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開啟專欄已經超過了八個多月,一直到最近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寫作生涯。很多讀者可能不知道,十幾年前,我在當兵期間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書「魔力瑞典:改變人生的十堂魔法課。」
你說,當兵哪有時間可以寫作?
當兵期間當然沒有時間可以好好地坐下來撰寫文章,但我會隨身攜帶一本小冊子,在按表操課期間把自己的靈感寫下,然後等到放假回家時,再一次把所有靈感擴張延長,變成一頁頁的書稿。
十幾年前我才剛滿二十歲,剛從瑞典交換學生回台,滿肚子的想法與對周遭環境的不滿,再帶些少許青少年時的倉狂,不安,與多愁,最後完成了自己所有作品中最愛的一本書。
或許文筆在我所有的書中略顯青澀,但從書名就可以得知,它不僅紀錄了自己在瑞典的生活,也節錄了自己在當地短短一年的文化觀察,然後結合了對當時生活環境的不滿,產生了一本希望能夠自我救贖的作品。
「魔力瑞典:改變人生的十堂魔法課。」雖然不能夠稱作是暢銷書,但它還真的幫我打開了許多寫作的機會。當時最高紀錄,不僅手上有三個專欄定期發表,寫作範圍從兩性,社會觀察,到影視評論,出版社也許諾了第二本書的合約,最後還幫我在當時尚在萌芽階段的社群網站開設了粉絲專頁,累積了一些讀者定期追蹤。
寫作事業在當時看似是蒸蒸日上,但因為逐漸多起來的社群網站的曝光,我越來越感到矛盾與疲乏。「謙遜」是從小到大我們學到的美德,「低調」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防守,而「炫富」則我們都知道非常低俗的作為。但在社群網站的光環之下,我們卻還是忍不住成為了那些自己不願意成為的人。
舉我自己為例,我的粉絲專欄不再是單純地為了發表文章而設立的地方; 我開始分享許多自己對於事情的觀點、對於人生的想法。這些想法雖然有著不錯的點閱率,但我自己的內心卻深知,自己僅是一位初入社會的毛頭小子,我憑什麼自以為是地分享那些膚淺的教條?
而拜自己的虛榮心所賜,我開始 Po 出一些看似瑣碎的生活分享,實則是要獲取讀者羨慕的炫耀文章。這些都是我在「魔力瑞典:改變人生的十堂魔法課」裡頭所極力避免的行為。
(猜你想看:FOMO 錯失恐懼症:是什麼讓我們無法脫離社群媒體?)
圖片|Photo by Elle Hughes on Pexels
其實不管你是否擁有粉絲頁,觀看自己的生活週遭,你還是可以不斷地看到這些行為。
打開臉書,你可以看到一些朋友分享自己對上司或同事的抱怨文,文章當然列舉了自己所做出的犧牲,與他人的不是。你我明明都知道社群網站並不是最理想的地方分享私生活,尤其是職場恩仇,但文章卻又吸引了許許多多的罵聲與流量。
仔細分析此舉,這篇文章其實只是想要從社群網站上獲得他人的同情與掌聲,抱怨只是一個副產品。
又或許,你看到一位朋友 Po 出一張自己坐在飛機裡的照片,背景是商務艙,圖片下寫著一些看似平凡無奇的文字。再仔細深究,這篇 Po 文主要是想要炫耀自己坐的是商務艙,但你我都知道炫富是不好的行為,所以你以此種方式分享來減低一絲的罪惡感。
曾幾何時,社群網站讓我們做出違背自己信仰的行為;還是說,社群網站只是暴露了我們需要鎂光燈那虛榮的一面?
瑞典人對於迎接殘酷且黑暗的冬季有一套特別的邏輯;與其躲在家裡鬱鬱寡歡地抱怨天氣,還不如正面迎接挑戰去「享受冬季」。
外頭的世界寒冷又黑暗,瑞典人便把家裡裝飾地極為暖活。不管是窗前的掛燈一直到家具顏色的挑選,任何季節都瞬間把家裡變成在冬季裡頭一間閃耀的樣品屋。待在家裡頭無所事事,瑞典人便把冬季戶外運動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幾乎每一個瑞典人都非常擅長冬季運動,從越野滑雪到冰上溜冰,他們把冬季變成了令人期待的季節。
我們為什麼需要鎂光燈與社群網站的點贊率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或許是因為我們在真實的生活裡缺乏了此類的關懷。
有了此覺悟之後,索性,我把自己苦心經營的粉絲頁關閉,也從此在社群網站上減少發文頻率。
我決定堅持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同場加映:社群媒體時代,該如何不讓「比較心」限制你與孩子?如何解除「比較型焦慮」)
圖片|Photo by Stephan Seeber on Pexels
如果直覺告訴我有一些 Po 文違背了自己的信仰,我會立刻打住。
譬如說,當我去了一個地方旅遊時有想要大量分享故事的衝動,我會強迫自己把故事留在草稿階段一兩天再決定是否要 Po 出。很多時候,在經歷了一兩天的沉澱與家人的分享以後,你會發現旅遊過程中的驚喜自己咀嚼即可,分享給大眾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又或者說,如果我今天對某件事情感到不滿而想要在社群網站上分享時,我會轉而與老婆通電話分享;大多數時候等到你的抱怨有人傾聽之後,你就會發現並沒有分享給其他人的必要。
在社群網站上尋求鎂光燈很多時候是因為自己無法在真實生活裡得到關注,與其從自己並不太熟悉的追蹤者裡得到空虛的點讚,還不如正面迎接挑戰從自己身邊親近的人裡獲取情感。
而與網路世界不同的是,現實中的關注是雙向的,當你開始著手於人際關係的建立時,你不僅獲得了他人的關注,你也可以藉由聆聽別人的聲音來照耀他人。
張愛玲曾經說過:「人生是一襲華麗的袍子,裡面爬滿了蝨子。」社群網站剛好給了大眾一個平台分享那一襲袍子,卻讓許多人忽略了身上爬的蝨子。
短期間內或許你得到了許多稱讚與安慰,但卻改變不了內心空虛的事實。與其從社群網站上得到慰藉,還不如正面迎戰,抽離社群網站上的不真實,從身旁真實的人際關係中找到滿足感,然後做一個對得起自己的人。
生活越豐富身邊摯友越多的人,越不需要陌生人在一個虛構的平台上來肯定你的生活。共勉之。
lesane 因為忽略了自己的 生活。
但,只要自己有了一些成果後,就不會太在意。
只會覺得刷社交媒體太花時間。
我認識某人有好多年沒登錄常見社交平台了。
這段時間內他出版了兩本書,獲得了兩項發明專利。
現在即使看別人生活多彩多姿也不會覺得有問題,
反而會覺得 “這樣很好啊,他們愉快了就不會找人麻煩”
02月14日11:0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