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周六,我終於結束了一週連續 5 天的剝魚皮工作。看向窗外,風很大但陽光明媚,澳洲的春天讓人只想躺平。下周一是南澳的公共假期,夏令時也很快就開始。我想跟大家分享近日的思考與決定。
來澳洲已經將近 4 個月了,我越來越習慣這裏的生活:每天早上 5 點 50 分就會清醒,起床洗臉刷牙熱早餐,步行去海鮮廠剝魚皮。3 點下班後回家,先洗去一身腥味,接著尋找其他的工作機會、追蹤簽證與留學相關資訊。每週一次去超市購物,買夠一周的生活用品,回家準備接下來幾天的午餐……。
我當然不喜歡剝魚皮,因為手總是很痛,可這卻是現階段唯一穩定的工作。而且,之所以選擇在海鮮廠工作,不僅是為了存錢,還是為了之後拿到南澳偏遠地區 491 的 5 年工簽。
然而,南澳政府在這周公布了新的政策,由於 491 偏遠地區渠道被關閉,我在這個財年確定無法申請。與此同時,我也收到了職業評估的結果,沒有通過。也就是說,簽證渠道關閉,職業評估失敗,我徹底喪失了透過在偏遠地區打工、申請 5 年工簽的機會。
被「簽證」綁住的出走人生
自從「出走」的決定之後,我就一直在想簽證的事情。人生也似乎被「簽證」這件事困住了,直到現在依然如此。
來墨爾本之前,我做了兩個準備:第一是讀書,第二才是南澳偏遠地區 491 的 5 年工簽。剛開始我其實不了解後者,而把所有重心都放在前者──通過申請碩士,我起碼有一條職業發展道路;一個澳洲學歷可能還是找不到工作,但卻是通過職業評估和拿到 PR 的一個管道。
但我後來卻改變了主意。因為在搜索「續簽」(這裏指 462 的二三簽)資訊時,發現了 5 年工簽這件事。當下決定開始準備學歷認證和職業評估,我希望「加速」整個簽證過程,讓自己可以更長久地生活在澳洲──卻沒想到,南澳政府在新財年取消了這個渠道。
得知這個訊息後,我和我的越南同事都很慌張。我們之前在林肯港的咖啡廳認識,因工時太少而決定離開咖啡廳,後來一起去海鮮廠工作。為了滿足南澳偏遠地區 491 的申請要求,我們每天都忍受著剝魚皮的疼痛,還要不停地找其他工作機會,希望能湊足每周 30 小時的工時。但還沒到 6 個月,我們兩個人就沒機會了。
夢碎之際剝著魚皮
直到今天,我都還記得那天發生的事情:那天下午,我還在剝魚皮,越南同事正在另一個小鎮考駕照。他先看到了新的政策,然後迅速發了訊息給我。我看到後腦袋一片空白,一邊剝一邊想,自己的出路到底在哪裏?我絕對不會放棄回國,但接下來要通過什麼方式、什麽簽證繼續留在這裏呢?
