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來流行的搖擺舞,你跳過了嗎?舞者們穿上復古衣著、隨著音樂盡情擺動身體,是不是讓你也想加入一起扭動的行列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認識 swing dance 的歷史與特色吧!
講到 swing 你會想到什麼呢?盪鞦韆嗎?雖然這也沒錯,但今天要講的主題可跟鞦韆無關喔!Swing 是搖擺舞(swing dance)的簡稱,算是現代最受歡迎的舞蹈之一,且每年都有不同的國際賽事,所有搖擺舞者都會共襄盛舉。今天就一起來認識搖擺舞的起源(origin)、種類,還有魅力(charm)所在吧!
搖擺舞為爵士舞蹈(Jazz Dance)的一種,也可稱為搖擺爵士舞蹈或兩步搖滾。這種舞步起源於 1920 年代紐約的哈林區(Harlem),當時許多非裔美國人(African-American)透過盛行的爵士樂與藍調(Blues)發展出自娛性高(entertaining)且即興(improvised)的舞蹈。搖擺舞的魅力隨後從黑人社區蔓延至白人社區,並於二次世界大戰時引入歐洲,目前在歐美各國皆已成為普及的社交舞(social dance)之一。電影《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裡跳的查爾斯頓舞(Charleston)即屬於搖擺舞。
搖擺舞的節奏復古、輕快,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interaction),且無固定舞伴。領舞者(leader)與隨舞者(follower)能透過舞蹈與新、舊朋友交流,隨著音樂擺動全身。搖擺舞沒有嚴格(strict)的動作規範,只需掌握常用的組合動作,便可自由發揮、盡情擺動。與其它交誼舞相較之下,氣氛(atmosphere)更為歡樂(cheery),讓每個人都能藉由音樂與舞蹈忘情、灑脫地表達自己(express oneself)。
搖擺舞的類型多樣(diverse),依據腳步(steps)與節拍(beats)的不同,可分成以下五種:查爾斯頓(Charleston)、林迪舞(Lindy Hop)、巴爾博亞(Balboa)、東岸搖擺舞(East Coast Dance)和西岸搖擺舞(West Coast Dance)。接著就讓我們來一起來深入了解它們的特色吧!
1. 查爾斯頓
查爾斯頓舞取名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城這個港口城市。此舞蹈流行於 1926 至 1927 年,且形式非常多樣,可獨舞(solo)、雙人舞(couple dance),也可以團體共舞(group dance),是1920 年代廣為流行的社交舞。查爾斯頓舞的興起與當時盛行的爵士樂風潮(trend)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是搖擺舞初始,也是其它搖擺舞風的發展根基(root)。查爾斯頓舞的節奏偏輕快活潑,樂曲以快歌為主,而台上舞者狂放(wild)、熱情(passionate)的表演更能帶動現場活絡的氣氛。查爾斯頓舞有六拍跟八拍的節奏,但是六拍的舞步大部分只有在剛開始學習時會用到。舞步又可分為 1920 年代與 1940 年代兩種方式,1920 年代的舞步跟平常走路的樣子一樣,1940 年代則是以踢腿為主,舞者會有限度地控制踢腿的步伐,搭配快而有力的節奏(rhythm)舞動全身,充分體現搖擺舞的精神(spirit)。
2. 林迪舞
林迪舞的原名是 Lindy Hop,是目前全世界最普及也最多人跳的的搖擺舞類型。如果你是剛接觸搖擺舞的新手(beginner),建議可以從林迪舞著手。林迪舞的名稱誕生於 1927 年,為了紀念(commemorate)飛行員查爾斯.林德伯格 (Charles Lindbergh) 飛越大西洋的創舉而命名,但在 1928 年因傳奇舞者矮喬治.斯諾登(Shorty Gerogre Snowden)的精湛舞技, Lindy Hop 才得以風行。林迪舞的根基是爵士樂還有查爾斯頓舞,但是並非所有的爵士樂都適用,因此又以搖擺爵士樂(Swing Dance Music)來專指可以用來跳林迪舞的音樂。林迪舞的節奏分成六拍與八拍,涵蓋不同形式的步伐,如輕踏、踢步,以及外搖擺。這裡再告訴大家一個小知識:你可以稱跳林迪舞的人為 Lindy Hopper 喔!
