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青少年的拒學之籠─為何10年來愈來愈多孩子選擇逃離?

親子天下
更新於 08月29日09:55 • 發布於 08月29日09:55 • 李佩璇
青少年的拒學之籠─為何10年來愈來愈多孩子選擇逃離?

開學季到來,青少年們在 Threads 上哀嚎著「不想開學!」但大多數學子仍帶著敷衍兩個月的暑假作業,收拾書包課本,準備回到學校,然而,卻有一群孩子藏著千瘡百孔的心、家長懷著焦慮不已的情緒,害怕面對開學那道校門。「快要開學了,我女兒最近連房門都不出來。」「我的心好累,兒子再不回學校,以後是要吃土嗎?」在「家有青少年與家長崩潰日常」臉書社團中,每月都會有家長上來吐苦水,講述家裡有位不願上學的青少年,這群被稱為「拒學」的孩子。

從國小中高年級起,拒學生逐漸出現在校園中,早上起不了床、出不了門、進不了班,拒絕與外界連結,老師也難以伸出援手,家長更是孤立無援。以新北市額滿大校、板橋中山國中為例,111學年度輔導案例裡,拒學是大宗,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有人從七年級剛入學就沒辦法進班,不是偷懶、不想上學,是止不住的發抖」,新北市中山國中前任輔導主任陳喬禹說

無法按時、規律到校會被列為「中輟之虞」的孩子,其實家長壓力更大,有時候開車送到校門口就拖很久,必須打電話請主任、輔導老師來接人,連哄帶騙,或以半天為單位、先進輔導室,再試著看看能否回到教室。

拒學,廣義上指拒絕到校上課的學生,包含逃學、懼學、倦學、怠學、厭學的學生。在刻板印象中,以前那些不來學校上課「逃學」的「壞孩子」,流連在娛樂場所、加入幫派等。但是在最近十年,尤其是疫情後拒學的孩子愈來愈多,原因也愈來愈複雜,成為讓人擔心的社會現象。

「拒學」已經是現代世界各國學校系統面對的嚴厲挑戰。根據澳洲國會研究報告,疫情之後的2022年,澳洲出現明顯拒學潮,相較2021年1到10年級(5-6歲至17歲)出席率90.9%、課程參與程度(ttendance level)71.2%,2022年下滑至出席率86.5%、課程參與程度僅剩49.9%。澳洲參議院在2022年10月決定正視拒學問題,交由教育及就業審議委員會研究相關議題。英國衛報2023年9月的報導也指出,開學季讓校長們戰戰兢兢,2022到2023年間,中小學缺席狀況都是疫情前的雙倍(小學17%、中學28%)。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日本「不登校」問題嚴峻, 繭居族引發社會安全隱憂

日本的拒學問題顯著,不但有明確的調查數字,政府也針對拒學生研擬各種應對政策。

2024年日本NHK報導,根據日本文科學省調查,中小學(不登校 )拒學總人數年年成長破新高,今年已經破30萬人,佔全體中小學人數達3.2%,差不多每30個學生當中就有一位拒學生,也就是說平均每一班就有一個拒學生。日本的主流研究認為,拒學最嚴重的狀況就是除了不去學校外,也切斷所有跟外界聯繫的管道,在家裡或房間裡足不出戶,只靠家人給予經濟和住所的援助,也就是俗稱的「繭居族」。《拒學,不要搶救》一書中提到,根據日本內閣府統計,15歲以上的繭居族約有115萬人。

台灣高中職班班有休退學生,國中以上一半學校有拒學生

這股拒學的黑色漩渦,也正在台灣上演。由於國小、國中為義務教育,意思是孩子必定要出席到教室,保障孩子基本的受教權,如果無故連續缺席三天,就會被通報為「中輟」,台灣十分關注兒少的學習狀況,老師也會盡全力把未到校的孩子找回校園,近10年來,國小的中輟生比例約0.04%、國中約0.45%,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高中開始沒有中輟的規定,休學和退學的比例就大幅增加。

