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深度共融】全齡友善的運動環境 軟硬體資源缺一不可!

運動筆記
更新於 12月19日01:34 • 發布於 11月14日09:26 • 芝芝叫

#WeThe15 自 2020 東京帕拉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帕運)前夕啟動(因疫情延期,實際時間為 2021 年 8 月),藉由運動的影響力延伸到更廣泛的社會層面,也顯示帕運精神不僅限於體育競技,更希望透過運動改變整體社會對特殊需求族群的態度。#WeThe15 是一項全球性倡議,命名靈感來自全球約 15% 的人口 —— 即超過 12 億人是身心障礙者,該行動的目標是提高人們對於這群雖是少數卻不容忽視的群體,得以更深入地認識,同時減少歧視,以確保他們能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

許多民眾抱持著身心障礙者是天生如此的刻板印象,實際上,台灣現有超過 120 萬身障者中近九成是後天所致,可能是交通意外、可能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更不用說每個人都必定會走向老化的歷程。隨著 2025 年邁向超高齡社會,就在我們的周遭,每 5 人即有 1 人為超過 65 歲的高齡者,如果高齡者沒有運動習慣保持健康,那無論是與心智相關的失智症,或是與身體相關的肌少症、骨折、臥病在床,其實離我們都沒有那麼遠。換句話說,我們都是身心障礙的候選人,從來沒有人是局外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我們需要運動作為起點

#WeThe15 之所以善用帕運作為契機,不外乎是體育競賽最能感染群眾,以及運動與身心障礙者有著密切關係。首先,我們都知道運動有助於促進健康,這項功能對於身心障礙者尤為重要,包含延緩肌肉萎縮、預防併發症等。其次,如前所述每個人都是身心障礙的候選人,如能建立全民運動的風氣,則可以預防或延緩老化的結果。最後,營造社會全齡友善的運動風氣,可以讓人與人之間有更深刻的理解與包容,進而愈來愈多人願意參與運動,形成良善的循環。

運動看似個人選擇與偏好,拎著一雙跑鞋就可以在街頭路跑。但對於從身障者來說,是從個體到家庭,關乎社區、學校、醫療、媒體、社福、體育團體,以及政府單位等等,儼然形成一個身障運動生態系。家人是支持投入運動,還是擔心安全而過度保護;從走出家門,必經過社區,再到學校、公司等單位,各個層級能否有相對應的資源;以及醫療、傳播、政府等各個階層能否給予更多支持與助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身障運動生態系中,運動環境是關鍵且最能發揮立即效益的一環。一個落實全齡友善的運動環境,不外乎需要與人直接相關的互動與服務,包含運動同好、教練、場館人員等等,即軟體資源;另一方面,則是人以外的各處環境細節,無論是可移動的設備,或是早已定型而難以調整的建築本體,即硬體資源。

落實全齡友善的運動環境,軟硬體設備完善非常重要。(圖|pinterest)

從國際趨勢看友善運動場域的必要性

隨著全球體育運動的興起,身心障礙者、高齡者、病弱⋯⋯等特殊需求族群,每一位國民參與運動的需求日益受到重視。許多國家開始積極迎向這些挑戰,像是英國身障選手 Anne Wafula Strike 去年便倡議政府在全國體育場館增設無障礙廁所,此一呼籲反映了體育運動平等參與權的核心問題 —— 硬體資源是否完備?

英國奧運身障選手 Anne Wafula Strike 去年便倡議政府在全國體育場館增設無障礙廁所。(圖|essexlive)

2006 年,聯合國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以下簡稱 CRPD),促使各國逐步推動運動中心和體育場館的無障礙環境,讓特殊需求者可以減少來自環境與設施的阻礙,能更加輕鬆地參與運動,享受運動所帶來的健康與快樂。這個全球規模的倡議不僅關注身心障礙人士,還涵蓋高齡者、亞健康族群及其他具特殊需求族群。同時,隨著帕運的發展,愈來愈多國家的身心障礙者得以代表自己的國家,擁有參與競技運動的權力,實現競技運動領域的平等。

桌球好手田曉雯,榮獲 2024 巴黎帕運桌球女子單打 TT10 級銅牌。(圖|教育部體育署)

在國際趨勢下,台灣也於 2014 年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並且針對全齡的運動環境制定相關政策,如:國民體育法、特殊教育法、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特殊教育中程計畫等等。 不過時至今日,即便隨著全民健身熱潮興起,許多運動場館仍未能充分提供符合各種需求的無障礙環境,限制了某些族群參與運動的可能性。因此,打造一個對所有人群皆友善的運動環境,需要從優化硬體設計開始,進而全面提升場館人員的專業素養,以滿足所有人對運動的需求,並促進全民健康。

