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玩水意外頻傳!救生員曝「6點提醒」:野溪比海邊更危險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新於 2020年06月26日02:18 • 發布於 2020年06月26日02:18 • 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炎炎夏日,民眾戲水消暑時千萬別忘了注意自身安全。 (圖/觀旅局提供)

炎炎夏日許多民眾不禁想去水邊玩水消暑,但是戲水別忘了注意自身安全,近期因為玩水而溺斃的意外頻傳,尤其許多不幸事件都發現在看似無害的山野小溪。有位救生教練就提醒大家,在野溪戲水的危險程度甚至比海邊更危險,並分享 6 點提醒。

有位擁有救生教練、救援潛水的網友在 PTT 發文表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幾個禮拜在野溪溺斃的新聞就已經有 6 件」,原 PO 指出到野溪戲水真的是消暑良藥,但其實「在野溪戲水危險程度不亞於海邊,甚至比海邊更危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原 PO 強調,溺水不一定是在水深地方,只要無法換氣或換氣時機不對就會溺水。原 PO 隨後分享 6 點溪邊玩水時的安全提醒:

1、去溪邊玩水隨時注意上游天氣、水流流速。

2、不要在水深及腰而流速快的水域戲水。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3、不要在站不穩(即使踩得到地)的水域戲水。

4、不要在有高低落差的地方戲水。

5、不要在溪水對側戲水。

6、不要跳水。

原 PO 透露,台灣溪流上游河身短、坡度大,水流流速相對快速;加上河道佈滿大石頭改變溪流向,會產生各種致命的暗流。如 V 字流、倒 V 流、漩渦流、翻滾流、覆蓋流、皺眉流、微笑流等以及最危險最常遇到的沸騰線等等。這些水域其實不深,都踩得到地,但水流會讓你無法直立踩到地,被水流吸進水裡再噴出來,「來回幾次,你就會失去意識了」。(編輯:倪浩軒)

▲救生員提醒大家溪邊戲水注意安全。(圖/翻攝自批踢踢)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9
  • liao
    明明就有說是危險水域自己還要完怪誰呢! 只能說自己找死
    2020年06月26日02:52
  • Meng li
    講這麼多還是有人文盲喜歡被抓交替 呵呵
    2020年06月26日02:49
  • 陳顗任(陳泊)
    我們台灣人自己更應該增進水上活動的知識,那些告示牌就是立給多數無知的人看的,除非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去接觸開放水域,不然就乖乖去提升自我,不要出事了在那邊浪費社會資源,甚至是申請國賠。
    2020年06月26日03:47
  • Albert 張碩毅
    野溪危險之處還不止如此,溪水曬到太陽上層很熱,下層很冰冷,溫差很大,在裡面游泳很容易抽筋,就像被水鬼抓住雙腳往下拖的感覺,慌張之下就容易溺水造成悲劇
    2020年06月26日06:50
  • 承翰
    爽,剛好減少人口
    2020年06月26日03:0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