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AI 硬體相關產品和 GPU 製造帶動台灣經濟顯著成長,展望 2025 年,台灣的景氣、經濟成長率又將會如何發展?本集《全新一週》邀請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從消費、投資、外銷概況剖析 2025 年台灣經濟走向。
孫明德表示,前兩年台灣的經濟大多是依靠外銷,尤其與 AI、高階晶片相關,但是這個現象不是均衡的成長,因為台灣其他產業包括鋼鐵、機械、橡膠塑膠、石化、紡織表現並不是很理想,還有一些科技業面臨庫存量過高的問題,「所以前兩年大概就是靠一支 AI 全壘打打出來的一個比賽,今年我覺得會是連續安打的一年。」
2025 年台灣消費、投資、外銷將成長
孫明德透過消費、投資、外銷等面向,進一步探討台灣經濟發展:
從消費面向來看,幾乎所有的研究機構都預測 2025 年台灣消費成長達 2%,「消費佔台灣經濟的一半,而佔據一半又成長 2%,所以台灣經濟將近有 1% 的貢獻就來自於消費。」
從投資面向來看,去年下半年開始台灣進口機械設備投資開始迅速增加,整個產業採購機器的熱潮其實來自傳產,「半導體的進口資本設備在 2024 年全年是負數,而且衰退接近兩位數,但是扣掉半導體設備以後,機械設備採購高達 8%,就可以知道去年傳產在下半年的投資有多旺,因為整個景氣逐漸開始復甦。」
「機和電,他們雖被視為傳統產業,但其實表現一點都不像傳統產業,他們的表現非常好,」孫明德指出,大家所認為的傳統產業,例如機械業也切入機械人或者是高級晶片、半導體領域,而且各大機械廠商現在的策略方向都是轉型,以及打造高單價、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如果供應的下游廠商是半導體廠、無人機廠商、晶片廠商來做,對於業績幫助是非常大的。所以前兩年很好的投資大概都出現在科技業上,今年在非科技業,特別是機和電這兩個部分也很好,我想今年包括機械業還有鋼鐵業會有一些新投資,另外還有機電類、重電類都已經接到訂單,因為全世界都在更新機電設備,未來好幾年都會是他們的訂單。」
從外銷面向來看,前兩年台灣大多仰賴 AI 晶片、高階伺服器的銷售,不過今年開始 AI 熱潮不像前兩年的聲勢浩大,原因在於多數民眾仍然無法普及使用 AI ,「現在除了高階晶片、AI 伺服器,廠商還希望能夠讓一般民眾運用 AI,例如在智慧型手機、電腦配備 AI 功能。雖然 2024 年實際生活運用 AI 的場景沒有那麼多,但是今年我想成熟度應該比去年還要提高一些。」
孫明德總結 2025 年台灣整體經濟情勢,前兩年台灣大部分依賴少數高科技產品所帶動的出口,不過到了 2025 年高科技產品逐漸在一般民眾身上普及,另外在投資上面,以前台灣認為的傳統產業,包括機械、電力或者是鋼鐵業,最近都找到新的發展方向,「所以今年對於台灣經濟來說,應該會是比較百花齊放的一年,而不是像前兩年的一枝獨秀。」
想聽孫明德探討更多台灣哪些傳產正在復甦中,訂單滿到未來好幾年?機械、鋼鐵、機電、重電、貨櫃、石化、煉鋼,為什麼都正在起飛當中?地緣政治如何影響製造業?台灣應該往哪些特殊的利基市場前進?立即收聽本集《全新一週》。
(責任編輯:曾品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