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陳媽媽,因子宮頸癌手術與腹股溝淋巴摘除,加上放射線治療,造成大腿淋巴水腫,痛苦十幾年。雖然曾經積極的復健治療,但是只要一停下來,就會復腫。而且,因為常常如此,造成下肢的蜂窩性組織炎,得反覆治療。在去年初接受淋巴靜脈吻合手術後,下肢水腫立即明顯改善,再經過復健治療後,外觀明顯改善許多。
淋巴水腫是指因為淋巴系統受到破壞,或是淋巴系統失能,導致淋巴回流變慢或受阻,最終使得回流路徑堵塞,而使淋巴液堆積在身體的某部位、產生腫脹的現象。淋巴水腫的成因,可以是先天不明原因,或是後天外傷、手術或癌症造成。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陳俊嘉表示,癌症病患術後很容易發生肢體淋巴水腫。「而且很多病患在手術後,還要進行放射線的輔助治療,更容易加重這樣的情況。乳癌手術後的淋巴水腫常發生於患側的手臂,發生的時間約有一半在術後的1~2年發生內產生,發生率約10%-30%,但也有許多人在數年後才發生。」
保守治療效果不佳
陳俊嘉介紹,過去的治療方式傾向保守治療,主要治療方式有5種。
- 運動-身體肢體伸展放鬆的運動,專注在肌肉緩慢的伸展與收縮,可以增加肢體淋巴的回流,但是要注意,過度疲勞的運動,反而無法達到效果。
- 纏繞肢體加壓-利用彈繃纏繞肢體,可以驅趕淋巴液回流到身體裡面,從遠心端的腳趾或手指間纏繞到近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
- 淋巴按摩-使用此方法驅趕肢體末梢的淋巴液回到身體裡面,以減緩肢體淋巴水腫的情形。但皮膚有傷口感染或其他皮膚相關疾病的人不適合。
- 氣壓式加壓-在肢體穿戴氣壓式的袖套或襪套,利用氣壓幫浦的協助,將肢體的淋巴液驅趕回身體裡面。
- 穿戴壓力衣-長期的穿戴壓力衣,以達到避免肢體淋巴過度堆積而造成水腫的現象。穿戴壓力衣時,應能讓肢體適度的活動,這樣的活動也有助於增加淋巴的回流。
不過,陳俊嘉也指出,抬高肢體、穿戴壓力衣、按摩等,成效有限且效果不易維持,病人往往會有回復水腫或甚至更嚴重的現象。「因此『整合性退腫治療(Complete decongestive therapy,CDT)』,也就是整合這5種治療方式,改變患者的生活習慣等方式,藉由自我的照護,達到最有效的非手術治療方式。」
顯微技術帶動淋巴水腫手術進步
陳俊嘉表示,顯微手術的精進及儀器設備的進步,讓外科手術治療淋巴水腫蓬勃發展。「不論在美國或是日本,都積極的利用手術介入治療淋巴水腫的病患,」陳俊嘉分析,手術大致可分為兩種。
- 淋巴靜脈吻合手術(Lymphatico-venular anastomosis)-本手術目的在將淋巴液重新引流回至血液系統,減輕肢體的腫脹。
- 顯微淋巴移植手術-移植健康的淋巴結到淋巴水腫的區域,取代原本失去功能的淋巴結,將淋巴液引流到靜脈系統,改善淋巴水腫。
目前,兩種手術都相當成功的改善病人淋巴水腫的問題,而且少併發症。陳俊嘉建議病情較嚴重的患者,可以考慮以手術方式,改善生活品質。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