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子宮頸癌潛伏期達20年! 國人發生率難降 抹片、HPV篩檢皆需落實

潮健康
更新於 2024年12月19日10:32 • 發布於 2024年12月19日10:32

潮健康/呂佳恆

子宮頸癌長年危害國人婦女健康,根據國健署資料,子宮頸癌仍是發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婦癌之一,關鍵因素在於子宮頸癌早期幾乎無症狀,導致許多婦女不易察覺,而子宮頸抹片有助於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期病變。東亞婦癌研究團體理事長賴瓊慧教授指出,就如同口腔須要定期檢查,即便沒有症狀,也建議婦女定期進行抹片檢查。惟人類乳突病毒檢測(HPV test)須由醫師採檢,多數中高年齡層接受度較低,仍須持續推動。

「除了透過性行為感染HPV,也不能排除公共衛生環境的傳染途徑。」事實上,大多數子宮頸癌多藉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導致,仍有少部分感染者來自不同感染源,尤其子宮頸癌潛伏期長達10-20年,顯示抹片檢查的重要性。賴瓊慧教授表示,許多人年輕時病毒處於潛伏期,直到進入四、五十歲才開始癌化,而且HPV不只導致子宮頸癌,也是其他癌症的重要風險因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子宮頸癌發生率難降 專家:除了抹片也要HPV篩檢

子宮頸癌發生率難降 專家:除了抹片也要HPV篩檢

根據研究,大規模抹片篩檢能降低60至90%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6分鐘護一生」的公共衛生政策施行至今,也的確成功降低發生率與死亡率,但近幾年癌症登記資料卻發現,罹患子宮頸癌每10萬人中有7人的發生率,數據一直無法下降,HPV篩檢逐漸成為重要議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賴瓊慧教授解釋,為達成WHO提出2030年加速消除子宮頸癌的「90-70-90」目標,台灣將於明年開始落實35、45及65歲的HPV篩檢,其中最關鍵就是65歲的年齡層,若65歲女性族群能夠提升篩檢意願,對於落實預防子宮頸癌的政策將帶來很大助益。

賴瓊慧教授指出,以前瞻性研究的方式來評估,65歲女性未發現抹片異常或子宮頸癌病史,同時子宮頸抹片及HPV篩檢,若皆為陰性可以不用再繼續篩檢,也有重要的公衛意義。在整體篩檢預算上,可將資源用於更多年輕族群。對65歲以上女性本身而言,如果從未或過去鮮少參加子宮頸抹片篩檢者,能找出更多病毒處於潛伏期的患者,阻止癌變或提早接受治療,截斷進展為侵襲型癌症的風險。

國中生公費接種HPV疫苗 專家:預計十年後看成效

此外,WHO推出的消除子宮頸癌「90-70-90」目標,其中90是指90%女孩在15歲前完整接種HPV,國民健康署107年起提供國中一年級女生的公費接種HPV疫苗;賴瓊慧教授指出,HPV疫苗必須在還未有性經驗前接種才能做到有效預防,也因此在未來十年後有望看見明顯成效。

子宮頸癌治療 

子宮頸癌治療

事實上,根據癌症登記與篩檢資料分析顯示,早期子宮頸癌治療後,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在臨床治療上會依據罹癌期別給予合適治療。賴瓊慧教授表示,早期子宮頸癌可以手術治療,並切片確認是否有淋巴轉移、子宮旁結締組織及侵襲深度等再發風險因素,再決定是否做輔助治療。

至於初診斷的二期B至四期病患以化學放射治療為主,若骨盆淋巴腺明顯轉移(淋巴腺短軸≧1.5cm顆數≧2)或主動脈旁淋巴腺轉移,可再搭配免疫治療,有效降低32-33%復發及死亡風險。即便是遠處轉移或已再復發的病人,化學免疫治療也有一定幫助(降低38%死亡風險)。若原已做過或緊鄰部位再次癌症復發又無法切除者,目前也可以透過質子治療搭配化學免疫治療,達到控制腫瘤的目的。

抗癌新藥推陳出新 治療癌症再現曙光

抗癌新藥推陳出新 治療癌症再現曙光

賴瓊慧教授進一步說明,近年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的問世,tisotumab vedotin 用於二線、三線治療上比化療效果更佳,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議發表3期試驗成果,論文也已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這些都是癌症治療上較新的發展,隨著新藥不斷推陳出新,也代表在癌症治療上有新的機會。

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做好包括安全性行為、接種HPV疫苗以及定期做抹片檢查等三道防線,其中對於抹片檢查仍感到疑慮的婦女,目前也有自採檢體的方式能夠選擇;賴瓊慧教授說明,自採檢體通過食藥署醫療器材許可,自採檢體後掃描QR Codes寄回實驗室,後續就可查詢HPV檢測報告。推動後如果65歲以上接受度佳,年輕女性族群的接受程度應更理想,將是防治子宮頸癌的一大助力。

延伸閱讀:

子宮頸癌前病變有機會保留生育能力 醫:定期篩檢是關鍵!

金獎導演陳慧翎罹癌逝世! 醫揭「子宮頸癌」最致命之處:HPV病毒恐潛伏2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