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一個天災頻繁的地方。過去兩天,台東縣接連發生芮氏規模六以上的強烈地震,期間前震和餘震共150次以上,造成大橋斷裂、房屋倒塌、人命傷亡,其威力亦為全台灣帶來明顯的搖晃。連續不斷的地震喚起社會關注,不少人在各大社交平台討論如何防災,也有一些人開始研究地震預測的方法,目的都是減低地震造成的傷害。相反,香港一直被視為一片福地,原因是受天災影響較少,作為沿海地區的香港,最大的自然災害主要是颱風。
颱風曾在許多香港人心中只是一種對「放假」的期待,不過,2018年的颱風「山竹」來襲為香港帶來大自然不容小覷的啟示,它雖然不是正面襲港,但仍然帶來極大破壞力。香港天文台罕見地提前四天發出了預警;同時,政府呼籲鯉魚門、大澳等沿海地區的居民撤離;其他市民亦如臨大敵,提前在窗戶上貼“米”字形膠帶以防止玻璃破裂;而商戶則在門口堵上沙包,市面更一度出現搶購物資的現象。
颱風來臨當日,在紅磡海濱廣場辦公大樓的玻璃窗被強風吹破,辦公室內的紙張文件四散空中、狀況一片狼藉;屬於低漥地區的杏花邨海水倒灌,海水灌進地下停車場,停泊汽車幾乎滅頂,住戶停水停電,市民苦不堪言。經過「怪物級」的超強颱風洗禮,各區環境變得滿目瘡痍。
然而,「十號風球」過後的清晨,香港政府並沒有停班的安排,全港「打工仔」立刻要想辦法準時上班。當時街道上隨處可見樹木被風襲後連根拔起,即使是幾十年的大樹亦不例外,路面猶如無盡森林;港鐵多條地面的道段亦因電纜被壓毀而停駛;多條主要幹道亦有許多樹木未清理,導致多條巴士線未能通車,公共交通一度癱瘓,很多市民在擠擁的車站等待好幾個小時,只為按原定安排去上班。香港政府雖然在颱風來臨前召開跨部門會議商討對策,但對策並沒有延續到災後,市民在災後危機未解除、公共交通混亂的情況下仍要上班,政府對災害的應變措施顯然漠視一般市民的生命安全。
記得當時有一張在網絡瘋傳的照片,一個猶如在叢林中「打工仔」冒著生命危險去上班,有不少創意網民把它改為電影海報或遊戲封面,盡顯港式的幽默感,面對荒謬的處境,香港人只能苦中作樂、自娛娛人。
筆者依稀記得小時候曾住在排水設施不佳的平房,只要颱風或暴雨來襲必定淹水,當時筆者只有幾歲,水位可以漲至腰間。家裡一切雜物、傢具、地板經過長年累月浸泡腐蝕,變得相當殘舊,部分木頭還因而發霉,影響家居安全和衛生。香港至今仍有很多生活環境不佳的弱勢社群,他們原本居住的環境可能相對危險,比如鐵皮屋、劏房、天台加蓋等,最終成了嚴重受災的一群。難以想像這些人在災後要如何維持生計,並同時重整家園。
相對來說,台灣更位於一個天災頻發的地區,應對災害相對較有經驗,政府、商界及市民都有投入災後救援工作。除此之外,有學者關注受災前的受災風險研究,減少受災風險的不公平,比受災後的發揮愛心去協助弱勢災後重建更為重要。許多受災者其實在受災前的處境就不好,屬於社會中弱勢的一群,災後生活狀態會進一步惡化,更難以短時間修復。除了災前的評估,災後重建不應只給予受災戶補償,而是注意社會的資源分配,從根本改善社會原有的階層不平等,是能提前準備的防災政策。
作者》甘甘 香港人,目前在台。寫在台見聞同時又會說起香港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