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高雄三鳳中街:不只是年貨大街,更是在地居民的生活場域

VERSE
更新於 2022年01月29日03:07 • 發布於 2022年01月27日15:43 • VERSE
北迪化,南中街,三鳳中街以往就是知名南北貨集散地。(攝影/陳坤毅)

文:李微潤

提到年貨大街,坊間向來有「北迪化,南中街」之稱。這「中街」,指的是高雄的三鳳中街。在短短400公尺的街上及其周邊,不僅有各式年貨、南北雜糧、糖果糕點,還有三塊厝過往的歷史脈絡、美味市場、悠久廟宇與日常青草街。

每年歲末,在騎車行經建國路時,總會發現三鳳中街一帶開始擺出停車柵欄,向著馬路的攤位掛出一整排溫暖喜氣的朱紅春聯,夜晚燈火通明,提著大包小包辦年貨的人群魚貫穿梭,才意識到「過年,快到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大概是高雄人的集體記憶。

在地高雄人慣以「中街仔」稱呼三鳳中街。早期此處有「三塊厝街」,分成前街、中街與後街,而中街則是商賈的聚集之地,也就是後來的三鳳中街。其中的「三」字,源於明鄭時期,王、鄭、蔡姓家族沿著溪畔形成的三塊厝聚落,遂成為高雄市三民區最早開始發展的區域。

清朝時期從唐山乘船而來的貨物,會沿著現今的愛河上溯,右轉進入幸福川一帶,早期被稱作三塊厝港,進到中街販售。日本時期,更興建了三塊厝驛,運輸酒精、紅磚等工業發展重要貨物。有水、有船、有港、有街市、有鐵路,憑藉著水陸交通之便,三塊厝發展成為南北貨集散地與舶來品交易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故事從三塊厝開啟,一趟結合美味市場、悠久廟宇、日常青草街、熱鬧年貨大街的港都年節小旅行,也適合從三塊厝開啟。

在三鳳中街裡可以找到充滿年味的商品。(攝影/李微潤)

嗅聞在地生活的日常香氣:市場、廟宇、青草街

日本統治台灣時期,引進新式窯體生產紅磚,革新台灣磚瓦技術,1908年三塊厝驛開始營運,主要便是運送磚瓦為主,「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打狗工廠」便設於車站北邊。數十年來,三塊厝驛一直都是運輸貨物的重要車站,周邊逐漸形成磚窯聚落,吸引了澎湖、台南移民來此處落腳,成為後來高雄人熟悉的「中都」區域。

1941年高雄火車站啟用,客運量轉移,原本位於中都的產業日漸外移,加上鐵路貨運逐漸式微,三塊厝車站的商旅輻輳不再,進而在1986年廢站。斑駁的日式木造車站隱於建築、巷弄之間,晦暗而靜僻。2004年之後,舊三塊厝車站被列為古蹟,進行站體整修。2018年,因應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台鐵特別在三塊厝車站舊址旁50公尺處,重新蓋起充滿檜木香的車站,並復設簡易通勤站。

重生的三塊厝車站,在新與舊之間,繼續看著高雄日常流動與變化。

對於三塊厝居民來說,三鳳中街可不是只有過年才營業的年貨大街,以三鳳宮為中心構成的熱鬧市場,是居民的日常生活場域。

步出三塊厝車站,走路3到5分鐘即可抵達三鳳中街。到三鳳宮參拜後,在廟宇旁的老店來碗沁涼甜品,踱步到青草街買些煮茶燉湯的藥草,再上三民市場買足食材,這是三塊厝常民生活樣貌。

舊名為「三鳳亭」的三鳳宮,供奉中壇元帥哪吒太子為主神,老居民慣以「太子爺廟」稱之。廟宇歷史可回溯至清朝年間,經過數百年來的發展、遷地、改建,如今已形成三進兩層樓中國北方式宮殿建築,巍峨壯麗。天井中庭懸掛著大片紅燈籠,與廟宇建築巧妙融合,夜幕時燈籠點亮,由二樓往下俯看,壯麗的燈火景象,是在地高雄人隱藏版的夜景祕境。

以往被稱為「三塊厝太子爺廟」的三鳳宮, 守護著三塊厝的住民。(攝影/陳坤毅)
到了三鳳宮,推薦走上二樓感受紅燈籠海的美麗與靜謐。(攝影/陳坤毅)

