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韓語和台語發音超級像!比如시간(時間)、학생(學生)、간단(簡單)、준비(準備)、진짜(真正)等等,許多韓語詞彙的確與台語發音相當接近,但究竟為何,似乎少有人探究。
而台語作為漢語體系的支脈,到底是如何被納入韓語之中的?是先有台語還是先有韓語,還是台語根本就是韓語的祖先?
這就得從台語的發展及韓半島的三國時代開始說起。
變身!從上古漢語、閩南語,再到唐代光州語
台語的別稱紛雜,閩南語、福佬話、河洛語等等,因地緣或族群關係各自成說,至於「台語」則是始於日據時代的官方稱呼。當然,這無異於忽視了「客家語」的存在。但為說明方便,本文還是先以常見的「台語」、「閩南語」為主。
台語源自上古漢語,且同時是漢語系中保留最多上古音的語音系統,最早或許還可追溯至夏朝時期。而我們常聽到的對台語的另一種稱呼「閩南語」,當中的「閩南」二字正好就說明了台語的發源地。根據陳癸淼先生的〈閩南語源流及正音正字〉說法,閩南語的分流涵蓋了漳州府(下轄:龍溪、漳浦、南靖、長泰、平和、詔安及海澄七縣)與泉州府(下轄:晉江、南安、同安、惠安輯安西五縣),台語的形成和閩地自然脫不了干係。
時至公元669年(唐高宗年間),來自光州固始縣(今屬河南省)以陳政、陳元光父子為首的陳氏一族入閩開墾;無獨有偶,後來第二批入閩的王氏一族也同樣是光州固始人為主,這讓光州語成為了當時閩地的通用語言,更成為現代漢語圈五大方言之一的閩南語之前身。
至於唐代所使用的中古漢語,雖說保留不少上古漢語傳統,但畢竟歷史真實是無法再現的,因此若要說唐代官方語言是閩南語,就顯得過於偏頗。但可以確定的是,閩南語和唐代時的光州語有著深遠的關聯。
國文老師有教:唐詩要用台語唸才對味
古代沒有錄音機,因此我們也難以得知唐朝人講話時真正的發音,而唐代所使用的官方語言如今也眾說紛紜。
上古以來中國各朝的通用語言稱為「雅言」,以長安地方語音為基準,但是自五胡亂華後,大量的胡人開始移居至中原,而原本住在河洛地區的士族、知識份子則逃亡至江南地區、閩南漳泉地區定居。根據語言學家考證,江南的吳語和福建的閩南語更接近唐朝雅言,而日本所使用的日語裡,諸多讀音也與唐朝古漢語發音相近。
現今南方所使用的方言,仍保留早年所使用的古音。這一點從唐詩的押韻規則便可驗證得知。有些韻腳,用國語念不押韻;但改用台語念就符合押韻規則,例如孟浩然《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帶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五言絕句的規則是,第一句不一定要押韻,但第二、四句一定要押韻,而且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此篇的韻腳是家、斜、麻、花,現在唸起來「斜」不符合押韻規則,但以台語發音的話念作ㄑㄧㄚˊ(tshiâ),即押ㄚ韻。
現今,台語經歷了平埔族、荷蘭語、日語、英語、西班牙語等影響,逐漸變成現在台灣所使用的台語。而韓語同樣深受漢語影響的開端,則可以推算至韓半島在三國時代派遣使節到中國的歷史。
唐三藏還沒出發,遣唐使就先來取經
六世紀下半葉,正逢隋朝統一中原,韓半島則是高句麗、百濟與新羅三國鼎立的時代。當時的三國就開始紛紛派遣使節向隋帝國就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一取經。唐高祖李淵滅隋以後,大唐帝國採取了更加自由開放的外交政策,三國和渤海國亦持續派遣使節入唐。根據權悳永教授的《古代韓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書統計,韓半島各國向唐朝派遣各類使團的次數:高句麗有26回,百濟有25回,新羅高達170餘回,渤海也有120回。
韓中文化的積極交流,使唐朝各類書籍諸如佛經、史書、曆書、文集等,得以向韓輸出。而在語言方面,也同樣有了諸多交流的機會。要知道,韓國正式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系統,已經是李氏朝鮮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1418—1450年在位)時期的事了。在這之前,漢字一直都是韓國官方的主要書寫系統;可想而知,在語言上也大量吸收了漢語的養分,而台語作為唐代漢語系的重要支脈之一,也就流向了韓半島,成為韓語的一部分。
