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59歲許先生日前返國後開始出現腹痛、腹瀉症狀,原以為只是腸胃炎,但服藥後症狀並未改善反而更加嚴重,由於其白血球指數顯著升高,並伴隨有低鈉、低鉀的電解質失衡,醫師懷疑可能是細菌感染,透過精密檢測檢查果然揪出阿米巴性痢疾。
患者到院時自述到國外出差返國後,出現腹痛、腹瀉症狀,醫師懷疑其罹患細菌性結腸炎,開立廣效抗生素治療,然而症狀並未改善反而加重。只好再掛急診,醫師將糞便採用快速核酸檢測套組分析,1小時內就發現「阿米巴性痢疾」陽性反應,趕緊先投藥治療。
阿米巴性痢疾未及時治療,恐導致肝膿腫
收治該案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佑達表示,「阿米巴性痢疾」是痢疾阿米巴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主要寄生於腸道,大部份感染者症狀不明顯,一旦侵入宿主的腸壁組織,往往會引發腸道症狀,引起腹部不適、間歇性下痢(腹瀉)或便秘,並伴隨發燒引起寒顫、血便或黏液軟便等症狀。
林佑達指出,阿米巴性痢疾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如肝膿腫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可能蔓延到肺部、腦部等其他器官,對患者健康造成極大威脅。該疾病在部分發展中國家尤為常見,傳統會以顯微鏡檢查糞便檢體,但往往需要1-2天較長時間,可能使患者病情加重,錯失黃金治療期。
多重聚合酶連鎖反應,可快速揪出致病原
為何傳統檢測無法揪出致病原?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檢驗科組長周雍哲表示,傳統顯微鏡檢查是診斷腸道感染的重要工具,但其操作繁瑣且敏感度低,可能導致診斷耗時,若透過「多重聚合酶連鎖反應(multiplex PCR)」的檢驗分析技術,能夠同時快速檢測多種腸道病原體,可大幅提高治療效率。
多重聚合酶連鎖反應可針對細菌(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病毒(如諾羅病毒、腺病毒、輪狀病毒)以及寄生蟲(如痢疾阿米巴、梨行鞭毛蟲)等22種病原體,進行分析檢測,也可大幅提高檢驗效率,助患者即時獲得最佳的治療及處置。
防痢疾阿米巴原蟲入侵,可以這樣做
林佑達以上述患者為例,證實阿米巴性痢疾陽性檢驗結果後,醫療團隊立即調整治療方式,給予患者抗阿米巴藥物治療,患者症狀逐漸緩解,腹痛與腹瀉在後續幾天內也明顯改善,降低併發症風險,且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後。
他強調阿米巴痢疾為經糞口傳染之傳染病,主要藉由糞便中之囊體污染的飲用水、食物或病媒(如:蟑螂、蠅)傳染;亦可能由口對肛門的接觸行為造成。若腹瀉症狀未改善務必即早就醫檢查,以免持續感染他人,平時則注意飲食及手部衛生,要吃熟食及喝煮沸的水,以及避免口對肛門的接觸行為,降低感染風險。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佑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