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生對於108新課綱充滿疑惑,花了一個月約訪到數位政委唐鳳,直接請益。有學生好奇疫苗議題,邀來前副總統陳建仁做視訊專訪,請教「大仁哥」施打疫苗的風險、研發測試的流程等等。也有學生聚焦反毒議題,前法務部長蔡清祥親自出馬,分享對毒品防制的看法。
還有學生關心獨居老人,與華山基金會合作,不但去協助送餐服務,還將過程記錄成影像,希望引發更多人的關注。也有學生留意到太魯閣號出軌事件中,救難人員的心理健康,發起千人送卡片的關懷活動,花蓮縣政府還出面表達謝意。
更有學生留意到「月經貧窮」的議題,透過拜會、訪談,引發了台南市政府與康那香公司合作,推出「登月計畫」,提供免費衛生棉給弱勢女孩。學生的課堂作業,竟能對真實世界造成了正面的影響。
突破課本與教室框架,關心社會接地氣
「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後,學生是有很多可能的!」新店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溫子衡說。以上這些情況,都發生在他的課程中。
溫子衡觀察,現在的孩子是「數位原住民」,網路上有無窮盡的資訊,孩子卻普遍有兩個問題:第一,對公共議題沒有興趣,覺得外在世界的事情,跟自己都無關;第二,想多做少,只想等別人給予,不願自己動手查找資料,只想被動抄寫老師整理的筆記。他直言,大部分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度都可以更好。
108新課綱上路後,高中生多了「公共議題探究與實作」這門課,溫子衡研發出了一套課程,希望學生能「抬起頭」,將目光焦點從課本與手機中,擴展到所處的真實世界,讓學生明白公共議題就在生活周遭之外,坐而言、起而行。
找到問題與資料,分析、詮釋、反思
課程進行的流程,包含先備知識的建立、公共議題的介紹、進度追蹤與支援,以及成果展現與反思。
在課程一開始,溫子衡會先介紹研究法、訪綱設計、心智圖與影片拍攝技巧等先備知識,之後每週以微電影、雜誌專欄、新聞專題、紀錄片等方式,介紹不同的公共議題,讓學生依自身興趣選擇主題。
深入研究後,學生就開始製作訪綱、做整體計畫,並且著手行動。每次上課,溫子衡也都會追蹤學生的進度,並提供必要的支援。學期結束前,再以四個禮拜時間讓學生發表作品、相互觀摩,並引導反思。
自主選擇關注主題與呈現形式,更有感
溫子衡教學生的是方法,而議題與最後成果的呈現形式,學生都可以自由選擇,把主導權還給學生,就是希望學生「有感」。
他分享,有人選擇寫小論文,也有人編輯印製專刊,還有人在網路上參賽,或是發起活動;而有超過八成的學生選擇用影片來呈現自己的探究與實作,或是拍攝訪談內容、或是記錄行動過程。
顯然,現在的孩子就是習慣看影片,也不排斥拍影片。溫子衡認為,拍攝影片的優點,在於聲音與畫面能讓知識的呈現更為立體,也更容易傳播理念;學生們還可以在自媒體時代學到影片製作技能,也算一舉多得。
至於議題的選擇則很多元,除了新課綱、疫苗、毒品、獨居長者等主題之外,萊豬、電子菸、校園霸凌、高房價、流浪動物等等,都有人關心。最後共有七個班、超過一百組同學投入課程。
跨出舒適圈,練習解決問題、面對挫敗
新課綱很強調「運用所學」,在溫子衡的這堂課中徹底落實。他笑稱,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學生「推出教室」,比方說,學生想約唐鳳談新課綱與社會企業,卻又躊躇不前時,他就要學生「立刻行動」;學生擔心被拒絕、擔心做不成時,他除了傳授經驗之外,也負責打氣。
但溫子衡又不會干涉太多,他希望學生能成為學習的主體。例如,他明明有唐鳳的email,卻沒有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想辦法;學生在網路上找到了唐鳳的聯絡管道,再進行訪談預約,前後花了一個多月,他都忍住不出手相助。
又比方說,關心獨居老人議題的學生,原本想拍攝影片,當學生神采飛揚的分享計畫時,溫子衡已經預見了老人家可能不願入鏡,卻忍著沒說,讓學生自己碰到問題後,再自己思考解方;最後,學生跟老人家討論出拍背影照的替代方案。
在過程中,學生們有時挫敗、難免低潮,但憑著一己之力克服問題時,也有時會有滿滿的成就感,是最趨近於人生真實情境的學習。
也有學生受到啟發,對人生的方向有了新想法。例如,訪談到陳建仁談疫苗的四個學生中,就有兩位對生科、生醫產生興趣,覺得這是救人的事業,萌生了在學測時加考自然科的念頭;訪談蔡清祥的同學,也把考調查局、當調查員當成未來的選項之一。
「當整個社會都是學習場時,學生的視野與高度都會提升。如果說人生像座迷宮,那在年輕時就從空拍機的高度俯瞰,勢必能走得更穩健。」溫子衡如此相信。
圖為溫子衡(右一)陪伴學生前往法務部訪談蔡清祥(左二)。
照片提供:溫子衡
天佑 寶貝,穿個好衣服。也好入眠。情緒會更好!
點擊開啟shopee.tw/ka2zdco_o9
進來看看。
2024年06月24日09:4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