自身豐富的經驗提供「客製化」建議,藉此提高顧客滿意度與店家信任度。
此外,還有一些企業正在考慮採用「高齡員工輪調制」。例如索尼集團(Sony Corporation)、麒麟控股(Kirin Holdings)、損保控股(SOMPO Holdings)等多家大企業,在 2022 年 8 月成立了推動員工再學習(Reskilling)的協議會──這項輪調制度並非僅針對高齡者,而是透過讓具備技能的中高年齡人才在企業之間進行輪調,來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接下來,我將分享日本利用高齡勞動力的一些案例,並基於個人觀察,探討我們可以如何應對高齡化社會。
高齡者的工作環境仍有限?
我十分支持積極利用高齡勞動力的作法,如果某些工作崗位沒有年齡限制,那麼積極採用高齡者並沒有任何問題。
以服務業為例,根據《朝日電視台》的報導,一位 65 歲的女性正在一家大型烏龍麵連鎖店的外帶櫃台工作;在埼玉縣,一位超過 70 歲的員工負責清理二手商品,而店內最年輕的「新人」竟已 81 歲,他為了賺要給孫子的零用錢而去工作。
探究背後原因,許多高齡者選擇工作,不僅是為了額外的收入,也基於他們對退休金的憂慮。此外,不少日本人一生投入在工作中,退休後擔心失去與社會的聯繫,因此對他們來說,工作不僅是為了「收入」,更是為了維持與社會的「連結」。
從其他國家的角度來看,可能會有人質疑:「為什麼要讓老人家工作?」但其實,日本有許多高齡者都是自願選擇繼續工作的,這只是價值觀不同,並沒有對錯之分。
因此,像打掃清潔、收銀等這類不受年齡限制的工作,確實可以更靈活地運用高齡者人力。不過,日本的另一項問題在於「需要年輕人」的崗位,卻無法成功吸引到年輕勞動力。舉例來說,我們的客戶中有一家日本溫泉旅館,他們每年都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清潔和管線維修工作,如果不及時完成,將會影響安全和衛生,他們就發現,這種同時需要技術和體能的工作,若要依賴高齡者也有其極限。
「輪調制度」的立意與侷限
目前已被部分台灣媒體報導過的「輪調制度」,我從日本的新聞報導中,似乎還看不太到這項制度「成功運作」的具體案例,我推估,這或許是因為相關計畫還在進行中。
此外,輪調制度鼓勵企業互相「借將」,讓員工有更多元的學習機會,也能更快速地累積新經驗,然而,在財力雄厚的大企業才較可能有能力實施該制度,原因如下:
- 合約簽訂、訓練過程非常繁瑣
- 企業須有餘裕接納「不確定是否具備即戰力」的人才
- 關於勞動災害責任的歸屬問題,要承擔的成本更高了
然而,人力短缺最嚴重的,卻往往是中小企業和地方企業,基於上述原因,他們很難提供如大企業那樣的福利與彈性,因此人手短缺的問題更加嚴峻。
我可以理解企業間「高齡員工輪調」制度的美意,但跨企業的輪調,由於涉及成本、時間、資料保密與人力出勤管理等問題,因此較難在短時間內就大規模推進。
年輕人有一天也將成為高齡者
隨著高齡化社會和 AI 技術的普及,年輕人才應該如何面對未來?我認為有兩個關鍵點可以幫助我們迎接這個挑戰:
- 年輕時就開始累積「信任」
- 對工作保持「開放」態度
舉例來說,廣播主持人、節目編劇鈴木收(鈴木おさむ)在從事廣播工作 32 年後選擇退休,他以策劃著名節目《SMAP×SMAP》而聞名。即使鈴木收退出了廣播界,52 歲的他仍然受到各界邀請,參與支持新創企業、到各地演講,這正是他年輕時就開始累積信任度的結果。
另一方面,經常轉職或頻繁更換行業的人,雖然相對難以建立起深厚的信任,但我相信,只要保持開放態度,最終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還是有機會獲得成功。
例如,我曾經有一位臺灣員工,在離開我們公司後前往日本打工度假,開始在飯店工作,並發覺自己非常喜歡這份職業,現正考慮繼續深耕發展。如果她當初沒有去日本,或許永遠無法發現自己對飯店業的熱愛。當你找到喜歡的工作,將會更加投入,並因此獲得更多的信任。
所有的「年輕人」,有一天也將成為「高齡者」,因此高齡化社會下的勞動趨勢,是我們應持續關注的事。
【延伸閱讀】
●台北工作環境完勝東京!?日本上班族來台創業後才發現的「四大不思議」
●「人生就是一鼓作氣!」:從一句日文也不會說,到「日商海外子公司董事」,怎麼辦到的?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neo 塔綠班為什麼要開標案?
09月13日04:1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