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落實全齡友善環境的運動場所,不外乎需要與人直接相關的互動與服務,包含運動同好、教練、場館人員等等,即軟體資源;另一方面,則是人以外的各處環境細節,無論是可移動的設備,或是早已定型而難以調整的建築本體,即硬體資源。
從國際趨勢看友善運動場域的必要性
隨著全球體育運動的興起,身心障礙者、高齡者、病弱⋯⋯等特殊需求族群,每一位國民參與運動的需求日益受到重視。許多國家開始積極迎向這些挑戰,像是英國身障選手 Anne Wafula Strike 去年便倡議政府在全國體育場館增設無障礙廁所,此一呼籲反映了體育運動平等參與權的核心問題 —— 硬體資源是否完備?
2006 年,聯合國通過 《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以下簡稱 CRPD),促使各國逐步推動運動中心和體育場館的無障礙環境,讓特殊需求者可以減少來自環境與設施的阻礙,能更加輕鬆地參與運動,享受運動所帶來的健康與快樂。這個全球規模的倡議不僅關注身心障礙人士,還涵蓋年長者、亞健康族群及其他具特殊需求族群。同時,隨著帕拉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帕運)的發展,愈來愈多國家的身心障礙者得以代表自己的國家,擁有參與競技運動的權力,實現競技運動領域的平等。
在台灣,我們同樣面臨類似的挑戰。自 2014 年通過 CRPD 以來,隨著全民健身熱潮興起,許多運動場館仍未能充分提供符合各種需求的無障礙環境,限制了某些族群參與運動的可能性。因此,打造一個對所有人群皆友善的運動環境,需要從優化硬體設計開始,進而全面提升場館人員的專業素養,以滿足所有人對運動的需求,並促進全民健康。
因此,本文將探討如何從無障礙設計的硬體資源及場館人員的專業軟體資源兩方面,打造對所有族群皆友善開放的運動場域,滿足每個人對運動的需求。
台灣全民運動計畫的推動與挑戰
自 1997 年起,為了提升國民健康水平,台灣積極推動全民運動計畫,包括「陽光健身計畫」和「運動人口倍增計畫」。2003 年,首座市民運動中心在台北市中山區啟用,展現對全民運動的重視。近年來,馬拉松賽事逐漸開放身障選手參加,各種公益路跑也鼓勵身障朋友走出戶外。
然而,許多運動場館仍缺乏友善的環境,甚至以安全性為由拒絕提供服務,造成身障者的困擾。2015 年《聯合報》報導指出,一對父子於台北市信義運動中心面臨窘迫之境,運動場館以「身障者的陪伴者為未成年人為由」,拒絕一位帶著九歲兒子的身障父親使用游泳池。
直至 2017 年《國民體育法》修訂後,明確將身心障礙者的運動權納入法律,要求運動場館提供適當設施與課程。即便主管機關在保障身心障礙學生運動權益方面已取得成效,但在校外,身障者的運動權仍受到損害。
為解決多數運動場館對特殊需求者的可及性與可用性不足的問題,教育部體育署委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團隊,於 2021 年編撰了《運動場館工作人員引導身心障礙者之服務手冊》和《運動場館友善設施設置及服務人員使用指引》,旨在幫助地方政府培訓運動場館管理人員,以提供更友善和多元的運動服務。
無礙:運動場域,由外而內的硬體資源足夠嗎?
當我們要前往運動場域時,無論是戶外的籃球場、網球場,或是含括室內溫水游泳池、體適能中心、韻律教室、羽球場、綜合球場及桌球場等六項必要之核心運動設施的國民運動中心,由外而內會逐次面臨各項硬體設備,而這些硬體資源都足夠且到位了嗎?
