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超商業者Alimentation Couche-Tard(以下簡稱ACT)在本月傳出將出價提高到470億美元,鍥而不捨試圖迎娶日本7-11母公司7&i。
這場超商巨頭間的攻防,也令日本消費者憂心忡忡。 原因在於,害怕他們喜愛的7-11食品可能因此變味,甚至走下坡。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9月7&i以一封信拒絕了ACT的收購報價。不過,ACT沒有因為一次拒絕放棄收購7&i,近日傳出已正式遞交470億美元的新報價,較原先的出價提高了約20%。
而面對收購攻勢,7&i則透過業務重組,區隔核心及非核心業務、設定2031年突破30兆日圓營收的目標,希望穩住投資者的信心。7&i曾對外強調,他們在日本的食品、銀行及眾多服務領域支撐著人們的生活。
平價、穩定、易於取得⋯7-11食品堪稱「日本味覺樓地板」
儘管7-11發源自美國,如今日本經營下的7-11已與北美的超商型態有著巨大差異,即使是風格更相近的台灣,超商食品與「美味」也很難劃上等號。
但,遍布日本全國的2.1萬家7-11,卻是不少人尋找品質穩定、食物相對美味的場所。
一位上班族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在我的印象中,7-11的品質絕對不會有問題。如果被買走了,我覺得品質可能會下滑。」
日本7-11供應著數百種食物商品,從飯糰、三明治、沙拉到炸雞涵蓋各種類型,這些食品才是日本7-11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根據日本7-11官網的介紹,每日配送食品(如牛奶、麵包)、速食(如三明治、沙拉)、加工食品(如餅乾、微波食品)一共貢獻近7成的銷售額,其餘非食品類商品總共貢獻約31%營收。
光是日本7-11自有食品品牌「Seven Premium」,就供應超過3,400種商品。今年日本7-11也宣佈Seven Premium自2007年推出以來,累計銷售額已經達到15兆日圓,目前占7-11日本國內收入的20%左右。
7-11龐大的食品陣容,已經成為日本民眾生活的一部分。一位家庭主婦就向《華爾街日報》表示,沒有辦法做飯時,她經常是到7-11買晚餐,小孩很喜歡他們的飯糰,米飯總是很柔軟。她也擔心一旦7-11被收購,外國管理者可能會減少食品種類。
在7&i回絕ACT時,也特別提到食品的重要性。社長井阪隆一當時表示,現在的團隊才最有能力以7-11品牌高品質食品為中心,帶領7-11實現全球成長。
不只是飯糰,更是對品質的承諾
為了提供龐大的食品種類,並維持著高品質,背後需要龐大的產品開發及供應系統,例如日本7-11所配合的172間食品加工廠,其中超過90%皆獨家供應7-11,負責了大量生鮮食品,且每天配送3次。
日本7-11對食品有著苛刻要求。例如,飯糰便是選用京都的合作夥伴供應、最適合做成飯糰的稻米品種,並且使用專門的機器製成三角形,還要從製造、配送到上架整個過程維持在攝氏20度,確保飯糰不會變硬。
而為了馬鈴薯沙拉,由於7-11認為表皮正下方的部份才是最美味的,特地與設備商合作開發專門的削皮機器,能夠僅削掉薄薄一層皮留下精華部位。這台機器,目前只有供應7-11的3家工廠才有配備。
廣受消費者歡迎的章魚花椰菜羅勒沙拉也同樣講究,使用的羅勒要求人工摘採至第二節、章魚以蒸的形式保留色澤及最佳口感、使用的容器也經過調整得以將保存期限延長。
為了確保產品推陳出新,日本7-11也不斷鞭策供應商開發新產品。日本火腿就是7-11的供應商之一,他們透露,即使既有商品賣得很好,7-11仍會要求每年開發新產品。
為何日本7-11食品模式,海外難以複製?
樂天證券分析師窪田真之指出,7-11在日本不僅僅是零售商,還是一個涵蓋產品開發、生產到分銷的巨大系統。
在Instagam上擁有超過50萬粉絲的美食網紅Jeremy Jacobowitz認為,日本7-11的食品比美國好很多,因此收購事件「讓我很緊張,擔心他們會破壞掉我眼中的完美事物。」
生鮮食品路線也被認為是日本7-11維持獲利能力的關鍵,日本7-11的營業利益率能達到27%,然而海外市場的門市僅僅只有3.5%。
不過要將這套模式完整搬到世界各地,食品法規會是主要挑戰之一。例如,確保飯糰口感柔軟的20度要求,便不符合美國等國家的規範。為了維護食品安全,許多國家會要求飯糰必須低溫保存。
延伸閱讀:日本7-11陷併購危機!OK超商母公司捧1.5兆元迎娶,Seven & i 如何「1拆2」應戰?
責任編輯:李先泰
延伸閱讀
中國首富換人!字節跳動張一鳴身價1.57兆登頂,Top10榜單有誰?哪些台灣富豪「被上榜」?
台灣首座AI測試實驗室來了!企業可免費預約「AI健檢」,工研院曝3大評估項目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