秉持「從來沒有人是局外人!」的信念,全齡友善的運動環境得追求,以及軟硬體資源缺一不可的正視,其實與我們每一個人的運動權利密切相關。

秉持「從來沒有人是局外人!」的信念,創造全齡友善的運動環境,及完善的軟硬體資源。(圖|新北市輪椅夢公園)

台灣全民運動計畫的推動與挑戰

自 1997 年起,為了提升國民健康水平,台灣積極推動全民運動計畫,包括「陽光健身計畫」和「運動人口倍增計畫」。2003 年,首座市民運動中心在台北市中山區啟用,展現對全民運動的重視。近年來,馬拉松賽事逐漸開放身障選手參加,各種公益路跑也鼓勵身障朋友走出戶外。

路跑、三鐵、馬拉松等運動賽事逐漸開放身障選手參加,同時也鼓勵更多身障朋友一起走出戶外。(圖|王武楠/柯建興)

然而,許多運動場館仍缺乏友善的環境,甚至以安全性為由拒絕提供服務,造成身障者的困擾。2015 年《聯合報》報導指出,一對父子於台北市信義運動中心面臨窘迫之境,運動場館以「身障者的陪伴者為未成年人為由」,拒絕一位帶著九歲兒子的身障父親使用游泳池。

直至 2017 年《國民體育法》修訂後,明確將身心障礙者的運動權納入法律,要求運動場館提供適當設施與課程。即便主管機關在保障身心障礙學生運動權益方面已取得成效,但在校外,身障者的運動權仍受到損害。

為解決多數運動場館對特殊需求者的可及性與可用性不足的問題,教育部體育署委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團隊,於2021 年編撰了《運動場館工作人員引導身心障礙者之服務手冊》和《運動場館友善設施設置及服務人員使用指引,旨在幫助地方政府培訓運動場館管理人員,以提供更友善和多元的運動服務。

《運動場館工作人員引導身心障礙者之服務手冊》和《運動場館友善設施設置及服務人員使用指引》。(圖 | 愛運動動無礙團隊)

無礙:運動場域,由外而內的硬體資源足夠嗎?

當我們要前往運動場域時,無論是戶外的籃球場、網球場,或是含括室內溫水游泳池、體適能中心、韻律教室、羽球場、綜合球場及桌球場等六項必要之核心運動設施的國民運動中心,由外而內會逐次面臨各項硬體設備,而這些硬體資源都足夠且到位了嗎?

從無障礙設計、通用設計到友善共融的運動環境

這裡的「我們」不僅限於身心障礙者,隨著營造運動場館環境的理念發展,早期的無障礙設計,現階段已轉型為「通用設計」。

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目標則是 —— 每一個人都能使用,非針對單一族群專門設計。(圖|washington.edu)

從路邊常見的導盲磚、為了解決沒有電梯而設置的昇降平台及游泳池入水的昇降椅,這些都屬於能夠協助身心障礙者的硬體設備。相較於無障礙設計(Barrier Free Design)是為了讓身心障礙者能夠真正平等使用,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目標是 —— 每一個人都能使用,非針對單一族群專門設計,諸如孕婦、高齡者、拖拉行李廂的旅客、推娃娃車的新手家長……等,甚至是遇到緊急狀況的救護擔架推車,都是通用設計應考量的情境。通用設計是為了每一位民眾在不同的生命週期,以及長期或短期的特殊需求下,依然平等享有硬體設備而存在。

讓我們在不同的生命週期,以及長期或短期的特殊需求下,依然平等享有硬體設備而存在。(圖|ctionfitoutdoors.com)

通用設計其實已悄悄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像是:空間較大的電梯、較寬且無門檻的門、門口階梯改為斜坡、布告欄貼上點字膠膜、捷運驗票閘門採自動門檔取代三柱轉軸,以及在最側邊提供較寬敞的捷運驗票閘門。以較寬的捷運驗票閘門為例,也很適用於旅行歸國或返鄉後的大包、小包行囊,或是家長牽著剛會走路、尚不用購票的孩童一併通過。

