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美術館,是觀光客必到的熱門景點。
除了古色古香的一館,建築物由舊台南警察局改裝外。美術二館建築得極有特色,是孔廟一帶少數新地標。很值得一遊。
欣賞完美術館,附近美食該吃什麼?
友愛市場是附近友愛街上的傳統市場,日據時代不折不扣的老台南精華區。
如今,也是台南唯一早市做傳統市場,到夜晚變身為異國氛圍消夜場,早晚各自精采的美食集散區。
本文先介紹白天的美食。
社長到店前三名,分別為郭家粽、孫記港式煲仔飯、跟鰻丼作。
郭家粽網路熱度報表,算是友愛市場早餐網紅店。
如果喜歡南部肉粽,很值得品嘗的七十年老店。
台南的粽子店賣的產品都十分簡單。郭家粽也如此,菜單只有四樣:菜粽、肉粽、素粽、味噌湯。
菜單簡單,但食物可不簡單。
比如郭家粽的菜粽同時使用竹葉與月桃葉作為包材。讓客人挑選。
炊煮的工序,會將葉香鎖進糯米中,米粒極為軟Q好吃且有葉子的香氣。這是南部粽好吃與否的重要步驟。
不管菜粽的土豆,或者肉粽的蛋黃五花肉,郭家粽的內餡都被水氣炊得軟爛有味。
淋上蒜蓉醬或醬油膏,加上花生粉、香菜加持的特殊吃法,就是台南粽的風味。
再來一碗味噌湯就是老台南的完美早餐了。
孫記煲仔飯,是新移民的風味。
現在來台南落地生根的港式料理越來越多。不同常見的港式飲茶餐廳,孫記菜單主食就是煲仔飯,幾乎沒有其它。
社長在海外電視台工作時,經常去香港出差。煲仔飯這種小鍋米煮的飯,對香港人的意義大概等於排骨飯對於台灣人。記得當時香港同事說過,煲仔飯的靈魂有三:火侯,肉品與米的融合,還有豆豉油。
孫記是我在台灣吃過的煲仔飯相對港式正宗的,比如臘味煲仔飯開鍋時,總是能聞到臘腸在高溫融出的油脂,融入熱騰騰米飯的特殊香氣。
許多人愛吃的鍋巴氣味,它也不差。重點在於最後淋上的豉油,就是粵式煲仔飯的重點。而不管滑雞、豆豉排骨、土魷肉餅,開鍋的油脂香,總是充滿鼻尖久久不散!
鰻丼作位在友愛行旅對面的小巷,是目前日料台式燒烤的佳作店。
日本料理通常比較少烤鰻魚作為招牌,而鰻丼作則是烤功一流,除了鰻魚飯,不喜太多醬油料的可以嘗試它的白鰻烤。用炭火慢慢細烤確實很有滋味。
其他的燒烤,如烤魚、櫛瓜、雞肉串都好。
直白說,它是烤優於生魚片與煮的日本料理店!
當然,友愛市場附近的美食很多。篇幅有限,只能就社長最常前往的前三名報導。
下篇文章,將介紹夜晚越美麗的友愛市場吃食囉!
姊妹淘口袋美食
郭家粽
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117號
孫記港式煲仔飯
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101號
鰻丼作
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35巷11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