從無障礙設計到通用設計
這裡的「我們」不僅限於身心障礙者,隨著營造運動場館環境的理念發展,早期的無障礙設計,現階段已轉型為「通用設計」。
從路邊常見的導盲磚、為了解決沒有電梯而設置的昇降平台及游泳池入水的昇降椅,這些都屬於能夠協助身心障礙者的硬體設備。相較於無障礙設計(Barrier Free Design)是為了讓身心障礙者能夠真正平等使用,而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目標則是 —— 每一個人都能使用,非針對單一族群專門設計,諸如孕婦、高齡者、拖拉行李廂的旅客、推娃娃車的新手家長……等,甚至是遇到緊急狀況的救護擔架推車,都是通用設計應考量的情境。通用設計是為了每一位民眾在不同的生命週期,以及長期或短期的特殊需求下,依然平等享有硬體設備而存在。
通用設計其實已悄悄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像是:空間較大的電梯、較寬且無門檻的門、門口階梯改為斜坡、布告欄貼上點字膠膜、捷運驗票閘門採自動門檔取代三柱轉軸,以及在最側邊提供較寬敞的捷運驗票閘門。以較寬的捷運驗票閘門為例,也很適用於旅行歸國或返鄉後的大包、小包行囊,或是家長牽著剛會走路、尚不用購票的孩童一併通過。
教育部體育署運動設施組的許瑞蓁科長進一步補充,較早期的游泳池入口處會設置洗腳池,當洗腳池不易輪椅使用者通過時,可以額外鋪設平板減少高低落差,「新建的游泳池可以保留既有的洗腳池,並在旁邊設置一道斜坡,這樣可以滿足更多族群入場的需求。」通用設計透過多一些的設計巧思,以滿足「人人都能使用」的目標,更貼心的是,也照顧到使用者的感受,降低歧視的產生。
許科長認為,當運動場域以通用設計的原則來建蓋、規劃內部配置,必能讓更多人願意敞開心胸走出家門,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前往運動,以促進全民運動的願景。
3 大無礙面向:可及、可知、可用
為了貫徹平等取用的理念,可以從 3 大面向檢核運動場域的硬體設備是否完善,並且提供規畫依據。
可及性 —— 方便抵達目的地
首要考量的正是可及性(Accessibility),或稱為可達性,如何讓每個人都能方便觸及並抵達運動場域。假想一名經歷一場大病後,因為臥床許久,醫師建議可以到體適能中心復健的朋友,在前往位於二樓的體適能中心時,必須先經過平整、易於通行的通路,且出入口採感應方式的話,會比三叉門更方便通過。此外,由於正處病弱情況,也應避免需要過多耗能的情境,如高低落差處應設有坡道,垂直通路則另提供電梯的選項,無論是輪椅族、高齡族或是大病初癒後的特殊需求,都應考量進去。
可知性 —— 輕鬆獲得資訊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想走進一家咖啡店,不免先拿出手機查詢這家店的評價、價位,以及少不了有無提供廁所、有無時間限制等資訊。因此,可知性(Perceptibility)也是不可忽視的面向,即運動環境的相關資訊應讓所有人都能輕鬆獲取。
基於這樣的考量,教育部體育署建置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可以場館名稱直接搜尋,也可針對所處地區,查看附近有哪些運動場館。除了大型場館之外,也能針對跑步、羽球、游泳等不同的運動項目,尋找合適「說走就走!說玩就玩!」的運動環境。許科長補充:「雖然最新資訊仍以該場地的官網為主,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提供經彙整過的無障礙設施與性別友善設施相關資訊,能最有效率地取得資訊。」此外,戶外籃球場這類的場地,因為沒有官網,就連 Google 地圖的資訊也較難完整,這時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便可以大展身手。
此外,對於視障朋友而言,除了出發前透過網路簡易搜尋場館資訊之外,「無障礙網頁設計」也是重要的一環,尤其現在各式網頁都有許多浮動式廣告,相當干擾視障者透過螢幕報讀功能讀取資訊。實際進入運動場域後,點字路標、易辨識的鋪面,以及聲音提示系統都需具備,才能因應更多特殊需求,讓每個人輕鬆掌握場館資訊。
可用性 —— 簡單且直觀運用
最後,可用性(Usability)在於所有人都能簡單且直觀地使用運動設施,含括各式各樣的運動場地與器材。此外,運動以外的設施也應適合不同體能與需求的族群,如:無障礙更衣室、淋浴間、輪椅運動器材,以及可以「聽聲辨位」的特製桌球設備。
硬體資源的細微之處
硬體資源除了建築物本身,以及扶手、昇降裝置等輔助設備外,還包含運動輔具。不同障別的需求大不相同,聽覺障礙者需要助聽器、人工電子耳;視覺障礙者需要白手杖、導盲犬;肢體障礙者需要運動輪椅、運動義肢等等。
為了打造持續進步、「好,還要更好」的運動環境,教育部體育署編修《無障礙運動設施規劃資訊彙編(擴編版)》,彷彿一本百科全書般羅列硬體資源相關資訊。不過,姜義村教授也曾提醒過,當硬體資源仍有待加強,或短時間無法砍掉重練時,軟體的介入與輔助便有其必要性。
