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首次為經濟動物福祉 百人上凱道A4空間默站籲「還母雞自由」

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於 2023年12月04日02:17 • 發布於 2023年12月04日02:17 •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袁慧妍報導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2日發起「為母雞挺身而站」行動,民眾首次為改善經濟動物福祉走上凱道,百人站在A4空間默站10分鐘,模擬全台八成產蛋母雞生活於「格子籠」的擠迫空間。非籠飼飼養的活雞也現身,為同類爭取福祉。研究會訴求包含禁建新的格子籠蛋雞場、2030年前全面蛋雞友善飼養等。農業部同日稍晚回應稱,全國八成蛋雞均為傳統籠飼,如改變生產方式但無適當配套,恐影響整體雞蛋供需平衡。

活雞「麻油」現身凱道,一起爭取廢除「格子籠」。攝影︰袁慧妍

活雞也上街頭爭取動福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一天,氣溫降到17°C,凱道一片濕冷,新手媽媽王廷抱着8個月大的孩子到來,為母雞福祉站出來。她當媽媽後,比以前更關心食物健康和動物福祉,看過畜牧業殘忍對待乳牛、母雞,感覺震撼亦感同身受,今年8月更開始茹素。「地球的未來是屬於小孩的」,她希望孩子可以從小接觸到動福議題,將來也會為動物發聲。

現場有一塊「讓母雞自由」佈景板,是由逾萬名民眾簽署的「廢除格子籠」明信片拼砌而成。Ariel帶着一黑一白的非籠飼烏骨雞「久姬」和「優姬」站在佈景板旁,成了全場焦點,「牠們是會生蛋啊!但牠們都是很自由的!」Ariel乘機向伸手摸雞的小朋友說。

新手媽媽王廷(中)冒著寒風帶8個月大的孩子上街,希望小孩以後都會關心動物福祉。攝影︰袁慧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烏骨雞「久姬」是非籠飼蛋雞,2日現身凱道成焦點。攝影︰袁慧妍

在佈景板前,有逾百人抵着寒風,在大會準備的A4空間默站10分鐘,聽着大會播放的籠雞叫聲。結束後,參加者把地下的A4格撕掉並丟進垃圾箱,寓意要回收格子籠,爭取蛋雞友善飼養。

逾百人默站A4空間10分鐘,感受母雞擠迫的生活空間。攝影︰袁慧妍

研究會提出多項訴求,包括禁止新建格子籠蛋雞場,蛋雞場須提供足夠活動空間、巢箱、棲架、乾燥粗糠或墊料等設備,並修訂畜牧法規,要求雞場符合農業部《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規範,逐步轉型友善飼養;2030年前全面完成蛋雞友善飼養轉型,研擬、推動蛋雞友善飼養轉型配套措施,提供設備補助,協助蛋農轉型或離牧,培育友善畜禽飼養人才;食農教育推廣畜禽友善飼養,鼓勵企業ESG永續指標納入動物福利,優先採購友善畜禽產品,軍公教團膳、學童營養午餐,優先採用友善飼養雞蛋。

全球40多個地方已廢除格子籠

國民黨、民進黨、綠黨代表先後在台上發言,支持改善畜牧業環境。其中,民進黨新北市議員、賴清德競總發言人戴瑋珊表示,2022年修正《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鼓勵業者投入友善生產,亦提供政策性低利貸款,提供改善設備的誘因,並於今年開始為期三年計劃,預計輔導更新180棟示範禽舍。

不過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稱,這些政策還有不足之處,才令民眾走上街頭。她指,台灣約有4500萬隻蛋雞,一個格子籠擠了2至4隻母雞;2012年歐盟就開始禁格子籠,全球40多個地方已陸續廢除,但台灣則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執行長朱增宏則稱,雞蛋友善指南只屬參考性質,沒有強制規定。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稱,蛋雞的福利政策仍有不足之處,才令民眾走上街頭。攝影︰袁慧妍
活雞「麻油」(左)可能怕冷,後來躲起來擋風。右邊則是假雞。攝影︰袁慧妍

農業部傍晚發新聞稿稱,畜禽生產需同步務實考量我國地理條件與生產成本,審慎評估歐盟等區域之經濟動物友善生產模式於我國的適用性;又指出全國逾八成蛋雞為傳統籠飼,驟然改變生產方式恐衝擊產業,若無適當配套措施,恐影響整體雞蛋供需平衡,進而影響糧食安全,因此宜透過科學研究、產業轉型意願以及消費端的拉力,逐步推動畜禽友善生產,兼顧蛋農與消費者權益。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