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將藥物臨床概念「CRO」用在投資新創,金石創投分享看創辦人的3大獨門要訣

創業小聚
更新於 2023年03月23日03:35 • 發布於 2023年03月22日08:39 • 曾令懷

當醫學製藥領域出身的財務長,轉換跑道投入創投產業,會碰撞出什麼新的火花?

「我們以前用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委託研究機構)幫藥廠加快製藥進程,現在把這套方法應用在判斷新創的成長潛力。」金石創投總經理駱重遠和副總經理曾怡璋表示,「CRO的精神是用數據化的方式,判斷一顆藥的有效性,這個過程由數學和化學組成,一步步從藥物開發、臨床到落地合規,就跟我們評估新創如何從0到1、1到100很像。」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金石創投副總經理曾怡璋表示,CRO的過程與判斷新創成長潛力有異曲同工之妙。

為何金石創投會以CRO這種跨域的投資哲學看新創?

從製藥到新創的判斷——金石創投的CRO投資哲學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由於全球的製藥與批審程序越來越嚴謹,影響了藥物的上市速度,為了節省時間,製藥公司將藥物研究(CRO)、臨床前試驗(CRO/CDMO)、藥物生產(CDMO)等流程進行專業外包。用半導體製成比喻,就好像把晶片分成IC設計與代工生產,專業化每一個流程。而佳生集團正是藥物研發與臨床試驗階段的委託研究機構,隨後在2017年被美國前三大私募基金Texas Pacific Group(TPG)收購,開啟佳生集團創辦人陳恒恕與佳生集團財務長駱重遠,攜手創辦金石創投幫助台灣後輩創業家的契機。

金石創投總經理駱重遠在佳生集團與佳生集團創辦人陳恒恕共同打拚,也一起成立金石創投。

由於兩人過去將數據分析的方式應用於醫療領域,成為金石創投重視醫療與大數據應用領域的新創的原因,甚至是將CRO哲學應用在投資方法上。為了補足更多商業、市場與法務相關的知識,分別擁有投資與新創輔導背景的黃芝穎(現為金石創投副總經理)和電子業管理階層背景的曾怡璋加入了團隊。

「CRO公司除了看藥物的安全性和療效外,最重要的是怎麼通過各國的臨床驗證法規,而驗證還分成動物實驗跟人的實驗,就算通過後,藥物怎麼定價、通路為何等等都是考驗。」曾怡璋表示,藥物開發除了要確定市場需求大小、商業模式、通路等等外,法規與政府政策在各國也會有鬆緊度的不同,中間有非常多的細節,例如某些藥物的適用年齡規定或是需要申請的標章等等,如果沒有完善的標準化作業流程、管理方法,是很難打進國際市場的。

換句話說,金石創投在如何針對各國法規與民情調整成長策略,真正在國際市場落地方面有相當豐富的經驗,這也是可以幫助新創的地方。

不過,軟體新創的產品並不像藥物那樣直接影響人命與健康,在法規審查上相對不會那麼嚴格,曾怡璋對此坦承:「早期公司因為人數少,比較不會注重公司治理,但是我們認為新創一定會走到這一步,因為有制度的管理才有辦法在不同市場環境的條件下快速應對與調整發展策略,所以我覺得Day 1就要有公司制度化的決心。」

然而早期新創大多可能仍然沒有標準化的管理制度,金石創投又如何調整自己的策略?曾怡璋表示,金石創投的CRO投資哲學仍然沒有改變,但是看的指標已經做出調整,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核心創辦團隊的3大特質:專注、誠信、願意傾聽。

3步驟看透團隊:專注、誠信、願意傾聽

駱重遠解釋,由於金石創投投資的新創以A輪之前的早期新創為主,仍有很大轉變商業模式(Pivot)的情況下,只能看創辦團隊的特質,金石創投的判斷基準則有3項:

  • 專注在成長計畫
    駱重遠表示,如何判斷創辦人是否專注在本業,只要看他的未來成長計畫就可以了,「他會告訴你要做些什麼事情、這麼做的理由、在什麼階段要達到什麼目標,未來是要靠技術取勝、產品體驗取勝還是商業模式取勝等等。如果是不斷出席各種場合與活動,卻始終無法定下來討論未來計畫的創辦團隊,我們就不會考慮。」

也就是說,儘管團隊可能處於早期,但是「海外發展計畫」也是金石創投會在此時希望看到的內容,因為這代表了新創團隊的決心,以及制度化的體現。

  • 誠信
    當計畫出來了,金石創投的下一步就是檢驗新創團隊是否兌現承諾、按照計畫行事,這在考驗的是創辦人的誠信,也是「專注」這項特質的延伸,「所以我們不會很快投資,通常都要看一個創辦團隊6個月的時間。」駱重遠表示。

  • 願意傾聽與學習
    儘管創辦人很專注、也達到了當初的承諾,但一切的方向仍有可能錯誤的,所以在6個月的時間裡,金石創投的任務是給予建議與回饋,並且看看創辦人是否願意傾聽與調整,還是一意孤行。

「我們創投本身就是要謙虛看待任何天馬行空的事情,那創辦人也應該要放開心胸思考到所有影響公司經營的面向。」曾怡璋說,就好像CRO需要找各方資源協助完成藥物實驗一樣,新創團隊也要放開心胸聽取各種市場訊號與可能性,才能調整成長策略。

黃芝穎以香港的跨國快遞媒合新創Spaceship為例子說明,當Spaceship進入台灣市場時,金石創投注意到他們成長速度很快,「但是當時Spaceship的商業模式是B2C,香港就是因為民眾要寄送快遞不方便,所以spaceship的服務需求量夠大,但是台灣到處都有郵局、便利商店,需求可能有所不同,我們就問了他們的發展計畫。」黃芝穎說,接下來正是讓金石創投眼睛一亮的時刻:「Spaceship以平台的方式經營只是一個過程,因此他們未來希望利用C端消費者累積的數據做出針對企業的產品(企業方案的服務)。」

金石創投副總經理黃芝穎以Spaceship說明金石創投的投資哲學。

半年過去,Spaceship兌現了當初的承諾,而且也聽取了金石創投給予的策略建議,如今2B的營收占比已經達到50%以上,成為金石創投投資Spaceship的原因之一。

ChatGPT很夯?但不是改變商業模式的理由

除了Spaceship外,金石創投還投資了碩準生技、Gemini Data、Lydia.AI、EVO和圖睿科技等新創公司,投資領域確實以大數據與AI應用為多,單筆投資金額落在50萬美元(約新台幣1,500萬元)左右。

隨著生成式AI帶來的人工智慧風暴,金石創投則表示新創們不要急著衝向這個新潮流,更重要的還是要回歸到應用面,換句話說就是如何把技術結合產業知識,並設計出合理的商業模式。

「舉例來說,即使以AI下載臨床試驗資料,但是資料下載下來後,如何產生有價值的應用就是需要產業知識,像是我們投資的大數據分析新創Gemini Data過去就已經有把數據應用在醫療的案例。」黃芝穎說,而Gemini Data在疫情期間推出的知識圖譜數據分析工具Gemini Explore更獲得了疫情中心青睞。

駱重遠建議新創團隊,千萬不要先套了ChatGPT的API之後才回頭思考如何應用,而是反過來以終為始,思考ChatGPT怎麼加分、怎麼做垂直整合,而不要為了它輕易改變商業模式——永遠記得第一步:保持專注。

延伸閱讀

「巧借AI東風」將成台灣發展關鍵!簡立峰分享:10個台灣新創不能忽略的趨勢
現在是投入生成式AI創業的好時機嗎?產業專家與ChatGPT為你解惑
元宇宙、Web3、ChatGPT⋯⋯別一窩蜂栽進熱潮!投資人如何判斷市場過熱訊號?
疫情加速全球智慧醫療發展!比翼生醫創投陳彥諭:從醫院創投模式,才能結合台灣的醫療和ICT優勢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