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讓腦麻孩子的未來可以期待!頭皮針為治療主軸,搭配針灸推拿的中醫多元療法

Heho親子
更新於 09月12日02:33 • 發布於 09月12日04:31 • 黃慧玫

一位腦性麻痺病患透過臉書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室顧問醫師孫茂峰聯絡,他曾在孫醫師超過 10 年的悉心治療下長大,現已年過 30,不但取得大學學位並有穩定工作,回顧這一段與病患共同走過,艱辛的復健之路,孫茂峰說:「這樣的病例,其實是不幸中的大幸。

台灣新生兒中,每年約新增 2‰的腦麻患者,也就是每年約有 300 位新生兒發生腦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室顧問醫師孫茂峰指出,孕婦生產前、生產過程中或生產後,在兒童腦部發育尚未成熟前,遭遇實質上的傷害,而影響到腦部的運動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運動功能障礙,就稱為小兒腦性麻痺。

孕程、產程中、產後都可能發生

他進一步說明,產前,孕婦可能因患有糖尿病或使用成癮性藥物,而造成胎兒腦部受損;產程,因難產、產傷,造成嬰兒腦部缺氧;產後,則可能因受到家暴、虐待,而形成永久性且不可逆的腦部損傷。
其中,30%合併運動功能障礙的腦麻患者,肌肉呈現高張力,導致身體產生緊縮現象,或低張力,使身體軟癱無力,但腦部其他功能並沒有受到影響,所以孩子智力正常,有的甚至相當出眾,「這是不幸中的大幸。」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而其他 70%的腦麻患者,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因傷及腦部其他區域,除了影響運動功能之外,還可能伴隨至少一種,甚至多種障礙,如智能、視力、聽力、語言等。

透過物理、職能等復健療程改善功能

腦麻並不會直接危害生命,但疾病使患者存活年限會急遽縮短,「然而,只要照顧得宜,安然度過成年甚至中年,並不是問題。」因此,改善腦麻病患生活的各種治療與照護,就是醫界努力的方向。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腦損是不可逆的,既然不可逆要如何改善呢?孫茂峰表示,腦組織在發育過程中,尚未完全分化之前,具有相當大的可塑性,運動功能受損後,只要不斷給予腦部其他區域適度的刺激與訓練,便可讓負責其他功能的腦組織,以代償的方式,替補受傷區域的部分功能。

西醫透過物理治療,藉由運動改變肌肉張力;透過職能治療,藉由輔具訓練站立或走路;還有語言治療、感覺統合、心理治療等,多種治療方式並用讓病患長時間的治療與訓練下逐漸進步,「有的也透過施打肉毒桿菌,以改善肌肉過於僵硬的狀態,但必須長期施打且所費不貲。」

以頭皮針為治療主軸的中醫多元療法

然中醫典籍中,並沒有腦性麻痺的記載,現今只能從古籍中「五遲」(立遲、行遲、髮遲、齒遲、語遲)、「五軟」(頭項軟、口軟、手軟、足軟、肌肉軟)以及「五硬」(頸硬、腰硬、手硬、腳硬、肉硬)、痴呆等範疇,去了解腦麻。

根據孩童病況施以中藥、針灸、推拿、穴位敷貼、藥浴等,靈活且多元的治療方式,改善孩童的認知功能、運動功能、語言功能、肌肉張力,進而減少西醫藥物使用劑量與副作用,以及住院次數與醫療花費。
口服藥經由腸道吸收、外用藥經皮膚吸收;藥浴則透過高溫通經活血方式改善肌肉高張力;按摩與推拿,則可幫助軟化肌肉、增加關節活動度。「我們發現,只要持之以恆,即使只是在家做一些簡單的屈伸動作,都可以大幅改善小朋友的肌肉張力。」

中醫針對腦麻,與一般治療方式不同,針灸與推拿按摩,扮演較為主要的角色,口服中藥反而只是輔助。
1950 年代,中國引進西方神經醫學概念發展出「頭皮針」,就是將針扎入頭部,透過頭皮反射刺激腦組織,進而修復身體,成為許多中風、腦麻患者改善病況的希望,至今 70 多年來,中醫在治療腦麻病人時,除了搭配上述多元途徑,主要透過「頭皮針」刺激腦部活化,達到改善運動功能的目的。

身為國內頭皮針權威,孫茂峰強調,18 個月的幼兒,囟門完全閉合之後,就可以進行安全的頭皮針治療,「但有的腦麻孩子發育遲緩之故,囟門關得較慢,有可能因針及腦組織而產生危險。」因此,施針醫師必須了解頭部構造、生理與病理變化,且有實際臨床經驗,才能針對個體病況施以頭皮針治療。

「如果拖到 12 歲腦部發育成熟才治療,可以進步的空間已經很少了。」孫茂峰強調,確診後、12 歲之前,家長應全力配合中西醫一起努力,才能逐漸看到奇蹟發生,讓孩子的未來值得期待。

諮詢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室顧問醫師 孫茂峰

文 / 姚淑儀 編輯 / 賴以玲、黃慧玫 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中醫看三高!善用中醫與針灸治療,早期控制及時改善

「西醫辨病、中醫辨證」!認識中西醫合療完美攻守健康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天佑
    寶貝,穿個好衣服。也好入眠。情緒會更好! 點擊開啟shopee.tw/ka2zdco_o9 https://tw.shp.ee/zYswcB9 進來看看。
    09月16日06:4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