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端午辟邪花卉多了設計感 升級版菖蒲艾 結合傳統現代

中華日報
更新於 2021年06月15日21:49 • 發布於 2021年06月15日21:49
升級版的現代菖蒲艾,加上火鶴玫瑰還有迷迭香等元素,傳統兼具現代,民俗兼具美觀。(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端午節辟邪保健民俗花卉菖蒲艾,今年有新潮花店推出改良升級版,掛在門口更顯與眾不同。正值疫情,市區插來超吉避兇的家戶增多,由於新冠病毒未歇,建議可多掛幾天以辟邪保平安。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民俗專家謝東瑜表示,端午節插的「菖蒲艾」,係以菖蒲、艾蒿、榕枝葉梆成一束,懸插門首,有辟邪保健之意。菖蒲形狀如劍,又名「蒲劍」,解為驅邪。艾蒿像旗,又名「艾旗」,解為祓鬼。台灣又多榕樹,以榕枝取代柳枝,象徵青春,可解為保健。

老一輩的人都說:喝端午的菖蒲湯有治百病的效果,用菖蒲湯沐浴也可以保健強身,尤其小孩生瘡,更具消毒的作用。以前街坊也可看到賣榕艾苦草者,而頭上插上榕枝艾蒿可以治病辟邪,正如俗語所說:「插榕卡勇龍、插艾卡勇健」。但這都是古老留下的傳說,信不信就由人了。

老街上的老宅搭配傳統菖蒲艾頗有一番老味,建議端午過後仍可多掛幾天避邪。(記者陳俊文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另一民俗老師謝奇峰觀察端午節當天中西區最古老的神農街,家戶門楣有插艾、菖蒲、龍船花和榕葉的,只有三戶,且都是五條港五大戶之一的許姓人家,謝奇峰表示,現在可能僅剩原住民還保有這項風俗了,年輕人都不認識菖蒲艾。

傳統市場菖蒲艾一份只賣十五至二十元,現代花店將傳統菖蒲艾做了一些變化,希望保留傳統民俗卻又有點設計感,可以放在門口應景,也可增加一些美感。升級版的菖蒲艾除艾草、菖莆、榕樹等傳統元素外,還加入迷你玫瑰、火鶴、辣椒、芳香萬壽菊和迷迭香,將傳統花草和現代花藝做巧妙結合,吸引年輕的一代買掛,雖然售價三百九十元,仍賣掉四十份。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6月15日22:2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