教育部體育署運動設施組的許瑞蓁科長進一步補充,較早期的游泳池入口處會設置洗腳池,當洗腳池不易輪椅使用者通過時,可以額外鋪設平板減少高低落差,「新建的游泳池可以保留既有的洗腳池,並在旁邊設置一道斜坡,這樣可以滿足更多族群入場的需求。」通用設計透過多一些的設計巧思,以滿足「人人都能使用」的目標,更貼心的是,也照顧到使用者的感受,降低歧視的產生。許科長認為,當運動場域以通用設計的原則來建蓋、規劃內部配置,必能讓更多人願意敞開心胸走出家門,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前往運動,以促進全民運動的願景。

當運動場域以通用設計的原則來建蓋、規劃內部配置,讓更多人願意走出家門運動。(圖|pinterest)

然而,光是運動場域的有無障礙設施/設備,或是採用通用設計就能稱作全齡「友善」的運動環境嗎?椅人頻道曾指出「設有無障礙車位的地下停車場中,卻未設有電梯。」這等誇張,顯然只為了應付法規的狀況,在現在的運動環境中,確實也存在許多只為了通過 60 分及格線的無障礙設施,但仍不足以滿足全齡的運動需求。

愛運動動無礙發起人姜義村教授一再呼籲:「我們要的是 60 分的無障礙,還是 90 分的友善社會?」發人深省的提醒,也讓我們反省在無論身心障礙、性別、種族、年齡的通用設計之後,下一個階段該如何讓軟硬資源並進,打造讓所有人的盡情享受運動環境的——友善體驗。

至今部分現況連低標 60 分都尚未達到,那又要如何才能往 90 分的目標邁進呢?(圖|愛運動動無礙團隊)

3 大無礙面向可及可知可用

為了貫徹平等取用的理念,可以從 3 大面向檢核運動場域的硬體設備是否完善,並且提供規畫依據。

♦ 可及性 —— 方便抵達目的地

首要考量的正是可及性(Accessibility),或稱為可達性,如何讓每個人都能方便觸及並抵達運動場域。假想一名經歷一場大病後,因為臥床許久,醫師建議可以到體適能中心復健的朋友,在前往位於二樓的體適能中心時,必須先經過平整、易於通行的通路,且出入口採感應方式的話,會比三叉門更方便通過。此外,由於正處病弱情況,也應避免需要過多耗能的情境,如高低落差處應設有坡道,垂直通路則另提供電梯的選項,無論是輪椅族、高齡族或是大病初癒後的特殊需求,都應考量進去。

♦ 可知性 —— 輕鬆獲得資訊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想走進一家咖啡店,不免先拿出手機查詢這家店的評價、價位,以及少不了有無提供廁所、有無時間限制等資訊。因此,可知性(Perceptibility)也是不可忽視的面向,即運動環境的相關資訊應讓所有人都能輕鬆獲取。

基於這樣的考量,教育部體育署建置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可以場館名稱直接搜尋,也可針對所處地區,查看附近有哪些運動場館。除了大型場館之外,也能針對跑步、羽球、游泳等不同的運動項目,尋找合適「說走就走!說玩就玩!」的運動環境。許科長補充:「雖然最新資訊仍以該場地的官網為主,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提供經彙整過的無障礙設施與性別友善設施相關資訊,能最有效率地取得資訊。」此外,戶外籃球場這類的場地,因為沒有官網,就連 Google 地圖的資訊也較難完整,這時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便可以大展身手。

網頁可以查詢到非常完整的資訊。(圖|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

此外,對於視障朋友而言,除了出發前透過網路簡易搜尋場館資訊之外,「無障礙網頁設計」也是重要的一環,尤其現在各式網頁都有許多浮動式廣告,相當干擾視障者透過螢幕報讀功能讀取資訊。實際進入運動場域後,點字路標、易辨識的鋪面,以及聲音提示系統都需具備,才能因應更多特殊需求,讓每個人輕鬆掌握場館資訊。

♦ 可用性 —— 簡單且直觀運用

最後,可用性(Usability)在於所有人都能簡單且直觀地使用運動設施,並且不會受限於身心障礙與否而無法使用。假如有一種器材,只有一般人能用而特定障礙者不能用;或者只有障礙者能用而一般人不能用,它就不能稱之為具備可用性的器材。以下圖的坐姿胸推機為例,既可調整椅背弧度與坐墊高低,讓各種身高、身形都可以使用,且一眼看出如何調整重量,使用方式也很直觀,幾乎任何障礙類別(除了雙手失能者)都能使用,這就是具備高度可用性的示範器材。

坐姿胸推機使用方式直觀,讓任何障礙類別(除了雙手失能者)都能使用,這就是具備高度可用性的示範器材。(圖|physicfit)

