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魚類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遠在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靠漁獵為生,魚也是人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營養師方儀薇表示,魚,不單味鮮且極富營養,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食物,且含多種微量元素,一般食品難與之相比。中年女性尤其更需要常吃魚。以下是她的分享。
魚類富含胺基酸和牛磺酸 強化心、肝、神經系統
首先,魚類是理想的、營養價值極高的完全動物蛋白質的來源。魚類含蛋白質約15%~20%,其蛋白質含量多且易消化和吸收。據分析,光胺基酸就有離胺酸等十多種,並且還含有豐富的牛磺酸。經研究與臨床試驗,發現牛磺酸可強化心臟循環系統及肝臟功能,並對神經系統有益。夜行性動物如貓等都喜歡吃魚,這可能與攝取足夠的牛磺酸有關。
魚類脂肪代謝快 EPA、DHA防止動脈硬化、心臟病
其次,魚類含脂肪約1%~10%,雖屬動物性脂肪,但大都是不飽和脂肪酸,代謝快,易分解,不會蓄積體內。魚類脂肪特別是魚肝脂肪中,含有極豐富的維他命A、D。此外,貝類脂肪中所含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兩種成分經臨床試驗證實,可以防止動脈硬化及心臟病的發生。
魚、貝類有抗癌功效
早在西元1970年,丹麥學者就發現愛斯基摩人患心臟病的比例很低,但他們的食物中有很多動物脂肪,後經調查發現,愛斯基摩人的血液脂肪中含有很多的二十碳五烯酸,並證明與食物有關,結論是他們多吃魚。此外,現代醫學還證實,許多魚、貝類具有抗癌的功效。
魚類含核酸 讓細胞活力滿滿
還有,魚類是含核酸最豐富的食物。現代醫學證實,人體細胞中的核酸的耗損是人類衰老的根源。人類細胞中的核酸,在20歲以前一直是夠用的,過了青春期,自身細胞內的核酸時常發生變質或消耗而不夠用。因而導致臉上出現皺紋和老年斑,鬚髮變白、脫髮、禿頂,身體容易疲勞,記憶力減退等老化現象。這些現象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細胞中核酸含量的減少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多吃魚則可補充人體不斷損失了的核酸,從而使人體的細胞健康而充滿活力。
攝取足夠核酸可健康長壽
現代科學證實,人體要想維持細胞的活力,一般成人每天要攝取1000~1500毫克的核酸,而在常規條件下,現在飲食中所含的核酸僅有數百毫克,所以美國名醫弗蘭克博士建議:人類吃含核酸量最豐富的水產食物,可以提高每人每天的攝取量,這樣就能使人類延年益壽。
6種魚不要吃
吃魚儘管對人體健康有益,但應注意以下事項。
不吃生魚
所謂生魚,是將生魚切成薄片,拌以醬油、醋、甜醬、糖、蔥等調料生吃;也有人做魚菜時一味圖鮮嫩,而使魚燒不熟或蒸不透。上述吃魚方法會使吃魚的人傳染上魚類寄生蟲病。因此,生魚不宜食用,至少應將魚煮沸20分鐘或蒸30分鐘後食用。
不吃被汙染的魚
工業廢水和農藥會汙染溝渠中的水,使水中的魚類受到汙染,人食用了這種被汙染的魚會引起中毒。
少吃鹹魚
鹹魚與鼻咽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係,某些地區偏食鹹魚的人鼻咽癌的發生率比世界其他地區高出70倍。鹹魚之所以會引起鼻咽癌,是因為魚在醃製過程中部分蛋白質會分解出仲胺,而仲胺和亞硝酸鹽在酸性條件下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致癌物質亞硝胺。
不吃燒焦的魚
原因是魚燒焦後的可致癌性。另外,如果魚肉燒焦了,高分子的蛋白質就會裂變成低分子的胺基酸,並可形成致突變的化學物質。
不能吃魚膽
魚膽中含有膽汁毒素等有毒物質,其中毒劑量與治病的有效劑量相近,故生吞魚膽引起中毒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
不吃加工不當的魚
有些魚,如青皮紅肉魚類中有30餘種組織胺。當人體攝取的組織胺超過100毫克時,就可能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其中以鯰巴、刺巴、鮪魚等青皮紅肉魚所致的過敏性食物中毒最為常見。因此,食用青皮紅肉魚類時要先去內臟,洗淨切段後用水浸泡幾小時,然後紅燒或蒸煮,不要油煎、油炸,尤其要注意不宜食用變質的青皮紅肉魚類。
◎ 本文摘自/《今晚,我想來碗還我漂漂湯:飲食宜忌×養生菜譜×瘦身法則,所謂養生不是保溫杯裝枸杞茶就好,你也可以吃得飽又很苗條!》方儀薇,張南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Zhen 要如何吃不被污染的魚?
09月08日09:23
中二呱 一堆廢話!
09月08日11:04
Dongya 要如何知道菜市場買回來的魚有沒有被污染?
09月08日13:04
毛榕榕 生魚片表示:
09月08日05:06
謝3 生魚片真的有一定程度的風險
健康很重要
09月08日23:0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