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國人10大癌症肺癌蟬聯首位 癌症時鐘快轉17秒

青年日報
更新於 12月19日05:55 • 發布於 12月19日05:44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簡報說,106年到108年間,每年癌症新發生人數均較前一年增加4千多人,但110年首次出現減少;推測是新冠疫情期間,民眾減少篩檢次數所致。(記者吳典叡攝)
國健署統計,綜觀10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肺癌今年再度高居第1位,曾蟬聯15年的大腸癌則居第2。(國健署提供)
國健署表示,篩檢異常者請盡早診治、定期追蹤。(國健署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國健署表示,若要查詢住家附近的癌症篩檢活動或醫療院所資訊,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網站查詢。(國健署提供)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19)日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罹癌人數增加,肺癌連續2年為首位,大腸癌則排第2位;新發生癌症人數較110年增8531人、癌症時鐘快轉17秒。由於癌症初期無明顯症狀,容易讓人忽略,政府目前提供5項免費癌症篩檢服務,提醒符合條件的國人應積極參加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11年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記者會今日於國健署新聞發布室舉行。國健署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全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23.3人,較110年增加16.8人。而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10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肺癌、皮膚癌及子宮體癌提早1歲,其餘與110年相同。

國健署表示,綜觀10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肺癌再度高居第1位,確診人數為1萬7982人,曾蟬聯15年的大腸癌則居第2,其餘依序為女性乳癌、肝癌、攝護腺癌、口腔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和子宮體癌。若是與110年相比,除了攝護腺癌、口腔癌序位互換,子宮體癌與去年首次進入前10名的胰臟癌序位互換,其餘排序與110年相同。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簡報說明,綜觀106年到108年間,每年癌症新發生人數均較前一年增加4000到5000人,但109年僅增加725人,110年更首次出現減少;推測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民眾減少到醫院篩檢、就醫的次數。但隨疫情趨緩、生活恢復常態,就醫篩檢意願增加,導致111年癌症新發生人數增加。

以男女性來區分,111年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7299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2.3人,較110年增加11.5人,男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10年相比較,原為第5位的攝護腺癌前移2個名次至第3位,口腔癌及肝癌各往後1個名次,其餘序位與110年相同;111年依序為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口腔癌、肝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11年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2994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311.2人,較110年增加22.8人。女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10年相比較,原為第11位的子宮頸癌前移2個名次,胃癌下降1個名次 ,其餘序位與110年相同;111年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

國健署強調,符合癌症篩檢條件的民眾應積極參加篩檢。可利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前次檢查時間,確認是否符合篩檢資格,若要查詢住家附近的癌症篩檢活動或醫療院所資訊,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網站查詢;篩檢後若有疑似異常情形,務必遵循醫囑進行追蹤或確診,避免延誤病情。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