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農業師傅好賺錢,不怕沒事做!李昆桓組隊代耕,可文可武,服務上看800 公頃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12月18日11:38 • 發布於 12月18日01:15 • 上下游新聞

返鄉務農,除了經營自己的農場,也可考慮成為「農業師傅」。來自台南安定的李昆桓,是自行創業的農一代,他初始自己耕作,後來發現不論有無農田,只要有「務農的能力」,便能在農村生存。

他組織青農團,在農閒時期當農業師傅、幫人代耕,也幫青農做文件登打,服務可文可武,收入也相當可觀。但是要幫經驗豐富的老農代耕,可沒那麼容易,如果做不好,客訴絕對火力全開。李昆桓耐心聆聽改進,一路從「奈米小農」,發展為代耕面積超過 800 公頃的農業師傅團,也贏得今 (2024) 年百大青農的殊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青農返鄉,除了耕耘自己的農園,農閒時代耕也能增加收入(攝影/林怡均)

成衣業二代轉農一代,觀察農場風險高

今年是李昆桓務農的第八年,成為農民之前,他與家人從事成衣產業,外銷主力客戶為中國。李昆桓觀察,中國仿冒猖獗,一旦好的設計出現,緊接而來的是大量的山寨品削價競爭。他認為中國的政策只對中國人有利,「再這樣下去就到頭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轉換跑道的想法在他心中萌芽,恰巧看到電視播出「魚菜共生」,李昆桓便以祖父母的農地申請溫網室,踏上務農道路。在與其他青農交流時,李昆桓發現,經營農場風險很高,農作物要有收成,農民才有收入,但農作物從種下到收成,少則一個月,長則一年以上,期間要面對病蟲害、乾旱、豪雨、颱風、寒流等天災威脅。

李昆桓遇過許多充滿期待的青農,返鄉卻鎩羽而歸,常見的失敗原因便是「大意」,青農的種植經驗不比老農,無法精確掌握適種時機,遭遇一、兩次天災、沒有收入,復耕又要掏錢,口袋資金捉襟見肘,生活無以為繼,最後只能離農。

專業農業師傅,日日有機會賺錢

自己務農風險高,但農村裡許多老農卻需要人手協助。李昆桓表示,安定區多種植雜糧,許多農民大面積耕種,並參與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但農村人口老化很快,壯農變成老農、體力下滑,漸漸無法負荷原有的工作量,此時便需要「能夠駕駛農機、完成翻耕整地的農業師傅」。

負責代耕的農業師傅,如同城市裡的代駕司機。李昆桓分析,不一定非得要有農地,只要有「務農的能力」,便能成為農業師傅,且日日都有工作、賺錢的機會,相較於農場負擔生產、管理、銷售等壓力,農業師傅更適合返鄉、初踏農業的新手。於是,他便決定往代耕領域發展。

無地可耕,奈米農組隊代耕服務

理想很豐滿,現實則很骨感。李昆桓遇到的第一個挑戰便是「無地可耕」,對比當地動輒上百公頃的大佃農,他僅有自家六分地,在別人眼裡只是「奈米級小農」,為了擴大面積、與人分享農機,他尋找合作對象,也與青農黃易奇、王光忠等人搭上線,此外,安定區農會也不斷幫忙介紹、牽線。

黃易奇過去在南科工作,日子過得渾渾噩噩,務農讓他感到自在,不過,他卻發現單靠農作物收入不夠生活,作物收成出售後,錢在口袋還沒放熱,又要拿出來買下一年的種子、肥料、農藥錢,實際能拿來生活的錢並不多,且若要養家會相當辛苦,「買車還可以,車貸能負擔,但買房就沒辦法,光是想都嫌奢侈」,為了增加收入,他便在農閒時兼差開農機。

王光忠是農三代,15 歲就開始開農機,並在 18 歲正式務農,留在家鄉務農讓他可以照顧家人。他原本對農業興致缺缺,但漸漸地對農機產生興趣,越開越專業。他與李昆桓合作時間最長,李昆桓表示,合作的好處在於共享農機、分擔工作,尤其剛起步時,農村的老農也在觀察青農,藉由不斷地服務,才能慢慢站穩。

李昆桓與返鄉青農組團,成立專業代耕(攝影/林怡均)

姿態放低、虛心接受老農客訴,不嫌棄客戶

揪團組隊後,每一次代耕服務都要經過農民的考核。李昆桓說明,每個老農對整地、施肥的需求不同,唯一共同點是「標準嚴格」,例如:睡過頭遲到、噴錯農藥、一塊農地的角落沒翻耕、翻耕後的地面不平整,或是翻得不漂亮,老農都非常介意,若未達標準,手機就會響不停,接通後便是一頓劈頭痛罵,經農會介紹的老農更向農會抱怨。

