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華麗登場背後的殘酷惆悵 -《迷離夜蘇活》穿透女性成功的心理焦慮

大媒體
更新於 2021年12月01日14:55 • 發布於 2021年11月29日00:35 • 大媒體新聞網

【特約撰述/郎亞玲】

被譽為當代極富創意的英國導演艾德格.萊特(Edgar Wright1974-),2021推出的《迷離夜蘇活》(The Last Night in Soho)一片,再度以別開生面的敘事手法,以及引人入勝的視覺影像,牢牢吸引觀眾的目光。他擅以音樂節奏帶動轉場與蒙太奇剪輯,視覺圖像與色彩大膽獨特。雖然他過去的電影不乏恐怖、懸疑之作,但《迷離夜蘇活》卻是少數從女性角色出發,環繞女性角色關係敘事,營造編派出一個穿梭切換於當代與60年代之間、女性心理、幻想、壓抑、焦慮、恐懼的潛意識奇幻世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導演艾德格.萊特(Edgar Wright)(圖/取自官網)

故事主軸敘述鄉下女孩「艾洛絲」喜愛服裝造型設計,流連在60年代的明星、流行音樂、服飾裝扮、色彩造型,接到倫敦服裝設計學校的入學通知,喜不自勝。然而就在她將邁向人生新的旅程之時,也微微透露出她內心的疑慮和陰影,那就是她的靈異體質與敏銳感官,得以與去世的母親溝通;此外,她背負著光耀門楣的巨大心理壓力,二者也為她到倫敦後面臨迷離錯亂的虛實生活,埋下伏筆。

▲ 《迷離夜蘇活》電影海報。(圖/取自官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導演曾在 2019年的訪問時談到本片的內容時說到:「我跟主角有個共同點就是,我也為某個我從未經歷過的年代的往日情懷所苦。」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想像,常常與現實落差很大。這也是戲中劇情急轉直下的關鍵思考,而這種認知錯亂導致的巨大反差,本片是透過女主角「凝視」另一位舊時代光芒萬丈、美麗耀眼的女歌星「珊蒂」,逐步揭開華麗登場背後的殘酷惆悵。而這撲朔迷離的故事,就在繁華熱鬧、霓虹閃爍、杯觥交錯,既迷人充滿渴望、又充滿慾望與危險的「蘇活區」揭開序幕。

▲《迷離夜蘇活》劇照。(圖/取自官網)

蘿拉.莫薇(Laura Mulvey1941-)曾在她《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一書中.批判好萊塢電影以攝影機取代男性的「凝視」,女性因此在影像中被物化與客體化,是父權壓制的普遍存在。而本片劇情推展的絕大部分力道,皆來自「艾洛絲」不斷凝視「珊蒂」的處境變化,而一層層抽絲剝繭。從明亮、希望、璀璨光芒、無限美好、迎向成功,到陰暗、挫折、暗黑壟罩、邪惡伸手、墜入深淵,這樣難以置信的巨大波瀾、銳利轉折,我們透過艾洛絲看見一個才華洋溢、美貌如花的女性,全然無法跳脫該時代男性邪惡勢力的輾壓,死亡陰影逐步進逼,選擇只有退讓妥協或玉石俱焚。

▲《迷離夜蘇活》劇照。(圖/取自官網)

無論艾洛絲的凝視得之於她靈異體質與感官的感應,或是全然是適應焦慮產生的綺麗異想,「成功勢必要用違背自我意願作為交換」的命題始終揮之不去。「珊蒂」原是艾洛絲「超我」的原型,是她羨慕、學習、仿效、期許的對象,透過「凝視」,她試圖克服現實生活中的陌生感、疏離感、競爭焦慮和成功壓力,但珊蒂無法自主、每下愈況的處境顯然讓她更加自我分裂、崩壞。「自我」朝向「超我」與「本我」兩端游離,超我不敵殘酷現狀而呈現本我獨霸。隨著劇情益發懸疑、驚悚,「珊蒂」與「艾洛絲」如孿生,外貌、造型、性格、心理、行為逐漸合而為一,如是鏡像,也是疊影;是分身,也是化身,是凝視的主體,也是被凝視的客體,主客不分、虛實難辨,壓抑與壓迫實為一體兩面,雙雙墜入慾望,憤怒,怨憎的底層。

▲《迷離夜蘇活》劇照。(圖/取自官網)

究竟女性能否反抗父權的壓迫?戲末給了明確的答案。畢竟現在已離艾洛絲的60年代、和莫薇的70年代相當久遠,張牙舞爪的男性壓迫逐漸退散,女性的「凝視」也不再是一個口號,而是透過生動活潑的影像,敘述更多有趣的故事。至於女性和「成功」的辯證,恐怕需要女性自身從自我出發,發現自我、家庭、社會三者之間的牽動關係與衝突,而這條踽踽獨行的路,回視「艾洛絲」的夢遊仙境,也許可以給予我們更多的反思。

(本文作者郎亞玲,頑石劇團藝術總監與編導,東海大學中文系碩士,逢甲大學、大葉大學講授表演與劇場)

相關連結:自由酣暢、率性揮灑女性本色-《去骨美肌-當代女性七人聯展》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