此外,運動以外的設施也應適合不同體能與需求的族群,如:無障礙更衣室、淋浴間、輪椅運動器材,以及可以「聽聲辨位」的特製球類設備,諸如盲人門球、棒球、桌球等等。

教育部體育署編修《無障礙運動設施規劃資訊彙編(擴編版)》

為了創造加全齡友善的運動環境,還有許多可以增加或改善的硬體設備,列舉如下:

1. 降低高度的服務台:為了服務孩童、老人或輪椅族群等較矮小視野者。

2. 符合通用設計的自動販賣機:有一般身高按紐及輪椅者專用按鈕,並具備掃碼線上支付功能。

3. 不同規格大小及高度的通用置物櫃:為不同高度跟隨身物品多的人所準備,並也具備線上支付功能。

4. 更衣室、淋浴間每一間都擺放額外椅子:讓老人或疲憊的人可坐著更衣沐浴。

考量不同身心障礙類別的運動需求

相較於肢障、視障朋友,聽覺障礙者的需求相對容易被忽略,他們運動時雖然不需要額外的輔具,但是需要運動專用之視覺化提醒或緊急狀況的視覺警示,例如火災發生時不能只用廣播,還得在每個運動區域都有紅燈閃爍。

專為聽障者安裝火警閃燈警示器。(圖|網路)

而視覺障礙者在運動場上,則需移除可能導致碰撞或摔倒的所有障礙,無法移除的硬體則需利用聲音設備提醒,例如不在導盲杖偵測範圍的樓梯底下,提供聲音提示,以避免撞到。(如下圖)

樓梯底下特別設計鐵欄,讓視障者有邊界的感知。(圖|鍾懿)

肢體障礙者則可準備各種運動種類專用的運動輪椅,例如羽球專用、網球專用、輪椅籃球專用的運動輪椅,或者輪椅者專用的「跑步機」。

輪椅者專用的跑步機。(圖|網路)

除了硬體資源本身的條件,更需要考量使用者經驗是否合乎友善體驗。以國內諸多舊式棒球場館的輪椅觀眾席為例,普遍設在一般觀眾席後方的走道上,雖然該走道高度是高於觀眾席,讓輪椅族朋友得以共同欣賞球賽。不過,棒球賽總是如此熱烈、激情,只要當前方觀眾席的球迷起立歡呼、跳舞應援時,由於輪椅觀眾席與一般觀眾席之間的高差不足,輪椅族球迷便只能整場「看屁股」,而無法享受球賽的美好。

少數國內新型場館,如新竹縣體育館則有優良的示範,建立前後高差充分的平台,同時以強化的透明壓克力板/玻璃替代欄杆,減少視野遮蔽,提供輪椅觀眾席區友善的觀賽體驗。就國外的案例而言,《美國身心障礙者法》 -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ADA)便規範各類觀賞性競賽運動場館的輪椅觀眾席與前方一般觀眾席之間應滿足特定客觀條件,以利輪椅觀眾席觀賽。特定客觀條件是指,輪椅使用者的視線至少需能穿越前排站立之觀眾兩肩以上、兩頭之間,以看到賽事進行的現場。同時也需在兩排前的觀眾突然起立時,視線能高於站立的觀眾,以創造出一個無礙的觀賽視野。

建立前後高差充分的平台,同時以強化的透明壓克力板/玻璃替代欄杆,減少視野遮蔽,提供輪椅觀眾席區友善的觀賽體驗。(圖|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

為了打造持續進步、「好,還要更好」的運動環境,教育部體育署編修《無障礙運動設施規劃資訊彙編(擴編版)》,彷彿一本百科全書般羅列硬體資源相關資訊。不過,姜義村教授也曾提醒過,當硬體資源仍有待加強,或短時間無法砍掉重練時,軟體的介入與輔助便有其必要性。

當硬體資源仍有待加強,或短時間無法砍掉重練時,軟體的介入與輔助便有其必要性。(圖|topdogtips.com )

有愛情比金堅的軟體資源不僅專業更加友善

教育部體育署編撰《運動場館工作人員引導身心障礙者之服務手冊》和《運動場館友善設施設置及服務人員使用指引》兩本厚實的指南,前者是以場館人員的服務為主,教導他們如何服務身心障礙者;後者則是進一步針對運動設施操作方法,教導場館人員如何運用硬體資源,等同是讓軟體資源融入硬體之中,軟硬體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人員培訓與專業素養