有愛:情比金堅的軟體資源,不僅專業更加友善
教育部體育署編撰《運動場館工作人員引導身心障礙者之服務手冊》和《運動場館友善設施設置及服務人員使用指引》兩本厚實的指南,許科長說明前者是以場館人員的服務為主,教導他們如何服務身心障礙者;後者則是進一步針對運動設施操作方法,教導場館人員如何運用硬體資源,等同是讓軟體資源融入硬體之中,軟硬體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人員培訓與專業素養
在無障礙服務知識與技能培訓方面,教育部體育署已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辦理專業課程,累積 5 年不間斷地成長。場館人員應接受無障礙設施的操作與維護專業培訓,並學會如何指導不同能力與需求的使用者安全地運動。
不過,許科長也坦承:「場館人員流動頻繁,是實務面的一大挑戰。」有時候好不容易完成培訓,場館人員卻因個人因素離職,甚至未能妥善交接給新進人員。於是,新舊交接之際容易形成職務空窗期,也會有軟體資源不夠完善的窘境。
除了場館人員的課程外,教育部體育署身心障礙運動指導者暨相關專業人員線上增能課程匯集為了指導者、教練等專業人員而設置的課程。此外,自 2022 年開始,身心障礙聯盟和陽光基金會陽光活力中心合作辦理「身心障礙體適能教練種子培訓計畫」,繼成功培訓出 32 位運動教練之後,今年仍持續以進階培訓培養專業知能。
為了加強身心障礙運動的相關知識學習進修課程,進階培訓中擴增「體適能團體課程」教學,由陽光基金會專業教練帶領受培訓教練前往特別需要運動的「社區日間作業所」,與學員、身障團體住宿家庭成員等,一同透過體適能訓練,相互學習成長。
同理心與包容性訓練
場館人員的研習培訓,課程內容會先從基本概念出發,讓場館人員對於特殊需求者有基本的認識與理解,並且強調營造共融環境的重要性。後續課程內容則逐漸深化,開始針對不同障別、不同運動項目,提供更精細、更加個別化的課程設計。許科長解釋,這是由簡單概念與情意出發,再走向專業的知能。
同理心與包容性訓練對於場館人員相當重要,輪椅夢公園營運長呂嘉儀曾指出:「培養同理心確實不容易,建議可以從『換位思考』開始,設身處地考量來館民眾的需求。」場館人員如能理解身心障礙者、高齡者,以及更多特殊族群的運動需求,並定期學習如何提供適切的協助,諸如:與輪椅使用者進行有效溝通、幫助視障者找到設施……等,軟體資源與服務的參與,不僅能補足硬體資源,也因為姜教授提醒:「永遠沒有滿分的運動環境!」藉由軟體資源輔佐硬體資源,可以創造更好的使用者經驗。
服務品質與使用者體驗提升
為了提升使用者體驗與服務品質,可以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客製化運動指導,場館應提供針對特殊需求族群的運動指導課程,像是針對熟齡者或身障者設計的低強度運動課程。其次,則是建立友善社群與互動環境,場館可組織多樣化的社群活動,促進不同族群使用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不僅提升運動參與感,還有助於創造多元包容的運動文化。
許科長說明:「雖然沒有具體的量化數據,但從各運動中心專為身心障礙者與高齡者開設的團體課程來看,可以發現課程數量都有增加,可見運動熱度的增長。」
軟硬體資源缺一不可
打造對所有族群皆友善的運動場域至關重要,從身心障礙者到高齡者,每個人都應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運動。若是缺乏專業場館人員的支持與同理心,再完備的無障礙設施也無法發揮其真正作用。
硬體資源因為關乎到資金,所面臨的挑戰仍是比較嚴峻。不乏場館設施設備老舊,當初興建時便沒有納入無障礙設計或通用設計概念,後續要改建也不易,往往無法立即改善。另一方面,則是有些特殊特殊設備成本高,且後續維護也不容易,讓管理單位有壓力,擔心投入購置後卻乏人問津。
許科長認為,軟硬體若缺了一方都將面臨窒礙難行的處境。假如既有場館無法立即改善,便需要有應對的配套措施,或是投入更多的軟體資源協助。相對地,如果硬體資源改善,卻沒有場館人員推廣使用,或提供適切的服務與引導,也是枉然。更嚴重的是,場館人員如果沒有正確的認知與觀念,反倒還會阻擋民眾前來使用。
因此,無論是硬體資源或是軟體資源,體育署都非常關注並致力臻於至善。運動場館必須同時注重硬體設施的設計與軟體服務的提升,才能真正實現包容性與多元性的運動環境。
共創包容性與健康的運動環境
打造全齡友善的運動環境,既是一項挑戰,也是一個重要的社會使命。隨著對運動參與權的重視日益增加,未來應持續改善無障礙設施,並加強場館人員的培訓,讓所有族群都能在友善的氛圍中運動。
我們的目標不僅在於提供硬體設施,更應培養服務的同理心,促進真正的包容性與多元文化。這不僅能提升個人健康,還能強化社會的凝聚力,讓每個人都能享有伴隨運動而來的健康、快樂,以及自信,更重要的是成為運動社群的一份子,創造更友善的運動環境與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