老農的罵聲沒有嚇走李昆桓,他將其視為「比較直率的表達」。李昆桓認為,許多青農在農村待不住,部分原因是和老農處不來,但不同世代的溝通方式本就不同,年長老農大多心直口快,焦急時難免音量大、口氣差,打電話客訴源於對農地以及工作的重視,撇除情緒部分,其餘意見、建議都要虛心接受,「他們願意說,總比不說、以後不聯絡來得好」。

面對老農,李昆桓把姿態放得很低,總是自稱「小李」,好聲好氣的回應老農大小聲,農會也會幫他緩頰。除了態度放軟,代耕也不挑客戶,再遠的農地都要去。李昆桓表示,對老農來說,農地是珍貴的資產,不會輕易釋出給陌生人,因此,起步階段接到的多是畸形、破碎、偏僻的農地,對於農機來說不易耕作,但相對地,完成任務後會更能累積口碑。

開農機、飛無人機都講求專業,與農改場合作試驗

安定區多種植硬質玉米等雜糧,代耕必須學會操作大型農機,從最通用的曳引機到巨大的玉米收穫機等,除了傳統農機,也要學會「無人機」。黃易奇表示,無人機主要用於噴灑微生物或防治資材,農用噴灑機,小者為背負式,必須行走使用,耗時又耗力;大者如噴罐車,雖然省時省力,但只能在空曠田區使用,使用無人機噴灌省時省力,且不受地形、田區限制。

無人機的運用是全球農業趨勢,但國內經常發生無人機誤噴農藥到鄰田,甚至噴到人的狀況,也讓不少人對無人機抱持負面印象。對此,李昆桓與團隊的師傅們都考取民航局、防檢署的證照,並依標準操作流程行事,他們的專業備受在地肯定,當地消防局的無人機課程也會邀約講習、示範。

農事服務團有外場,也有內場服務

經營多年下來,李昆桓成立了安定區第一個合作社,並與三個產銷班一同配合,目前農事服務團已有三位主力農機師傅,設備則有四台曳引機及無人機,以及一台胡麻割捆機。他也規劃青年培力課程,讓返鄉、留鄉青年可以學習、體驗,農事服務團裡已有實習生。

黃易奇負責安排農業師傅、實習生們的工作,例如:A地要翻耕種玉米,B師傅在一天後要到現場執行工作。黃易奇透露,農機代耕工作單純,確認任務、需求後,坐上農機、專注於駕駛、工作內容即可,不需再面對人事等瑣碎事務,農閒時的代耕平均月收入落在 5 至 6 萬元,且當天完工後就能領取工資,「經濟壓力小很多」,不僅能養家,也有餘裕帶孩子出去玩。

李昆桓的農事服務團,業務範圍持續擴大,從外場拓展至「內場」。他說明,每個農民需求不同,老農或許需要代耕,青農可能需要登打資料的協助,此外,想從農的人個性、專長不同,不見得人人都能下田,為農業服務有很多種形式,「也不是只有下田才能算務農」,例如:產銷履歷登記、食農教育講師,以及未來的碳盤查工作,都是農業工作的一環。

方順德(中)的硬質玉米規模為是安定區第一,對李昆桓觀察多年後,終於點頭合作(攝影/林怡均)

拓展新作物,農村遍地是工作機會

安定區雜糧產銷班第 9 班班長鄭詠隆管理 183 公頃硬質玉米,翻耕整地時,他會將每一寸農地都弄得整齊漂亮,他對耕作充滿自信,但對政策、文書工作卻感到棘手,接觸李昆桓後,他才知道有產銷履歷政策,在農事服務團幫忙登打資料後,得到環境補助,因為李昆桓的協助讓他生產壓力得以減輕。

安定區雜糧產銷班第 8 班班長方順德每年管理的硬質玉米面積約 250 公頃,規模是安定區第一。過往他曾看衰李昆桓,對於農事服務團抱持懷疑、觀察多年後,方順德漸漸改觀,加上年歲漸長、農村缺工,今年便試著與李昆桓合作,也第一次參與產銷履歷政策,得到補助、減輕經營壓力。

雜糧作物是農事服務團的主力業務來源,李昆桓透露,極端氣候來臨,粗放的雜糧作物也常因天災欠收,農事服務團的工作機會因此減少,為分散風險,他正在接洽水稻、高麗菜等作物,未來要發展新的農事服務項目。他非常有信心表示,「只要仔細觀察,農村處處都有工作機會」。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