這間廟宇寧定人心的不只美景,過去三鳳宮以藥籤聞名,來到神明面前求了藥籤,出了廟宇就可往旁邊的青草街抓藥。現在廟宇雖已無提供藥籤,但青草街仍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幾步之遙,嗅覺便由香爐前的一縷清香轉為淡淡青草香。各式藥草在眼前一字排開,如果感到眼花撩亂,不妨直接向店家表明自己需求──無論是想煮茶、想泡澡、想熬湯,老店家都能給出詳細建議。

線香香氣,藥草香氣,每日用心製作的老店甜品香氣,三塊厝常日香氣,是會照顧人的香氣。

頭尾細細逛,三鳳中街裡的年味

買年貨、乾貨、南北雜貨,許多高雄人總往三鳳中街去,但此處變成高雄人習以為常的年貨大街也不過是近四十年的事。

早期這裡只有五根手指頭能數完的店舖數量,以雜貨穀物為主,1980年代開始有店家引進年貨、進口糖果等商品,逐漸形成年貨大街。時至今日,與年節有關的品項,例如烏魚子、鮑魚罐頭、瓜子糖果、醃魚臘肉、各種尺寸的香菇、春聯紅包,都能在這條僅400公尺的街上購得。

怎麼逛三鳳中街最適合?已開業半世紀的「瓊惠商行」店家這樣回答:「跟著感覺,從頭到尾一間間仔細逛。」

老商行在中街裡俯拾皆是──進口糖果餅乾的全豐行、台灣烏魚子專賣店的盛泰行、立成農產行、新味興的臘肉……一間間老店鋪背後,皆有其經營數十年的歷史與人情脈絡,在匆匆而過的步伐、論斤計兩的講價中也許不易察覺,但這條街能給予人的年味,就要在「慢」與「觀察」裡拾得。

色彩香味迷人的蜜餞糖果在攤位上整齊陳列,一眼就被視覺上的舒適感吸引過去,原來按色系排列的手法來自於對色彩敏銳、有服裝設計底子的店家;販售年糕的老闆,把東西遞給顧客後,還殷殷交代:「沒有放防腐劑的年糕得倒扣冷藏,因為水分都在底部,不倒扣、易發霉。」另一攤糕點店家前,顧客指著攤位上的鳳片糕、紅龜粿,專注詢問店家分別適合在何時祭拜,有無需要注意事項。

快要走出中街之前,經過一位阿嬤的小攤子,繽紛「春花」繞著攤子豎立,一枝春花的價位多少?阿嬤回應:「這個不買一枝,得買一對。」過年時插在客廳或神明廳,來年再取下──插著春花,象徵「有剩」。年近九十的阿嬤從台南來,每年從尾牙擺攤到除夕前一天,賣小時候媽媽教她製作的春花。今年虎年,還多了鮮黃色的小老虎布包,阿嬤說:「小老虎的紋路,每一筆畫下去都是有邏輯的。」

十幾年來,每逢年節,阿嬤都會到三鳳中街擺攤賣春仔花。(攝影/李微潤)

習俗文化就在三鳳中街裡,被老商家、老人家好好煨著,有所依循的年,溫度不會消散。

三鳳中街小旅行建議路線:三塊厝火車站-三民市場吃小吃-三鳳宮參拜-走逛三鳳宮旁的青草街-三鳳中街購買年貨

鄰近三鳳中街的三民市場,從早到晚都營業,美食眾多。(攝影/李微潤)

|延伸閱讀|

留言 4
  • 程仔
    49號的核桃糕和牛軋餅好吃
    2022年01月28日06:38
  • 阿傑
    這個春節出門都像是在外玩『踩地雷』遊戲一樣😅不知哪天就會被通知去篩檢耶😱因為跟確診者『擦肩而過』說😉 ※不明感染源增 內用風險有多高?如何降低風險? 引自:天下雜誌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9782 之前有新聞說銀行客戶脫口罩傳染給行員事件😅一堆人說幹嘛不戴好口罩😁脫下來散播病毒幹嘛🤔 😷吃飯幹嘛不戴口罩🙃還講話不認真吃飯耶😉有網友認為大家吃飯全都是不說話滴乖寶寶嗎👏 🤓所以吃飯脫口罩就不會被感染嗎🤕 ◎暫定:社會眉角🤔 http://city.udn.com/57666/7154273
    2022年01月28日15:09
  • James Yu (游啓鑫)
    台灣要跟中國大陸協商【合併】,合併後的國名為【中台】,並制定【中台】國的憲法,且把首都遷到台中,遷到台中為慶祝中國大陸&台灣的合併。 加油! 加油! 加油! 台灣&中國大陸可以的!!! 你們可以的!!!
    2022年01月28日13:00
  • 素卿
    整街都是大陸貨
    2022年01月28日07:2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