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昀/台北報導〕民進黨中國部今舉行「被染紅的訊息,中國對台認知作戰」 座談會,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指出,中國認知戰透過深偽技術、AI生成式大量產出「製造成本低、查證上困難」的假訊息,在關鍵訊息部分造假或偷渡,讓假訊息識別變得困難,台灣應強化「真實揭露」、提高警覺;政大國發所所長黃兆年建議,台灣必須降低中國的影響力操作,強化民主體質與韌性,透過適度管制中國資金等四大方向抵禦中國數位威權主義。
民進黨中國部主任吳峻鋕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掌權後就為資訊戰準備,台灣也是最早遭受認知作戰攻擊的地方,近年感受到中國越來越嚴重的滲透作為,但台灣絕非特例,美國時任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期間,台灣許多校園網路與基礎設施遭中國網路攻擊;美國、英國、德國、韓國、澳洲、紐西蘭等國都有遭受中國網路或資安攻擊的案例,顯示中國正鎖定各民主國家的關鍵基礎設施攻擊,甚至試圖直接介入其民主選舉。
黃兆年認為,中國的資訊作戰與影響力操作是「數位威權主義」向外擴張的「冰山一角」,本質上是「威權強國」在全球與區域為內對民主整體展開地緣政治爭霸。中國藉由不對稱的資訊獲取,取得安全、經濟與宣傳等場域的競爭優勢;再藉由直接傳播假訊息、收買在地協力者、偏差資訊激發受眾自發傳播等「不對稱的資訊輸出」,取得輿論戰場的競爭優勢,如散佈「疑美論」分化台灣與民主盟友關係、散播「疑賴論」破壞台灣民眾對民選政府信任等。
黃兆年建議,台灣可以透過四大方向抵禦中國的數位威權主義擴張,包含禁止向中國出口某些關鍵技術與零組件、加強台灣的資安防範(禁止進口與使用某些中國的軟硬體設備)、適度管制中國資金與資訊與「透明化」措施、強化台灣的資金自主性與資訊多元性,透過降低中國的影響力操作、強化台灣的民主體質。
何澄輝也指出,21世紀的戰爭重點轉變為對「太空、網路與心理」3種空間的「奪取」,中國認知戰透過「短、平、快」特性的大量資訊輸出,配合深偽技術、AI自動生成式內容的運用在網路、自媒體、社群網站持續擴散,逐步影響目標群體的認知,產出大量「製造成本低、查證上困難」的假訊息,未必全部造假,只要在「關鍵訊息」部分造假或偷渡,即能讓這些假訊息的識別變得更困難、也更容易被吸收。
何澄輝建議,台灣可以用「真實揭露」的方式來處理相關問題,對於中國官方傳播,或敏感、爭議訊息進行標注並附上查證管道,也需要透過法制化建立制度保障,這也需要專責單位進行研究、預警與反制。除了社會共識外,還需要教育的投入,重點是提升全民的警覺、媒體釋讀能力與民主價值認同。
會中也邀請2名學生分享經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陸羽軒指出,許多大學生會使用小紅書、抖音等中國的APP,進而開始使用中國用語、生活用品,也逐漸被引導特定的關注議題,中國也藉由在台灣校園中各種的「兩岸交流」活動,達到宣傳「被統一沒什麼不好」等認知。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大四生彭浩哲則觀察到,中國透過對「九二共識」等關鍵字的重新定義與協力宣傳、利用人民對特定議題的焦慮或憤怒等,來升高台灣社會內部的對立與衝突,讓民眾更容易接受偏頗的親中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