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民俗月禁忌 少惹為妙

澎湖時報
發布於 2021年08月08日22:00 • 澎湖時報

今年的農曆七月初一(俗稱鬼門開)與父親節恰巧同一天,澎湖各廟宇往年都會在此月分舉行普渡法會,但今年由於COVID-19疫情影響,不便群聚,為祖先祈福的相關普渡法會大多取消或縮小辦理,使得不少民眾擔心觸犯禁忌,招來禍患。

民間傳統習俗中,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有以下的民俗禁忌:

1、經過易肇事路段要小心,民俗上認為鬼月容易被「抓交替」。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2、少去戲水地區,容易被水鬼「抓交替」。

3、若八字過輕者,於7月應避免到廟旁走動,也不拜陰廟。

4、半夜不要亂拍照錄影,容易拍到「好兄弟」,恐怕會帶來不幸。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5、半夜不要吹口哨或敲敲打打,據說容易引來「好兄弟」。

6、牆壁是好兄弟喜歡走的地方,不靠牆走除了讓條路給祂們之外,也可避免引來一路跟隨。

7、習俗上認為蜻蜓、螽斯這2種昆蟲為好兄弟化身,抓了小心引來好兄弟跟著走。

8、在家普渡拜拜得選在門口,也就是俗稱的「拜門口」,必須朝外擺設供桌,以免引鬼入宅。

9、不可踩踏冥紙、偷吃祭品、口出穢言,以免惹怒好兄弟引來報復。

10、在農曆七月避免搬家、買房、買車,保持低調。

11、夜晚不要曝曬衣服,以免成為好兄弟的目標。

13、切忌將筷子插在飯上,會讓人聯想到普渡祭拜。

14、切忌喊人全名,招來好兄弟的捉弄、欺負等等。

雖說農曆七月的禁忌不少,但佛教認為農曆七月是「孝道月」,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節」,是在世的人敬重父母、緬懷先人的重要節日;所以不管宗教信仰是什麼,相信只要不做虧心事,對好兄弟保持尊重與敬意,每個月都是好月。

  • 在傳統習俗中,農曆七月會舉行為祖先祈福的普渡法會,今年因疫情影響,恐將難見。(黃聰榮攝)
查看原始文章

查看更多 澎湖時報 的文章

漁業旺季 西嶼正值放緄季節
澎湖時報
留言 3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8月08日23:07
  • 楊樹國
    選賢與能!能選也能罷才是真民主,人民是主人不是細漢ㄟ!不屈不撓! 綠共黨操弄媒體、網軍,不斷混淆視聽、模糊焦點、轉移焦點、帶風向、喊口號,以欺騙蒙蔽愚弄人民,致使人民逐漸看不清民主的樣子!繼而無法無天為所欲為,恐嚇威脅霸凌人民!公權力在我們自己手上,該是捍衛民主之時,不再對執政黨無可奈何及束手無策! 郭董!你慈悲為懷心繫人民,衷心期望你能帶領人民共同推翻綠共黨!綠共黨為政黨利益,貪贓枉法,視人民如草芥,出賣國家及人民天理難容!罷綠共黨及其側翼立委推翻綠共黨雖然困難,但人民只要團結一心相信沒什麼辦不到的,讓人民公權力得以伸張正義! 中華民國自始至終是主權獨立國家,有自己的國家制度,自己的軍隊,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須任何國家任何人說三道四,我們就是一個民主國家!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享受著藍天、白雲、光與熱!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代表著青天-自由和平,白日-法治平等,滿地紅-民主博愛!憲法三民主義民有、民治、民享,民有民主平等,民享自由和平,民治法治,中華民國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全民團結一心共同抵抗操弄意識形態,製造分裂對立,意圖利用擺佈人民的內外勢力!人民不是棋子更不是炮灰!
    2021年08月08日22:24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8月09日00:1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