在無障礙服務知識與技能培訓方面,教育部體育署已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辦理專業課程,累積 5 年不間斷地成長。場館人員應接受無障礙設施的操作與維護專業培訓,並學會如何指導不同能力與需求的使用者安全地運動。

不過,「場館人員流動頻繁,是實務面的一大挑戰。」有時候好不容易完成培訓,場館人員卻因個人因素離職,甚至未能妥善交接給新進人員。於是,新舊交接之際容易形成職務空窗期,也會有軟體資源不夠完善的窘境。

除此之外,協助身心障礙者運動的指導員、教練等相關培訓,也是目前急迫且重要的議題。教育部體育署為保障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權,委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楊凱翔教授團隊,製作 18 堂「身心障礙運動指導者暨相關專業人員線上增能課程」,2023 年已上架教育部特殊教育數位課程平臺及 e 等公務園 + 學習平臺,數位課程內容豐富,包含「身心障礙者運動正向行為支持與行為管理」、「身心障礙運動權益保障及倡議工作指引」、「國際帕拉運動發展及競賽介紹」、「國際聽障運動發展及競賽介紹」、「國際特奧運動發展及競賽介紹」、「運動禁藥管制教育」等課程。

此外,民間團體也開始陸續籌辦許多實體研習課程,例如身心障礙聯盟和陽光基金會陽光活力中心合作辦理的「身心障礙體適能教練種子培訓計畫」,繼成功培訓出 32 位運動教練之後,今年仍持續以進階培訓培養專業知能,希望為整體運動環境增加更多友善基底。

「身心障礙體適能教練種子培訓計畫」,繼成功培訓出 32 位運動教練。(圖|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

服務品質與使用者體驗提升

為了提升使用者體驗與服務品質,可以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客製化運動指導,運動場域應提供針對特殊需求族群的運動指導課程,像是針對高齡者或身障者設計的低強度運動課程。其次,則是建立友善社群與互動環境,組織多樣化的社群活動,促進不同族群使用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不僅提升運動參與感,還有助於創造多元共融的運動文化。

許科長說明:「雖然沒有具體的量化數據,但從各運動中心專為身心障礙者與高齡者開設的團體課程來看,可以發現課程數量都有增加,可見運動熱度的增長。」

近年來,專為身心障礙者與高齡者開設的團體課程越來越多,可見運動熱度的增長。(圖|新北市輪椅夢公園)

軟硬體資源缺一不可

打造對所有族群皆友善的運動場域至關重要,從身心障礙者到高齡者,每個人都應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運動。若是缺乏運動場域人員的支持與同理心,再完備的無障礙設施也無法發揮其真正作用。

硬體資源因為關乎到資金,所面臨的挑戰仍是比較嚴峻。不乏場館設施設備老舊,當初興建時便沒有納入無障礙設計或通用設計概念,後續要改建也不易,往往無法立即改善。另一方面,則是有些無障礙設備成本高,且後續維護也不容易,讓管理單位有壓力,擔心投入購置後卻乏人問津。

軟硬體若缺了一方都將面臨窒礙難行的處境。假如既有場館無法立即改善,便需要有應對的配套措施,或是投入更多的軟體資源協助。相對地,如果硬體資源改善,卻沒有場館人員推廣使用,或提供適切的服務與引導,也是枉然。更嚴重的是,場館人員如果沒有正確的認知與觀念,反倒還會阻擋民眾前來使用。

運動場館兼具通用設計的硬體設施與軟體服務,才能真正實現包容性與多元性的運動環境。(圖|新北市輪椅夢公園)

共創包容性與健康的運動環境

打造全齡友善的運動環境,既是一項挑戰,也是一個重要的社會使命。隨著對運動參與權的重視日益增加,未來應持續改善無障礙設施,並加強場館人員的培訓,讓所有族群都能在友善的氛圍中運動。

我們的目標不僅在於提供硬體設施,更應培養服務的同理心,促進真正的包容性與多元文化。這不僅能提升個人健康,還能強化社會的凝聚力,讓每個人都能享有伴隨運動而來的健康、快樂,以及自信,更重要的是成為運動社群的一份子,創造更友善的運動環境與社會氛圍。

而且,除了運動場館以外,一個全齡友善的運動環境更是由個體、家庭、社區、學校、醫療、媒體、社福、體育團體,以及政府單位密密麻麻地交織而成,乃是身障運動生態系。全齡友善的運動環境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從來沒有人是局外人!

責任編輯:Trista

*更多 ESG 資訊,盡在運動筆記

看更多身心障礙共融運動專區主題文章…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