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打針瘀青怪罪醫護技術差?2方法預防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2019年05月15日16:13 • 發布於 2019年05月15日22:31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打針後因扎針處出現瘀青,有不少民眾往往會誤認是醫護人員「打針技術差」所致,因而怪罪護理師,但其實抽血後產生瘀青的原因很多,包括扎針部位止血不完全、患者一直揉傷口,甚至本身血管壁太脆弱都有可能,建議經由適當按壓及冰敷,都能有效預防瘀青發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護理長蔣玉珍提醒,多數人抽血後瘀青,往往是因加壓止血不完全造成。(示意圖/蔣玉珍提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加護病房護理長蔣玉珍表示,為了協助醫師診斷疾病、追蹤治療效果以及篩檢特定疾病,往往得透過抽血檢驗的結果判定,但有時患者抽血後因止血方式不正確,使得手臂出現瘀青時,往往引起患者及家屬的不滿,認為是護理人員扎針角度或深度有偏差,導致血管受傷,甚至質疑「抽血技術太差」,造成醫病關係對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但蔣玉珍解釋,一般來說,當血管壁遭針扎下後會產生傷口,血小板會立即聚集,並附著於血管壁進行凝固作用,產生纖維素將血球包圍,以達到初步止血效果,之後會再慢慢修補血管壁,恢復原本的狀態。

不過蔣玉珍指出,多數人抽血後瘀青,往往是因加壓止血不完全造成,通常抽血後,須以棉花加壓止血5分鐘,且不可搓揉傷口,以免因血小板尚未凝固,造成血管繼續出血;另外也可以在抽血24小時內冰敷,48小時後再熱敷,都能有效預防瘀青,但若患者本身年紀大、凝血功能不好、血管太細,或血管壁脆弱的患者,抽血後也容易有瘀青的情形。

蔣玉珍提醒,抽血後應配合醫護人員的指示止血,通常瘀青會於兩周內逐漸消失,當顏色由青紫色漸漸轉淡,變成淡黃色時,就能順利痊癒,並不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若當下有任何問題,也可以嘗試與護理人員溝通,相信也能化解彼此歧異。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3
  • 郁惠
    瘀青只是小事一樁,醫護人員辛苦你們了!
    2019年05月15日23:54
  • Jessie🔅
    在不同時間,打同一個地方,但有的打的不疼還很順,有的打的超痛還在其中轉來轉去最後才說要找其他地方抽,然後又失敗,最高紀錄連抽3次才成功,這是為何?所以我只要抽血,我都會說我的不好抽,也不太會遇到失敗狀況,沒事白挨針。
    2019年05月16日04:48
  • 張鶴齡
    技術還是會影響 我手上的血管超大條,甚至有一小段像是為抽方便而浮出來,所以一般抽完血都只會看見一個小紅點,但有一次在某教學醫院做公司健檢,驗飯前飯後血糖,分別從左右手抽血,之後二臂瘀血一個星期都退不了,好像被家暴似的,這肯定是抽血的護士技術太爛,她還一邊抽一邊抱怨我血管難找,真夠奇葩了
    2019年05月16日00:4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