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芳如 圖/臧瑞明提供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曾因車禍造成左膝蓋受傷、右腳踝粉碎性骨折的臧瑞明,在20歲那年,遭醫師斷定此生很難再跑步。直到50歲後,經由馬拉松前輩指點,學會不傷膝跑法,臧瑞明才重拾規律運動的習慣,不僅跑了好幾場馬拉松、擔任視障陪跑員,還在60歲時,一圓徒步環島愛台灣的夢想。他認為,只要大膽許願,保持好奇,圓夢的過程,處處是機會與驚喜。
就讀大學二年級時,因為一場車禍,臧瑞明的左膝受傷,右腳腳踝粉碎性骨折。即使歷經半年復健,醫師仍告知:「這輩子都不要想跑步。」此後,他不得不放棄最愛的羽球,也很少運動。
到了40幾歲,他發現自己代謝變慢,身形發胖,體況變差,慢性病逐漸上身。50歲後,孩子大了,時間變多,臧瑞明才開始運動,先是快走,後來還加入慢跑。
膝蓋曾受傷,該怎麼開始跑步?53歲時,經馬拉松前輩陳洪昉指點,臧瑞明學會「不傷膝跑法」,從300公尺開始練習,慢慢增加到5K、10K……42K。
靠慢跑減重10公斤 不傷膝跑法怎麼跑?
所謂不傷膝跑法,係指跑步時,上半身前傾10度左右,重心放前面,核心出力,帶著身體往前進,避免壓力集中在下半身。此外,每次前進時,都必須確保落腳點在身體正下方,而不是將腳往前跨出去。
熟練不傷膝跑法後,臧瑞明愈跑愈遠,甚至還成功挑戰南橫60K超級馬拉松。馬拉松一跑就是5、6個鐘頭,左膝蓋和右腳踝不會痛嗎?「我都以『有沒有比以前更痛』來判斷,如果沒有,我就把疼痛當成正常狀態。」
規律運動後,臧瑞明曾到骨科掛號,檢查是否有膝蓋磨損等問題,但醫師檢查後,表示一切正常,舊傷也沒有惡化的現象。因此,他決定與疼痛共處。
甘願忍受隱隱作痛的感覺,也要繼續跑下去,其實也是因為跑步帶給臧瑞明許多收穫,包括體重從98公斤降至85公斤,並擔任視障陪跑員,豐富了自己的生命。
「跑了10幾場全馬,到後來覺得一個人跑『乾乾的』,想說可以做些事情,讓整件事更有意義。」因此,臧瑞明參加台中馬拉松扶輪社,陪伴視障朋友跑步。當陪跑員,自己的體能也不能太差,間接成了督促的力量,讓臧瑞明不敢鬆懈,就這麼一直跑下去,突破了20歲的身體限制。
60歲驚覺生命有限 立刻出發徒步環島圓夢
2008年,登上玉山後,臧瑞明對於長途跑步和走路充滿信心,不由得想起20幾歲時,徒步環島的心願。「年輕時,總是想用行動表現自己愛台灣,徒步環島就是一種方式。」
想歸想,他遲遲沒有行動,直到去(2023)年7月生日,滿60歲時,公司會計通知,他已達到請領請勞保年金的年齡。「我60歲了?」60歲,像是一個提醒,臧瑞明開始反思:哪些想做的事還沒做?
