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臟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嗎?其實這兩個都是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別稱,本文將為你介紹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原因、症狀、治療與預防方法。
什麼是冠狀動脈心臟病?
冠狀動脈主要負責供給心肌血液,讓心臟得以不間斷地持續工作。主要可以分為下列幾種:
- 右冠狀動脈(Right coronary artery,簡稱 RCA)
- 左冠狀動脈(Left coronary artery,簡稱 LCA)
- 左迴旋支動脈(Left circumflex artery,簡稱 LCA)
- 左前降支動脈(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簡稱 LAD)
當動脈內壁受損時,膽固醇、鈣與其他細胞產生的廢物會聚集,形成脂肪斑塊於動脈的受損部位,此過程稱為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也是造成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主因。
如果這種動脈硬化狀況持續,久而久之便會堵塞血管,管壁會失去彈性、變厚,管道變窄,使得血液流動困難,導致心臟缺乏血液所運送的氧氣和其他營養而受損或死亡。
除了慢性動脈硬化的威脅外,粥狀斑塊破裂會引發血小板聚集,使得已經十分狹窄的血管被血小板和脂肪堵得水洩不通,這種狀況極可能引發中風甚至猝死。(推薦閱讀:奪命僅數分鐘!預防心因性猝死這樣做)
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症狀
冠心病的形成需要時間的累積,在一開始的時候,你可能不會感覺有什麼異狀,也許在運動的時候,比較容易會有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脂肪斑塊逐漸成形、變大之後,缺血性心臟病的相關症狀就會出現,主要可能有以下三類:
- 心絞痛:發作時,會感覺胸口緊繃、受壓,好像有人踩在上面,讓你喘不過氣的感覺,通常症狀會在數分鐘內就結束。無論心理或生理上的壓力都可能引起心絞痛,不過有些人,特別是女性,可能會在脖子、手臂背部或感受到疼痛。(推薦閱讀:女性心臟病不只是胸痛?症狀因人而異)
- 呼吸困難:如果心臟沒辦法送出足夠的血液,供給身體足夠的氧氣,呼吸就會變得困難,身體會為了獲得更多氧氣而加快呼吸頻率。
-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若冠狀動脈完全堵塞,便會促使心臟病發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肌梗塞。普遍的心悸梗塞症狀包含胸部、肩膀和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及出汗,但女性可能會出現下巴或脖子疼痛等較少見的症狀,甚至有些人心肌梗塞卻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因此心臟病發作時痛苦不堪、緊抓胸口的情況,並非適用於所有人。
冠狀動脈心臟病的診斷方法
若你懷疑自己有冠狀動脈心臟病而前往醫院檢查,除了基本的抽血檢查之外,醫師可能會使用下列方式確認你的心臟活動狀況:(推薦閱讀:心電圖或心導管?侵入與非侵入性心臟檢查一覽)
-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phy,簡稱 ECG 或 EKG):檢測心電活動、速度與規律性。
- 心臟超音波(Echocardiography):利用超音波觀測心臟活動情形,同時可拍攝並記錄心臟影像。
- 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oronary angiography):俗稱心導管檢查,透過從腹股溝或手臂插入細管,將顯影劑注入血管,使用 X 光儀器觀察冠狀動脈的血流情況。
- 運動壓力測試:使用跑步機或踏步機等運動器材,觀察心臟在運動時,血液的流通與輸送狀況。
- 冠狀動脈鈣化掃描(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an):使用電腦斷層掃描(CT),觀測冠狀動脈中的斑塊堆積狀況。
- 心肌灌注掃描(Nuclear stress test):將放射性同位素如鉈 – 201(Tl – 201)和鎝 – 99(TC – 99)注入體內,可以觀察血液在血管流動的狀況。
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
由於造成缺血性心臟病的原因往往是由數種因素同時構成,且可能同種因素也是其他疾病或其他類型心臟病的促成原因,像肥胖就會提高糖尿病與各類心臟病的罹患機率。以下簡單列出常見的缺血性心臟病的好發族群。(推薦閱讀:認識糖尿病)
- 男性:男性則比女性更容易罹患缺血性心臟病,但過了更年期的女性會因雌激素(Estrogen)的減少而提高患病率。(推薦閱讀:女人 50 要當心!更年期與心臟病的關係)
- 年長者:年齡增長所造成的老化不只在外表,同樣也會發生在冠狀動脈上,使它對有害健康的行為耐受力變差,因此上了年紀的人更該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 家族病史:親人有缺血性心臟病,則家族其他人患病機率會比一般人高。