當孩子到了青少年階段,孩子的自主性變強,家長很難再用強迫手段,拒學便浮上檯面成為現象,父母也會陷入焦慮。根據教育部統計,從102學年度開始,高中職休退學人數愈來愈多,111學年度高中職休退學人數高達36,173人,且休退學的比例,十年來從3.5%增加到6.3%,足足成長了80%!而6.3%的休退學率,表示如果一班25人中,每班有1.57個高中職學生選擇休退學,平均下來每個班上都有至少一個孩子沒有應屆拿到畢業證書。

高中職休退學比率。數據資料來源:教育部製表:李佩璇、秦嘉彌

為什麼拒學這麼難統計?

教育部統計休退學原因只有6個選項,分別是因病、志趣不合、經濟困難、兵役、出國和其他原因,其中志趣不合和其他原因佔了約七成,根據台北市內湖高中輔導主任許艷秋觀察,這七成中很多事實上就是拒學,「父母不見得知道那樣叫拒學,家長會告訴校方,孩子是憂鬱症或是想先工作等。」然而這些理由的後面,有一個最主要的動機,就是學生「生理或心理表示不想要去學校的動機或意願。」

財團法人吾心文教基金會督導曾永富表示,相教於大家比較熟悉的憂鬱症、泛自閉症或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在醫療和特教上皆有明確的治療指南或評量標準,但拒學不管在醫療或心理學的領域裡,國際上目前都沒有明確定義,但是幾乎都會注意到學生不願/不能上課的行為,以及身心排拒學校的狀態或動機,因此關於拒學,目前在台灣較有共識的的定義為「因某種心理、身體或社會原因和背景引發不想或不能上學的狀態。」

目前國內並沒有針對拒學所做的大規模調查或統計,但是對於國中、高中第一線輔導老師來說,處理拒學問題已經是日常狀態。前板橋中山國中輔導主任陳喬禹表示,在她服務過的學校中「拒學幾乎都是大宗」。目前高中以下的學校有所謂「三級輔導制度」,是指發展(一級)、介入(二級)、處遇(三級)的輔導模式,如果學校的輔導老師需要更多資源幫助孩子,就會聯繫各縣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協助。

台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主任楊玉珊表示,以台北市為例,每年約接1,000個由學校轉介的輔導個案,轉介前會先請學校提供個案資訊,表單中有一個複選的選項是學生目前可能需要幫助的情形,約有15%孩子都被勾選了拒學問題。代表光就台北市而言,至少一年就有高達150位學生有拒學的問題,「會需要輔導諮商中心協助的孩子,通常狀態已經比較差,因此學校裡有拒學意念或徵兆的孩子應該更多。」台北市輔諮中心督導陳盈靜表示。

吾心基金會是以諮商專業人員為主,專門協助拒學家庭的非營利組織,根據吾心基金會執行的全台800位學校輔導人員的電話訪問,全台國中以上的學校,平均54%的學校表示「校園裡有至少有一位拒學生」,表示國中以上,平均2校就有1校有拒學生,在如今少子化、小校多於大校的狀態下,足見拒學已經是非常普遍性的問題。

校園現場, 拒學已經是輔導系統的「不可承受之重」

負面經驗、挫折感,都是孩子不想踏進學校的原因之一,但並不是只有「課業表現差」的孩子會逃避。台北市萬芳高中特教組長高德育觀察,當國小高年級起課業難度變高,有些孩子開始跟不上,慢慢就不想去學校面對壓力。另一種孩子則是所謂「完美主義」,自我要求較高,加上性格特質較沒有彈性,「如果今天能準時起床,就有辦法來學校,一旦起床發現錯過那個時間點,他就不行了,(孩子就覺得)那一天他整個完蛋」,高德育形容,「特別是功課好的學生常有完美主義,覺得書還沒念完、害怕面對考不好的後果,就選擇先逃避。」