一天夜裡,他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人問他:「如果下一秒生命就結束了,你最遺憾的事情是什麼?」當下,臧瑞明決定善用中秋和雙十連假,再加上特休,請假去環島。
一開始,他預計每天走50公里,加上其中2天休息時間,共23天。想不到,一走出去,他就後悔了。前2天,他各走40公里,第3天走30公里。撐到第3天,發現非更改行程不可,經公司同意,他延長請假天數,繼續徒步。
到了第7天,他決定休息一天。休息過後,加上已經適應長距離徒步,臧瑞明後來愈走愈快,每天走20幾公里。最後,包含一天休息時間,他總共花了29天,從台中出發,北上順時針繞台灣一圈,總計975公里,完成徒步環島的夢想。
徒步時,他仍密切注意腳上的舊傷是否愈來愈痛,如果沒有,他就不介意。「疼痛一直都在,就讓它隨著我一起走。」
總結這次徒步環島的經驗,臧瑞明認為:「一開始太高看自己,輕視徒步了,才會規劃一天走50公里。」所以,他建議想徒步環島的人,不要把行程規劃得太緊,超越原本的運動量。「這輩子從來沒有連續走路將近30天,相信對多數環島的人而言,這都是一個全新的體驗,所以必須適當地調整自己。」出發前,也要盡早讓身體習慣,身體才知道怎麼應變。
環島時,兒子開車同行當補給車。那輛車擠滿了行李,但走下來臧瑞明發現:「想要的永遠比擁有的多,擁有的永遠比需要的多。」真正必要的,大概10幾公斤,而必備物品,除了2套壓縮衣、壓縮褲,還有一套厚睡衣。「晚上要修復,不能著涼,所以要穿厚一點。」住宿方面,他心想這輩子可能就這麼一次,所以將預算設定在一晚2,000~5,000元。
朋友的陪伴力量大 徒步環島更有動力和樂趣
徒步環島的念頭萌芽時,擔心半途而廢,他本想默默地出發,悄悄地回來。結果,和朋友聊天時,他不小心說漏了嘴,賣運動服的朋友說:「我倉庫有一些去年沒賣完的衣服,送給你。」
賣鞋的朋友說:「那我贊助你一雙鞋,測試連續走一個月,走完要寫報告。」
賣襪子的朋友說:「你試試看我做的襪子,看會不會起水泡。」
一起跑步的朋友說:「我贊助你旅費,每公里10元,算1,000公里,總共1萬元。」臧瑞明打起賭來:「走完我就跟你拿。」旁人聽了,紛紛附和,跟著加入。
有意思的是,事前將徒步環島的行程公告周知後,朋友紛紛扮演起監督的角色。沿路臧瑞明在臉書、IG開直播,朋友只要當天沒看到臧瑞明的臉書動態,就開始關心:「為什麼今天還沒發文?」甚至直接打視訊電話,看看他有沒有偷懶。
臧瑞明從事專利商標一行,台灣各地有幾家小吃的專利商標,是他幫忙申請的。出發前,他打電話給這些餐廳老闆,說自己某年某月某日會走到店裡。老闆說:「好啊,來啊,看你走得到走不到。」結果,當臧瑞明真的走到龜吼漁港的一間海鮮店時,老闆嚇了一跳,說:「你真的來了?」他回:「我真的走來了。」那天,老闆招待他和兒子,吃了滿滿一桌海鮮。
沿路上,也有許多偶然與巧合。「我原本以為天底下只有我在徒步環島,結果第2天就遇到第一個徒友(編按:徒步環島的朋友互稱「徒友」)。」就在他走完半圈,從恆春回台中的路上,兩人再度相遇。「西部那麼多條路,竟然在途中遇到2次,想知道沿路上還會發生什麼事的好奇心,也讓我持續走完全程。」
走完徒步環島後,臧瑞明將朋友贊助的款項捐給公益單位,讓這一趟徒步環島之旅,更具意義。
從2008年登上玉山後,臧瑞明就對於徒步環島的心願念念不忘,但直到60歲來臨,他才驚覺生命有限,應該趕快圓夢。對此,他的心得是:「向天許願,保持好奇,不要期待,就讓這件事自然發生,總有一天會完成。」他解釋,有目標,就大膽面對,就像他如果不把徒步環島當成目標,當機會在眼前時,自己也看不到,也就不會有後來這些故事了。
如果下一秒生命就結束了,你最遺憾的事情是什麼?也許,答案背後,就是你該把握此刻去做的事。(相關連結:工作30年,徒步環島41天後決定退休!配音員賀世芳:人生有更快樂的事,不想等生命枯萎才後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