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或許不少人,會隨身攜帶保溫杯裝熱飲,隨時方便飲用,暖暖身。但要注意的是,清洗動作如果不確實,保溫杯很容易長出生物膜,就像我們的牙齒長出牙菌斑一樣,這是微生物所分泌的黏液,當心引發健康危機。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有些人的這個裡面是不沾塗層,你就不要這樣刷,你要用海綿刷,我這是不鏽鋼的 就可以這樣刷。」
裡裡外外,將保溫瓶清洗乾淨。很多人常常在保溫瓶中,裝飲料和牛奶、喝完後卻只有用清水沖洗,小心杯子內已經「鍍」上一層生物膜。
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媚:「如果今天是含糖飲料的話,因為糖本身就是一些,特定細菌喜好的東西,所以其實 如果你是含糖飲料,基本上我們都是建議一定要清洗,第二個就是乳製品,其實乳製品它像是,我們比較常聽過的 像沙門氏菌,它其實 如果假設放太久的時候,其實還是有容易孳生的風險。」
不要以為只喝水就不用洗,裡頭一樣滿滿都是菌。
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媚:「很多人認為我喝的是水,那我應該不會有細菌,其實水裡頭,尤其像我們很多的保溫瓶,打開就可以直接喝,那個口的地方,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口腔內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本身,其實也是會有孳生的風險。」
細菌不是喝完才孳生,要預防風險,飲料就不要放太久。
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媚:「各種細菌在我們的水裡頭,或是飲品裡頭,平均來講 比如說,金黃色葡萄球菌 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大概30分鐘開始,這些細菌就開始有機會孳生,甚至到4個小時後,很多種菌都會孳生,所以我會建議觀眾朋友說,說果你真的是要預防細菌的孳生,30分鐘到1個小時內,一定要把飲品喝完。」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這個保溫杯 因為它維持的溫度,其實它會漸漸地下降,德國杜夫萊茵實驗室 它曾經做過,如果這裡面有蛋白質,放豆漿 牛奶 半個小時,事實上 它的細菌就會上升30-40倍。」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我會把它瀝乾,你可以用筷子把它架起來,其實最近美國做一個研究,其實保溫杯很容易長菌,所以一定要做的動作就是把它瀝乾。」
保溫杯使用起來環保又方便,但是每天都要維持清潔,避免喝進大量細菌,造成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