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這樣做就對了!baby鵝口瘡預防方法&改善對策

嬰兒與母親
更新於 2018年09月27日14:57 • 發布於 2018年09月27日00:00
這樣做就對了!baby鵝口瘡預防方法&改善對策

白色念珠菌所引起

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林漢斌醫師表示,鵝口瘡在嬰幼兒很常見,尤其出生滿月以前,3、4個月的嬰兒也容易出現,隨著年紀增加,抵抗力越來越好,發生率會逐漸下降。除了嬰兒之外,鵝口瘡也容易發生在早產兒,主要因為使用抗生素,加上抵抗力不如足月寶寶,所以得到鵝口瘡機會較高。成人有些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例如AIDS(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無法抵抗內外在的感染,也屬高風險群。此外,患有氣喘的小朋友,經常使用口服或吸入性類固醇,也會增加得到鵝口瘡的機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鵝口瘡像奶渣,家長如何區分?

鵝口瘡是感染白色念珠菌引起,念珠菌是很常見的黴菌,從嬰兒時期即存在體內,會維持一個平衡,包括皮膚、腸胃道、口腔等處都有,但數量不多。念珠菌喜愛溫暖又潮濕的環境,口腔很適合白色念珠菌生存,加上小嬰兒喝完奶,嘴巴裡的奶渣提供白色念珠菌足夠的營養,是生長的最佳溫床,這就是醫師特別叮嚀家長餵完奶要清潔口腔的原因。鵝口瘡多出現在舌頭、上顎、口腔內側,跟奶渣很像,到底要怎麼區分?只要用壓舌棒輕輕一刮,奶渣很容易被刮除,但是鵝口瘡就不容易清除,假如太用力刮或摳,可能造成出血,進而加重疼痛感。

有說法認為新生兒發生鵝口瘡和分娩過程經媽媽產道受到感染有關,林漢斌醫師表示是有此說法,可能是胎兒在自然產過程,經產道感染到來自媽媽產道的黴菌引起,不過剖腹產生下的寶寶,也有可能得到鵝口瘡。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疼痛造成食慾、活力變差,應就醫

家長照顧過程會發現孩子食慾變差,奶量變少,以及因疼痛造成不舒服、哭鬧、煩躁不安,嚴重時如果整個口腔都有,可能拒絕進食。狀況比較嚴重的小寶寶,檢查會發現除了口腔之外,可能連食道都有,不過很少有這麼嚴重的案例,假如有,必須懷疑是否免疫功能出現問題。

家長在照顧嬰幼兒過程,最需要注意的是食慾、活力狀況,兩者都出現異常應就醫。輕微的鵝口瘡即使不處理,大約一兩個月會自然消失,通常帶寶寶打預防針,醫師會檢查並告知家長寶寶有鵝口瘡,如果狀況完全沒改善,食慾也變差,大多會積極就醫進行治療;也有些家長採取不處置,隨著寶寶抵抗力變好,鵝口瘡也可能自然會痊癒。

為什麼寶寶鵝口瘡會反覆發作?

有些寶寶使用抗黴菌藥物治療鵝口瘡好了之後,過幾個禮拜又發作,如果反覆發生,要先排除是否衛生做得不好,因為黴菌是透過接觸傳染,如果使用有黴菌附著的奶瓶或玩具,未徹底消毒、清潔,都可能再度感染。

此外,未確實遵照醫師指示完成療程也會增加復發機率,特別提醒家長,一定要把醫師給的藥用完,每次都要完成一個療程,不可中途停藥,有些家長看到鵝口瘡消失就不再用藥,這樣會使鵝口瘡反覆發生。通常用藥三天會消失,嚴重鵝口瘡用藥後大概七天會消失,這時候要再持續擦三天的藥,原則就是當白色斑塊消失後,至少再持續三天的用藥。

遵照醫師指示用藥

鵝口瘡的治療會使用抗黴菌藥物,一天抹3~4次,建議寶寶喝奶後至少一兩個小時再擦藥,或用藥後30分鐘再餵奶、喝水,讓藥能附著在口腔黏膜,不會因為喝奶被沖淡而失去藥效。

部分家長會自行買坊間藥物,或透過網購、團購買些標示不清的藥幫寶寶治療鵝口瘡,造成醫師治療過程的困擾,抗生素、抗黴菌藥物屬於醫師處方藥,用量太多或太少都不行,所以一定要由醫師開立。

家長可能會懷疑剛出生的寶寶是因為免疫力不足發生鵝口瘡,剛出生的寶寶免疫力本來就很脆弱,只要做好口腔清潔,加上用藥控制,大多不會有問題,遵循這些原則之後,如果仍反覆發作,還要注意是否確實將奶瓶、玩具做消毒清潔。若還是一再發生,才會懷疑免疫力的問題,其實免疫力有問題的嬰兒,不會只有鵝口瘡,大多還會有其他症狀。

照顧鵝口瘡寶寶的注意事項

家長平時應該每天至少幫寶寶做一次口腔清潔,以降低鵝口瘡的機會。若已出現鵝口瘡,照顧過程應注意幾個事項:

*如果患處讓寶寶感到疼痛,餵奶速度可稍微快一點,不要拖太久,以免口腔不斷磨擦奶嘴或是媽咪的乳頭而受到刺激,若真的很嚴重,也可以嘗試改杯餵。

*假如喝奶、活力一切正常,只需觀察,並加強每天的口腔清潔,每一次喝奶後要清潔一次,並注意大人的衛生習慣。

*餵母乳的媽咪,哺乳前最好清潔乳頭。

*食慾變差、活力變差,應就醫接受診治。

*鵝口瘡不可硬摳掉,萬一流血會更痛,寶寶食慾會更差。

*奶瓶若有刮痕、奶嘴有磨損,都應該更換。

還有一點要注意,得到鵝口瘡時間久了,細菌容易進到體內,到腸道會導致腹瀉,甚至出現感染性尿布疹,這不同於接觸性尿布疹,接觸性尿布疹因接觸到刺激物質造成皮膚發紅或破皮,主要在皮膚與大便接觸的地方,念珠菌感染的尿布疹大多出現在皮膚皺褶處。

 

林漢斌

學歷:波蘭羅茲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奇美醫院住院醫師、奇美醫院兒科部總醫師、奇美醫院小兒神經科研究員

現任: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兒童神經科資深研究員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