3. 巴爾博亞
巴爾博亞舞的名稱取自加州巴爾博亞半島(Balboa Peninsula)的新港海灘(Newport Beach),也是此舞風的發源地,盛行於 1930 年至 1940 年間。當時因酒館舞池(dance floor)的空間較擁擠,無法跳需要大幅度擺動的查爾斯頓跟林迪舞,於是為了在有限的空間內跳舞而發展出巴爾博亞舞。巴爾博亞舞的最大特色就是在搖擺時,兩位舞者必須相互貼近對方,並搭配輕快的音樂,踩著快速的小碎步。現代巴爾博亞舞發展了兩種風格,一種是 Pure Bal,採「閉式舞姿」(close embrace)的方式,由兩位舞者面對面(face to face)貼近對方,領舞者利用身體做近距離的擺動,引導另一方的步伐。第二種是 Bal Swing,是「閉式舞姿」與「開放式舞姿」的組合,開方式舞姿即是應用手臂、手腕、手指的力量,來互相協助舞伴的步伐。
4. 東岸搖擺舞
東岸搖擺舞屬於搖擺舞的另一個支派,搭配的音樂除了快節奏歌曲,還包含搖滾樂(Rock and Roll)與布吉伍吉(Boogie-Woogie)音樂。布吉伍吉音樂在1870年代時,自非洲裔美國人的社區發展起來,隨後於 1920年 代後期開始流行,被廣泛應用在爵士樂和藍調的演奏裡。東岸搖擺舞原先是由舞蹈工作室創作,其中包括 1940 年代的 Arthur Murray 舞蹈工作室。當時舞蹈工作室的人認為 Lindy Hop 對初學者來說太複雜(complex),因此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deman),便以 Lindy Hop 為基礎,並維持基本六拍的節奏,以單步擺動(singel-step swing)為主,進而創造出東岸搖擺舞,有時在節拍上也會與八拍的林迪舞或巴爾博亞做結合(combination)。
5. 西岸搖擺舞
西岸搖擺舞起源於 1960 年代的 Lindy Hop,中間經過數十年的演變,發展為現今具獨特性(unique)的雙人舞蹈。西岸搖擺舞與其它支派最大的不同是其高度自由的舞步與多樣化(diversified)的音樂種類(genre)。舞者並不受限(not restricted to)於某個音樂類型,所有時下流行的音樂,如嘻哈(Hip Hop)、節奏藍調(R&B)、爵士樂(Jazz)、靈魂樂(Soul)等幾乎都可以搭配。
此外,西岸搖擺舞的舞步充滿趣味性以及慵懶的感覺,移動的步伐相較於其他支派來得較小,且對於腳步的技巧(technique)要求性不高,反而著重在移動時能夠確切地感受彼此的互動(interaction)。因此舞者甚至可以結合不同的旋律,跳出屬於自己風格的搖擺舞,領舞者與隨舞者都有更大的即興發揮空間,來展現自己對音樂的詮釋(intepretation)。
搖擺舞剛興起的年代,也就是 1920 至 1940 期間,可以跳搖擺舞的場合多為當地舞廳或小酒館。隨著越來越多人接觸這項舞蹈,許多爵士酒吧、餐廳、開放式空間(open space)都紛紛出現「搖擺風潮」。世界各國針對較正式的搖擺舞派對場合,多會以禮堂(auditorium)或爵士餐廳為舉辦舞會的場所。
基於搖擺舞盛行的年代,舞者的服裝多以復古(vintage)風格為主,除了對當時的人致敬(pay respect)外,也是另一種獨特風情的展現。男生會戴鴨舌帽、蝴蝶結、穿吊帶褲,女生則會包頭巾(kirkchief)或頭飾(headpiece),並穿著短上衣(blouse)、及膝裙(medi skirt)或條紋洋裝(striped dress)。跳搖擺舞並沒有嚴格的服裝規定(dress code),但是因過程中包含許多踢腿和旋轉的動作,所以還是建議大家穿平底鞋還有能舒適伸展四肢的服裝為主。
有將近百年歷史的搖擺舞已經漸漸成為許多學生、上班族的休閒活動(leisure activities),因其自由、俏皮又復古的舞蹈特色,加上不侷限於固定舞伴,變成了一個可以認識新朋友的有趣方式。在歡樂的擺動與輕快的音樂間,充分展示你的個人魅力,打破與他人陌生的隔閡,一起來搖擺一下吧!
【同場加映】搖擺舞基本舞步怎麼做 (How to Do Basic Swing Dance Steps)
搜尋 @voicetube 每天五分鐘,讓你英文能力大大提升!
或直接點 ►http://bit.ly/voicetub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