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日3嬰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亡!宣布展開全國性調查,台灣過去也曾有「伊科病毒11型」活躍期

媽媽寶寶
更新於 02月10日06:35 • 發布於 02月10日06:31

日本去年8月至11月間,發生3起嬰兒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Echo Virus 11)」後不幸身亡的案例。為了掌握疫情的實際狀況,日本厚生勞動省決定展開全國性調查,並要求醫療機構通報疑似感染病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大多數不會出現症狀

根據《讀賣新聞》報導,凡是3個月以下的嬰兒,若出現急性肝炎、敗血症、腦膜炎或其他伊科病毒相關症狀,醫師須向當地保健所回報,以協助追蹤感染源。這項通報要求可回溯至2024年1月的病例,並將持續至2026年3月,最終調查結果也將對外公布。
厚生勞動省轄下的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指出,大多數伊科病毒感染者不會出現症狀,但在少數情況下,病毒可能導致嬰幼兒出現重症。自2022年夏季以來,歐洲已陸續報告多起嚴重或致命病例。
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資料,伊科病毒11型通常只會引發類似感冒的症狀,甚至許多感染者毫無異狀。然而,對於嬰兒來說,該病毒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台灣在2018年也曾有過伊科病毒11型活躍期,導致多名新生兒感染併發重症不幸往生,衛福部提出以下提醒:

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臨床表現與感染腸病毒71型不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伊科病毒11型」主要為肝炎或心肌炎,早期常以非特異性症狀表現,而目前觀察到的特徵包含:早產兒、CRP發炎指數不高(<4 mg/dl)、乳酸脫氫脢(LDH)數值可能在肝炎發生前就先升高、血小板與血紅素等突發性降低、出現低血鈉、高血鉀時出現類似休克之狀態等。

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病程變化快速

「伊科病毒11型」嚴重感染者之病程變化快速,建議24小時內密切追蹤上述相關實驗室指標,若有轉為重症之疑慮且考量病嬰可能需要心肺肝腎等衰竭所需之生命支持設備時,可考慮儘速轉至醫學中心診治。

預防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有以下症狀,請提高警覺

在腸病毒流行季節,提醒臨床醫師如遇下列狀況,需提高警覺可能是新生兒腸病毒的感染。

1.孕產婦或其家中成員有疑似發燒或感染症狀
2.嬰幼兒因發燒住院
3.任何新生兒疑似敗血症

為降低腸病毒對新生兒之危害,籲請臨床醫師務必提高警覺,除提醒孕產婦在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如有發燒、上呼吸道、腹瀉、肋肌痛等疑似腸病毒感染症狀時,應主動告知醫師外;於腸病毒流行季,應加強留意孕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狀況,及早診斷,並對有疑似症狀之孕產婦及新生兒,加強感染管制措施,掌握黃金治療時間,及時給予妥適治療,以降低重症致死率。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高雄2歲嬰確診百日咳,外婆也有咳嗽症狀!已匡列39名高風險接觸者。有這些症狀需警覺,這4類人建議接種疫苗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32454).如何判斷兒童腦炎?什麼是肌躍型抽搐?黃瑽寧醫師用更簡單的方式解釋給你聽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