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抗生素抗藥性已成全球健康威脅!台大醫院啟動衛教展覽,期盼透過創新教學宣導提升健康觀念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11月15日02:00 • 陳麗茹

世界衛生組織已在2019年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全球10大健康威脅之一,更將每年11月18~24日訂定為世界「抗生素抗藥性宣導週」。面對抗藥性所帶來的健康隱患,民眾該如何面對?台大醫院呼應國際衛教提倡,推出抗生素抗藥性宣導展覽,讓民眾透過淺顯易懂的衛教展覽,認識常見的抗藥性細菌與其抗藥性議題,達到衛教目的。

抗生素是人類用以對抗細菌的藥物,但由於不當使用,可導致原本想對抗的細菌產生抗藥性,而難以殺滅。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表示,從青黴素的發現成為人類的救命仙丹,到因為不當使用而產生「超級細菌」問題,濫用抗生素已成為全球的重大醫療威脅。台大醫院除了提供民眾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同時也肩負著民眾衛教的責任;臺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一直以來持續落實對抗生素的合理監控,也期望透過這次活動,帶給民眾更多的知識,讓抗生素的正確使用觀念能傳播更深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3大原因讓細菌成為超級強敵!不當使用將陷入惡性循環

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王振泰醫師分享細菌產生抗藥性的主要原因,他提到,細菌大概可以經由3種方式產生抗藥性:一是環境中本就存在著相當多不同、複雜的菌種,有些菌種天生就對某些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當以抗生素治療其中某些特定細菌時,環境中其他具抗藥性的細菌在治療的同時反而被保留,等於是以人為因素介入導致其他細菌的生存優勢;第2種則是細菌長期在繁衍的同時,因基因突變而自行產生抗藥性;第3種則是從別的細菌身上獲得產生抗藥性的機轉。

當民眾不當使用或者是過度使用抗生素,王振泰醫師說明,便容易產生第1種與第3種類型的細菌抗藥性;而劑量不足、自行停藥導致療程過短,或者是過度使用,則是讓細菌逐步產生突變的催化劑。王振泰醫師強調,當細菌產生抗藥性時,最大的影響就是原來很好對付的細菌,會變得用藥無效,必須再使用別的抗生素;如果再持續使用不當,便陷入惡性循環到最後無藥可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沒有強不強,只有適當不適當!醫籲:精準用藥、正確使用才是最好的治療

民眾往往也有迷思,就是「強一點」的抗生素是否比較有效?王振泰醫師說明,抗生素沒有哪一種最強,只有適當不適當!當醫師給藥時就會評估治療疾病的適當性,哪一種藥物在抗菌譜(抗生素能滅菌或抑制微生物的範圍)上較為精準,用對藥才是對民眾最好的治療。

面對秋冬來臨有更多如新冠肺炎、流感、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RSV)等呼吸道感染,不少民眾也有不少用藥疑問。王振泰醫師解釋,其實多數都是不需要抗生素,而是以症狀緩解或抗病毒藥物即可;而透過施打疫苗來降低這些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發生率,自然也就能大幅減少因這些呼吸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續發性細菌感染,也就能因此減少需多抗生素的使用,減緩抗生素抗藥性的增加。

這次展覽中也能看到很多可愛的細菌立牌,幫助民眾更了解更多有關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等知識;在認識細菌的同時,王振泰醫師也建議要落實日常生活良好的習慣,如用餐前、如廁後洗手等;如果自己有感染症狀,外出也一定要戴上口罩;搭配充足的睡眠與均衡飲食,透過疾病預防才是增進健康的真正方法。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