曾永富曾經在縣市的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服務過,他的觀察也認為國中階段是拒學的高峰期,「國中的學習難度提高、人際關係複雜,國中生正值開始建立自我價值的敏感時刻,外在環境和同儕的影響非常大。」但是,並不是所有孩子到國中都會拒學,因此表示拒學的孩子,可能在國小時外在環境和內在特質的交互影響之下,就已經有了狀況。「但這些徵兆其實都很幽微,家長確實很難發現,大多數時候,連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怎麼了。」曾永富分析。

輔導老師們觀察,拒學並不是一個突然的意外,也不可能馬上解決,父母、老師都不宜操之過急。

曾有媽媽看不慣孩子天天賴在床上,氣到叫救護車來搬人出去;也有父母拚死拚活硬把孩子拖到校門口,但孩子死拉住門框不肯進去。曾任新北市國中輔導主任的馬青芳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位國中生爸爸騎機車載孩子進校門,下車前多念了兩句,本就不願意上學的孩子,就在校門口跟爸爸大聲起衝突,甚至拿出美工刀大喊「不要逼我!你不能強迫我」,馬青芳馬上趕過去勸學生「深呼吸,你現在已經在學校了,你很棒,接下來交給老師就可以了」,同時請主任先帶爸爸離開現場,孩子才把手鬆開、丟掉刀子,化解一場危機。

正因為拒學的成因複雜,但孩子拒絕的意念又很強烈,因此對學校輔導系統來說,拒學生的輔導非常不容易。內湖高中輔導主任許豔秋也說,老師們處理拒學要花上很多時間,孩子不來學校,老師往往幫不上忙,必要時須做家訪,請家長配合。例如有的孩子晚上電腦、手機不離身,白天就睡到中午才能起床,慢慢的請假天數增加,功課落後也愈來愈多,要重回校園就更困難。

但學校輔導室編制長期不足、業務量大,能分配給拒學生的時間有限。一位不具名輔導主任私下說,全年上課200天,一位市區大型國中輔導老師,大概一年輔導各種不同需求學生大約250到300人次,其中有些特殊生或具自傷、傷人傾向的個案,必須優先處理,而拒學生無法入班時,也會安置在輔導室,一旦情緒失控,老師也必須馬上接手協助,加上拒學通常必須開輔導個案會議,甚至家訪等,只要有一個拒學生,就會讓輔導老師疲於奔命,因此很多時候,學生也會傾向又回到家中,不願意來學校。「相信輔導老師都想多做一些事情來幫助拒學生,但人力真的有困難,加上幫助拒學生的輔導其實很需要經驗,以及跟家庭細膩的溝通,輔導工作確實很不容易。」曾永富觀察。

台北市輔諮中心主任楊玉珊表示,目前《學生輔導法》正在修法,目標是增加校園輔導人力,她也期許教育現場能更注重心理健康,「前端一、二級能夠早期發現、早期輔導,不要等到演變成三級,就需要增加更多的醫師、心理師、社工師來幫忙,想要把孩子拉回原本的狀態也會很困難」。

臨床心理師陳品皓有感於網路和社群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寫出《過曝世代》一書,他在書中提到,根據許多研究顯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議題,和社群網路之間,有某種緊密的關係。陳品皓也認為,在未來五到十年,青少年比起過去,出現情緒困擾與議題的機率更高。展現在行為上包括:拒學、自我傷害、關係退縮、社交焦慮、網路沉迷、自我放棄等,這些困擾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孩子的環境適應,以及未來的職涯發展。

拒學這股黑色漩渦,的確已經在校園轉動,在大環境影響下,校園和家庭如何因應能接住這些卡住的孩子,可以從理解這些拒學的孩子開始。

加入親子天下LINE好友,睡前看好文

延伸閱讀:

家有拒學生,給父母5個心法和5個行動

不光「拒學」,出不了門、進不了校,親子俱疲的疫後「懼學」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2
  • Monika
    上網時間太多太久,心裡更容易生病,大人、小孩都一樣。
    08月29日14:19
  • 𝓐𝓝
    日子過太爽啊
    09月02日15:2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