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股市不穩時,有哪些資產能避險呢?還在買黃金?這招更有用!

Money錢雜誌
更新於 2021年06月07日08:38 • 發布於 2021年05月27日01:56 • 前前進固定收益

 

全球股市受到美國通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上沖下洗,有人認為只要基本面佳,投資市場仍有利可圖,也有人認為風險將屆,面對可能到來的風險,該如何處理手中的投資商品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投資人可能會在經濟下行或股市下跌時經常聽到「避險」(Hedge)這個名詞,所謂的避險並不是直接避開你投資的商品風險,而是利用市場其他強勢,或是反向及相對穩定的投資商品,來降低你可能的損失。

對於一般鮮少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或石油期貨的投資人而言,避險通常是指基於持有股票的立場所做出的規避風險的行為,其做法是除了股票以外,還另外持有能夠避險的資產。所謂的避險資產必須具備的特質是多數投資人對其有強勁信心,流動性好,而且可以保值的商品或貨幣,但這並不代表這些資產本身沒有風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長久以來,市場最具代表性的避險資產非黃金莫屬,它除了可以規避股市的風險,也能抵擋通貨膨脹所造成的損失,雖然在「金本位制」廢除後避險地位逐漸下降,但是2008年金融風暴以後各國政府不斷印鈔票,也讓大家再度將目光投注到黃金上。不過近年隨著比特幣崛起,市場對於黃金的價值與定位又開始出現不同聲音,值得投資人持續觀察。

 

各類避險資產中 以美債最為主流

撇開珍貴的礦物與虛擬貨幣,其實大家最常聽見也最容易接觸的避險工具,是以美國公債為首的「債券」。美國國力的強盛是世界公認,投資人或法人在對其償債能力充滿信心,以及流動性極佳的基礎上,將美國公債視為債券市場裡最優質的避險資產。

其他國家的公債,比如德國、日本或者擁有極高信評的企業債券(A+級以上),例如嬌生或台積電等,會隨著國力或企業實力越強、償債能力越高,或流通性越好,對應出較好的避險能力。我們可以從圖1理解這些不同的債券會與股市有不同程度的相關性,而所謂的高收益債則是完全不具備避險能力的。

持有現金,或者說持有某種貨幣也是一種避險的做法。目前大家公認且接受度較好的有第一強國的美元,還有亞洲區代表的日圓。其次,瑞士法郎也是市場接受的避險貨幣之一,而歐元則因為近年歐盟的經濟動盪削減了它的避險地位;至於人民幣,相信將來在中國經濟市場完全對外開放,人民幣流通性大幅提高後,也有機會成為避險貨幣之一。

 

1-1.png

規劃投資組合 考慮願意承受的風險

不同的避險商品與股市各有不同的相關係數,所以在規劃投資組合時須考慮的是願意承受的風險是什麼。例如,持有50%股市指數ETF+50%公債,理論上風險會小於持有50%股市指數ETF+50%企業債或者現金。雖然我鼓勵長期投資,然而投資組合並非一成不變,當有辦法預期股市即將下跌時,你可以隨著自己願意接受的波動來做避險。

舉例來說,平時投入市場總資金100萬元,分別持有80萬的股票與20萬的企業債,當預期股市下跌時,如果看跌信心不是很強,可以將股票的部位轉入投資等級企業債(如圖2中的A組合),雖然整體投資組合表現是下跌18%,但會比原來的-27%減少9%虧損。

如果看跌信心很強勁,將多數股票部位轉入公債(如圖2中的B組合),只留下少部位股票,當下跌真的來臨,甚至有機會可以獲得正報酬;但是不要忘記,如果下跌沒有來臨,股市持續上漲,公債很可能是下跌的,你除了錯失股市漲幅還可能承受虧損。

1-2.png

因此有人做了回測,將股票指數ETF與公債持有各半,長期也能獲得略低於大盤但波動小很多的績效,所以避險的關鍵不在避開所有的風險,而是管理好你願意承擔的風險。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1年6月號《Money錢》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