- 高膽固醇者:血液膽固醇含量高會增加動脈粥狀硬化風險,但並非所有膽固醇都不好,如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簡稱 LDL,俗稱壞膽固醇)會增加硬化風險,但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簡稱 HDL,俗稱好膽固醇)則反而有助預防斑塊堆積。(同場加映:吃蛋擔心膽固醇過高?帶你破除膽固醇真相迷思)
- 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會導致動脈管壁硬化與增厚,導致管道變窄。
- 糖尿病患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人通常都有肥胖和高血壓問題,而這兩項因素同樣也會提高缺血性心臟病的發生機會。
- 飲食不健康者:常吃高鹽、高糖、高飽和與高反式脂肪的食物,會提高冠心病風險。
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併發症
當動脈硬化和堵塞到一定程度之後,除了會有心絞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外,也可能會出現下列併發症:
- 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心臟某些區域因為缺乏血液而衰弱,或者心臟無法將足夠的血液輸送至身體各處。
- 心律不整(Arrhythmia):流向心臟的血液受阻會影響心電活動,造成心跳頻率異常。
- 心臟病發作:堆積在血管的脂肪斑塊破裂會引來血小板,容易導致血管完全堵塞,造成心臟病發作(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治療方法
藥物可以幫助降低血壓、心率或血脂,改善冠心病的症狀並降低併發症的發作機會:
- 史他汀(Statins):可降低壞膽固醇,降低血脂,以減少心臟病與中風的發生機率。
-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簡稱 ACEI):主要作用是透過抑制血管收縮素 I 轉換為血管收縮素 II,以避免提高血壓;另一個功用則是避免血管收縮素催化緩激肽(Bradykinin)的水解作用,以促進血管擴張。
- 硝酸鹽(Nitrates):主要用於避免心肌梗塞、減輕心室前負荷(Preload),也就心臟在收縮時,心室肌肉所受到的壓力,達到增強冠狀動脈血流的目的。在實務運用上,會利用硝化甘油含片、貼片或噴霧來緩解心絞痛。
- 鈣離子管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簡稱 CCB):幫助血管平滑肌放鬆,使血管擴張,減低心肌收縮以降低血壓。
- 乙型阻斷劑(β-Blocker):可降低心跳速率與血壓,減少心臟對氧氣的需求。如果患者曾有心臟病發過,使用乙型阻斷劑有助降低未來再次病發機率。
- 雷諾嗪(Ranolazine):與硝酸鹽藥物和乙型阻斷劑一樣,都有緩解心絞痛的作用,假如患者無法使用乙型阻斷劑,可使用雷諾嗪替代。
冠狀動脈心臟病手術
-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簡稱 PCI):又稱氣球擴張術(balloon angioplasty),醫師會將一根細細的導管,插入動脈狹窄部位,然後把氣球經由導管送進說動脈中,待氣球充氣,便能撐開血管壁,增進血液流通。為了避免術後動脈再度狹窄化,通常會將支架留在動脈中幫助張開管壁。
-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簡稱 CABG):透過移植別處血管,以繞開堵塞的冠狀動脈,使血液得以流通。由於這種「開心手術」的風險較高,若患者有好幾處冠狀動脈狹窄,才會考慮使用此手術。
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預防方法
想避免冠心病的威脅,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善生活方式,以下提供七種預防冠心病的方式:
- 檢查膽固醇:滿 20 歲後,應該至少每五年進行一次膽固醇檢查,而大多數人的 LDL 水平應該要在 130 mg/L 或 3.4 mmol/L 以下。如果你屬於罹患心臟病的高危險群,LDL 水平可能要控制在 100 mg/L或 2.6 mmol/L 以下。
- 測量血壓:做好血壓追蹤與管控,平均血壓應低於收縮壓 120 毫米汞柱;舒張壓 80 毫米汞柱,避免高血壓的危害。(推薦閱讀:在家量血壓)
- 健康飲食:採取低油、低糖、少鹽及高纖的飲食方式,減少血脂累積,並降低肥胖機率。(推薦閱讀:預防心血管疾病!4 大飲食原則保護心臟)
- 適度運動:每天至少運動 30 分鐘,可使血壓降低平均約四到九毫米汞柱,建議選擇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或騎腳踏車等。
- 避免酗酒:過度飲酒會導致血壓與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升高,三酸甘油脂是血液中的一種脂肪,過高可能提升動脈粥狀硬化風險。
- 戒菸:抽菸會損害血管,增加動脈粥狀硬化風險;菸裡的尼古丁(Nicotine)還會讓血壓升高;散發的一氧化碳則會減少血液的攜氧量。
- 減肥:降低體重可能是降低血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減少十公斤體重,血壓就會降低 5~20 毫米汞柱,不過為了健康著想,每週減重不建議超過一公斤。(同場加映:小心胖到讓血管油滋滋!肥胖症與心臟病的關聯)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