我只能結婚嗎?不,我是不可能願意為了簽證結婚的。那只能讀書了?我還沒有做出最後的決定。第二天,我們又討論了一下午。最後我決定先繼續留在南澳偏遠地區,續完 462 的二簽和三簽,這樣起碼可以留在澳洲 3 年。等到下一年,如果南澳政府重新開通了這個渠道,我還有機會嘗試申請。一切計劃不變。
但壞消息接踵而來。星期五下午,我早早下班休息,本來想看看職業評估的結果(加急等了很久),但卻突然發現自己補充資料後仍沒能通過,最後得到「失敗」的結果。這下,就算我能等到明年,但我還是沒有辦法申請這個 5 年的工作簽證。夢碎,是真的夢碎。
現在只剩下一條可以走的路──讀書,而且只能讀相對容易拿 PR 的專業。此外,我要在偏遠地區續二三簽,把 462 工簽續完,一邊工作一邊存錢,從而支撐兩年澳洲碩士的學費。
直面谷底之後,反而如釋重負
其實,這是我僅存唯一能留在澳洲的路。想清楚後,意外地反而感到「如釋重負」,至少,我不再需要為了每周 30 小時的工時倍感壓力──我可以繼續幹體力活,但不需要為滿足簽證資格拼命,甚至反而有機會多些時間學英語。
我嘗試過了,我努力過了,我盡力了,我不後悔。
現在,我的藍領生活依然在繼續。由於海鮮廠的工時和工資都普通,我將會在 10 月底入職糧食廠,努力多存一些錢。
從 8 月底我入職海鮮廠後,在這裡已正式成為一個透過體力謀生的「藍領」。雖然手痛得要死,但我對勞力這件事已不再抗拒。目前,我已結束糧食廠的線上培訓,並獲得了第一筆工資,時薪超過 30 澳幣,我很滿意,這對現在的我來說,已經算是「賺大錢」了。
除了在工廠打工,我也短暫嘗試過為當地的中餐廳當服務員。在南澳的偏遠地區,中餐廳(亞洲餐廳)並不多,且幾乎都是家庭式經營。中餐廳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狀態,需要不停地準備食物材料以及包裝食品。而且菜式很多,我大概要了解將近 5 頁紙的菜單(包括食物材料),真的很考驗記憶力。
同時我必須提醒大家,為這類型的中餐廳打工,一定要向老闆明確表達自己的訴求,要求獲得工資單(有工資單才可以續二三簽)。不然很多老闆只會給低薪的現金(為了避稅),而且「擅長畫大餅」,壓榨背包客。坦白說,出了國之後才發現,很多華人老板都「喜歡欺負自己人」,對待員工態度差不說,且付不合法工資──我是真的不願意忍受這種糟糕的職場環境。
來澳短短 3 個月間,我的藍領生活正在無限擴張,職業體驗也越來越豐富,包括導遊、護工、咖啡廳服務員、海鮮廠女工、中餐廳服務員以及之後的糧食廠女工……。在此期間,我也在社交平台上記錄當中複雜的感受,希望作為若干年後慢慢體會的「澳洲日記」。
但前段時間,我的澳洲生活被人莫名造謠和攻擊,讓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停止寫作。思考過後,我想自己仍不會放棄書寫與記錄,因為這雖然僅是寫給自己的「復盤」,如果有其他人看完我的澳洲手記之後,覺得能有些參考價值、甚至「很有啟發」,我是真的感到很榮幸與有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有讀者真的看了我的上一篇分享後,給我寄來了一箱螺螄粉。我想吃螺螄粉很久了,但一直沒錢買(林肯港的超市也找不到螺螄粉)。這位讀者知道我過得很不容易,自費寄了一箱螺螄粉,對我來說就是「救命的藥」。我終於可以在南澳偏遠地區吃到中餐了。謝謝這位好心的讀者,還好我沒放棄書寫。
我在澳洲的生活,其實一直都過得不順暢,租房和打工都遇到了很多障礙。我沒有想到自己居然可以堅持下來,我可能真的很擅長「吃苦」和「忍耐」。如果沒有持久的堅忍,我不可能等到糧食廠的工作機會。儘管,現在離 PR (永居身份)還很遙遠,但我有了更多的信心,可以在這裏生存和生活。
上周,我的澳洲房東帶我和越南同事在船上釣魚,他們成功釣到了幾條魚。雖然我釣不到魚,但我的身體卻感覺到很幸福、很輕盈。我知道,自己終將會慢慢地變成一個澳洲人的生活狀態:上班勤勤懇懇,下班或周末就放鬆到處玩。沒有「996」也沒有「007」,而是學會享受生活。
對的,學會享受生活,這是我在澳洲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下周一就是南澳的公共假期,我要快樂躺平了。
【延伸閱讀】
●誰說不能在澳洲農場打工一輩子?面對打工度假最常被問的 3 個問題,你其實可以換個角度想
●台灣職場打滾五年,終於「一刻也待不下去」:來到澳洲前,我的人生過得非常、非常不開心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