擺脫中國的宰制 世宗大王創制韓文
1443年正值中國明代,明英宗年間,朝鮮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李裪,他基於希望透過新文字來打破朝政遭到儒生壟斷的局勢,希望能將知識普及到百姓之中;更重要的是,為了使國家不致滅亡,擺脫長久以來受到中國宰制的命運,因而創制了韓文(又稱諺文)並頒布《訓民正音》,其中詳細說明了造字原理及使用方法。
韓文是以同為「表音文字」系統的「梵文」為本,和以「八思巴文」(由蒙古元朝世祖忽必烈之上師八思巴所創制,仿藏文改編而成,用來拼讀蒙古語。)及「藏文」作為參照對象創制而成的。最終,世宗大王一共發明了17個子音和11個母音,總計28個字母。
在頒布《訓民正音》七年後,世宗大王崩逝。其後,韓文的推廣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仍僅在女性和僧侶間流傳使用。至第十代朝鮮君主燕山君時(1494 -1506年在位),甚至還曾明令禁止使用。漢字與韓文彼此糾纏了近500年的時間,直到20世紀初,這種長期賤視韓文的情形才開始迎來改變。以「大韓民國」)為例,漢字要完全從官方文書及學校教育中消失,那已經是1970年代的事了。
語言是時間積累而成的
現代韓語的組成,漢語佔了近59%的比例。另外,韓語還接收了日語、英語等外來語種大約佔有5%;而真正純韓語的部分則約莫是26%。
語言的容受與培養,是需要時間積累的。不論韓語還是台語,在其發展歷程中,早已無法擺脫來自帝國大陸的滲透(當然,另一方面韓國的歷史進程也與日本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當我們今天在笑談韓語和台語的發音如何相似之際,千萬別忘了,存在語言形成背後,千絲萬縷的複雜成因。
為什麼台語和韓語,發音如此相似?
台語源自上古漢語,且同時是漢語系中保留最多上古音的語音系統,江南的吳語和福建的閩南語十分接近唐朝雅言。而韓語深受漢語影響的原因為,韓半島在三國時代派遣使節到中國,唐高祖李淵滅隋以後,大唐帝國採取了更加自由開放的外交政策。
韓中文化的積極交流,使唐朝各類書籍諸如佛經、史書、曆書、文集等,得以向韓輸出,包括語言。韓國直到李氏朝鮮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大王(1418—1450年在位),才擁有自己的語言,在這之前,漢字一直都是韓國官方的主要書寫系統。
加入 DQ地球圖輯隊 LINE Notify ,一起看透全世界
延伸閱讀:
漫威電影《黑豹》角色講的是什麼語言?中韓再掀泡菜大戰 泡菜究竟從哪來?在語言中看見「韓流」 《牛津英語詞典》新增26個韓語詞彙
參考資料:
吳坤明:〈臺灣閩南語之淵源與正名〉,《臺灣學研究》第5期(2008年6月),頁54-73。陳癸淼:〈閩南語源流及正音正字〉權悳永著,樓正豪譯:《古代韓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
XwX 我是現在成大臺文系研究臺語源流的學者,說實在的,很多人都會這樣理解臺語或閩南語的發展,但很可惜的,錯誤甚多。
2022年12月14日01:27
warwickwang 無知者又在自嗨了,發音相近的語言與方言千百種,韓語在韓國因地區不同就有七種發音,客家話在台就有四種發音,閩南語怎麼可能只有一種發音呢?
2022年12月14日01:34
陳柏安 臺語是閩南語的方言。
而閩南語不是方言,是漢語系譜系中的獨立語言。
就跟法文是拉丁文的譜系一樣的意思。
2022年12月14日02:40
Thomas 鬼扯,哪個覺青寫的?
2022年12月14日01:31
Halo 日本稱台灣人支那人
2022年12月14日01:5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