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存股Q&A》小資族不建議存高股息?0050、006208選哪檔?

Money錢雜誌
更新於 10月11日07:41 • 發布於 10月11日07:41 • ETF存股計劃

台股光是股票型ETF就將近120檔,初次開始存股的新手們一定會遇到很多選股上的問題,筆者將近期最多投資人在《ETF存股計劃》的討論社群內詢問的問題統整一篇文章,後面也會持續針對常見問題來做回答,讓其他可能也有遇到相同問題的投資新手們有一些參考方向。

《ETF存股計劃》內建存股計算機,免費幫你計算多久存到第一桶金!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手機點擊下載👉https://etfchoice.page.link/nysS

存股新手到底該選市值型ETF還是高股息ETF?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也許是這一兩年不論是新聞還是社群上都充滿高股息的討論,或是固定配息的高股息本身就相當吸引小資族,最近收到很多新手小白的投資問題中,絕大部分都跟高股息的選擇與組合配置有關,不過如果你距離退休還有10~20年甚至以上的投資人,其實筆者都是建議至少將一半以上的資金配置在市值型ETF,而如果每個月投入的金額不多,則建議集中在市值型ETF,原因就在於市值型ETF的「含息報酬率」在長期是遠勝高股息ETF的

比較台股資歷最深的市值型ETF─元大台灣50(0050)以及高股息ETF─元大高股息(0056)約17年的含息報酬率就能看出,0050含息報酬率448.94%,遠勝0056的274.20%,兩者差距達到63.73%。

241011-etf-02.png

真的想要存高股息可以怎麼選擇?

如果真的想要有高股息的選擇,通常筆者會建議新手參考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或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抗跌低波動的特性讓掛牌7年的00713含息總報酬率相當貼近市值型ETF,而00915則是掛牌兩年來保持高股息績效王頭銜、也是今年以來唯一一支績效跑贏大盤的高股息ETF,筆者認為這兩檔都是蠻適合新手的高股息ETF。

另外比較特別的選擇像是FT台灣SMART(00905)、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這類走勢貼近大盤並且殖利率也不低的ETF,00905近一年的殖利率達6.53%,00922也有6.25%的水準,不過這兩檔配息來源多半來自資本利得,也就是靠股價上漲的獲利作為股息分配給投資人,那麼當大盤走勢不好的時候配息表現可能就不會太優秀。

241011-etf-03.png

0050跟006208要選哪一檔?

新手常有的疑問就是0050跟006208之間的選擇,有些新手也會認為006208比0050「便宜」,是否選006208比較好?

首先0050跟006208同樣都是追蹤台灣50指數,也就是納入台股市值前50大公司,成分股一模一樣,僅在權重有些差異,因此基本上他們的股價走勢是一致的,本質上他們的股價位階相同,只是相同的資金可以買到比較多股數的006208而已。整體上用1萬元買的0050跟1萬元買的006208是差不多的。

而決定選擇哪一檔的關鍵就在於「內扣費用」,包含經理費與保管費,是持有ETF的隱形成本,0050的內扣費率約0.43%,006208的內扣費率為0.25%,相比下來006208的費率較低,那麼長年下來006208的效益就會比0050好一些,因此在這兩檔中通常會建議006208。

《ETF存股計劃》:提供存股試算、ETF分析的免費ETF工具

ETF存股計劃》APP 提供完整詳細的ETF類別篩選,如熱門排行、市值型、高股息、國際型、債券型等等,而其中也有根據ETF特色做更詳細的子分類,未來也將可查看不同時間區間的績效表現與年化報酬率,幫助大家在選擇標的上有一些資訊參考,輕鬆配置出自己的ETF組合,並且可以建立自己的自選清單,方便隨時追蹤每日績效變化。

240612-etf-06.png

存股計算機」這個工具可以幫你計算生命週期存股計劃(設定提前退休目標)、投入某檔標的的資產變化、不同標的存到財務目標每月需要投入多少錢、以及每月領到的目標股利需要存入多少資金等等計算,方便大家訂定目標並找到適合自己的ETF。

etfcalculator01.png

社團」則是ETF存股計畫的專屬討論版,除了在上面會有從開戶到第一次買股的教學與各種ETF資訊外,也可以在上面發問來解決你的疑難雜症!

03-02.png

完全免費無廣告的ETF工具馬上來試用!👉手機點我下載

延伸閱讀:8檔適合新手的ETF!十年資產翻倍!長期績效打贏80%的投資人

(圖片來源:筆者整理/責任編輯:Tim)


240823-etf-blog-bottom.jpg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