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父母與孩子組成的核心家庭是社會的根基,也是最廣泛的家庭結構,但現在不婚或不生是主流,也是全球趨勢。一項數據揭露過去半世紀美國家庭結構變化,1960~2023 年已婚且有子女,所謂核心家庭比例大幅下降,單身無子女的成年人家庭幾乎翻倍。
很多人觀念認為,結婚不一定要生孩子,選擇頂客族的人生更自由,但其實美國這類人並沒有變多。美國統計局普查資料,已婚且無子女的家庭比例基本沒有太大變化,都占三成左右。
核心家庭占比大幅下滑
最明顯的變化是兩種家庭,第一是單身無子女的家庭,從1960 年13.1% 上升到29%,增加一倍多。相對下降的是已婚有孩子的核心家庭,比例從44.2% 大幅下降到17.9%。其他如未婚、室友組成的家庭模式也增加一倍,單親家庭則小幅增加。
▲ 1960~2023 美國家庭結構變化。(Source:USAFACTS)
核心家庭已經不是社會主流,其實是變成社會的少數。單身無子女或是已婚無子女的家庭,已經占社會的近六成。
無子女家庭占比大增
台灣也有同樣趨勢。從可查統計資料的1990~2023 年,核心家庭占比從47.12% 下降到31.34%。30 年內就下降15%。
單身家庭與已婚無子女的家庭則大幅增加。單身家庭從10.73% 增加到15.4%。已婚無子女的家庭從13.03% 增加到21.44%。台灣還有統計三代同堂的家庭模式,過去30 年來也大幅減少,從15.48% 下降到10.43%。未婚或室友組成的其他模式及單親家庭模式則小幅增加。
整體而言,台灣核心家庭也不再是多數,單身家庭加上已婚無子女家庭占社會比重超過核心家庭,與美國趨勢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美國已婚但無子女的比例 60 年來都沒有變化,但台灣結婚就要生子的觀念逐漸淡薄,頂客族成為選擇之一。
生育率將再創低
歸根究底就是少子化。台灣總生育率,2023 年降到歷史低點,才0.865人,只高於韓國0.72 人,今年可能更低,對比 2023 年 1~9 月新生兒出生數,今年大減近2 千名新生兒。
美國生育率也一直在下降,去年總生育率降至1.6 左右,也較前一年下降2%,是美國1930 年代開始追蹤該數據以來最低紀錄。
幸福感不再取決於有無子女
選擇不生孩子的人並沒有比較不快樂。皮尤研究中心調查3,300 多名沒有孩子的成年人,沒有孩子的原因有很多,經濟不允許或不孕等,但對50 歲以下來說,不生孩子的首要原因不是無法,而是「根本沒有想要孩子的慾望」。
過去幾代人因為社會期望、經濟與勞動力因素,以及宗教信仰,生孩子是人生必須,但現在人沒有這束縛,他們還擔心更多,心理健康專家指出,當人們擔心世界現狀時,就會猶豫是否要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
不過,研究發現,沒有孩子的人同樣有充實的生活與滿足感,研究發現,擁有充實生活與是否有孩子沒有太大關係,選擇不生孩子的人也能有幸福和滿足感。
受訪者表示,沒有孩子能有更多資源,推動職涯並追求愛好和熱情。皮尤調查中報告許多與不生孩子有關的缺點,其實都來自社會壓力。
如同美國脫口秀演員所說「當你有這麼多空閒時間,能做的事之多真是令人驚奇」,影片在社群媒體引發熱議。總之這個時代,每個人,尤其女性都想生孩子,已經是神話。
(首圖來源:Unsplash)
小岩 為什麼不說是養不起而不敢生
16分鐘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