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掛一幅畫背後的未竟之事:潛藏在呂迦諾作品秩序性格線下的視差

非池中藝術網
更新於 2024年09月10日09:17 • 發布於 2024年09月09日16:00 • 張家馨

呂迦諾(1992-)的畫作中,那些統一寬度且嚴謹排列的幾何形狀,似乎毫不掩飾地揭示了紙膠帶在顏料與畫布之間所扮演的中介角色,在屏棄畫筆揮灑自如、游刃有餘的運作之下,沉醉於紙膠帶其物質性的獨特語境,並在創作過程中體現出不可替代的意義。紙膠帶的介入,使得顏料與畫布之間形成了明確的界限,塑造出一種井然有序的幾何空間;亦或是在紙膠帶所劃分的區域內,藝術家無需多加思索,便能隨心所欲地填滿方格,進而營造出自動生成的視覺秩序。

然而,在這些我們眼前所見的色彩與幾何圖案的表象之下,正當我們以為藝術家意圖回應色域繪畫對純粹色面與造型效果的追求時,或僅視其為對自動性技法的任意嘗試,實則潛藏著他曾經歷過人生必修課程-即至親的逝去,以及他在信仰上懷疑與依托間徘徊的過程。正如呂迦諾本次個展論述中提及的「掛幅畫,看似簡單,但卻涉及了繪畫內外結構的複雜連結。」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呂迦諾個展「讓我安放」展場一景。圖 / 藝術家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呂迦諾個展「讓我安放」展場一景。圖 / 藝術家提供。

藝術家呂迦諾。圖 / 藝術家提供。

從掛畫的背後,看圖像之外的真實

真實的空間在本質上比平面的圖畫空間更有力量、更具體。顯然地,三度空間裡的所有事物可以是任何形狀-無論規則或不規則,和牆面、地板、天花板、房間或外部皆可以有任意的關係,甚至根本沒有關係。可以使用任何材料、保持原樣或上色都行。-Donald Judd(註1)

經過多年的沉潛與磨礪,呂迦諾在今年(2024)迎來個人首次於商業畫廊的個展「讓我安放」作為他創作脈絡階段性的發表。展場入口處首先呈現了一張開啟他專注於抽象繪畫形式探討的作品〈前前後後-1〉。以此作為序幕,展覽動線逐一帶領觀眾感受他這幾年來對繪畫的重新認識。首先可以關注到,藝術家將展覽劃分為三個區域,走進展場的右側是「垂直區域」;左側是「水平區域」;而中央位置則劃為「垂直水平區域」,每一個作品的安排都是依照空間屬性而定,不論是映照著牆面的垂直線或甚至是突出的梁柱,處處皆可以看見作品是如何與白牆產生依附關係,而不僅僅是畫布、牆面、展燈單獨存在的個體。

例如作品《amethyst(紫晶)》系列與《chalcedony綠瑪瑙》系列,藝術家巧妙地使畫面中央的直線正對應著轉角處銳利的直角,進一步模糊了牆面線條的存在,此舉使得原本屬於平面的繪畫,因順應牆面的空間關係而衍生出一種具備三度特徵的形態,觀者不再僅限於從正面角度欣賞作品,而是被引導至環繞的視角進行觀賞。同理,看到《sapphire(藍寶石)》系列,兩幅長方形畫作以錯位的方式懸掛在牆上,且其高度刻意距離地面較低的位置,打破了以往展覽中作品對稱和整齊的陳規。然而,要讓平面繪畫在空間中達到如此高度的變異,並非易事。呂迦諾將繪畫的自由尺度拓展至空間之中,使作品不再是孤立於牆面上的單一畫布,而是成為與展覽環境產生共鳴的有機形體,這樣的表現方法可追溯至他對「組成繪畫」(Composing Paintings)理念的延伸與探討。

呂迦諾作品-《amethyst(紫晶)》系列與《chalcedony綠瑪瑙》系列。圖 / 藝術家提供。

呂迦諾個展「讓我安放」展場一景,中間為作品〈前前後後-1〉,左右兩側則為《amethyst(紫晶)》系列與《chalcedony綠瑪瑙》系列。圖 / 藝術家提供。

呂迦諾作品-《藍寶石》系列。圖 / 藝術家提供。

無獨有偶,呂迦諾與眾多藝術家經歷相同,美術科班出身,自高中到大學期間接受了扎實的繪畫基礎訓練,對於繪畫「完成」與否的概念,即在藝術家於畫布簽名的當下。但是到了研究所階段,可說是他創作生涯的重要轉折,使之進一步思考繪畫的本質與邊界,重新探究繪畫的完成是否能「不止於」載體的表面,而是在每一次展示時皆能夠重新建構其形式。在這樣的框架下,作品的掛置過程和展示方法不再僅是輔助性因素,而是成為創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作品的「物性」(Objecthood)被賦予了動態特質,成為一個不斷演化和再造的過程,拓展了藝術作品的「完成」之定義。

呂迦諾說明,「物性」是畫作中被感知到的物理特性,往往被幻象所遮蔽,但它的存在也擴展了作品的觀看方式;「幻象」(Illusion)則是藝術家透過加工讓表面掩蓋基底的物性,在圖像上隱藏物性。對此,他認為在過去現代藝術的發展將兩者視為對立面,若想要聚焦在凸顯其中一方,那麼另一方所體現出來的概念便相對薄弱。但在他的作品中,希望能以兩者共存的方式來看待繪畫本身,並且把「物性」作為觀看作品的條件。

呂迦諾個展「讓我安放」展場一景。圖 / 藝術家提供。

呂迦諾個展「讓我安放」展場一景。圖 / 藝術家提供。

呂迦諾以美國低限藝術家法蘭克・史帖拉(Frank Stella,1936-2024)的作品為例,史帖拉的創作概念可擴分兩大方向,其一是畫布框架的調和,例如在他著名的《量角器系列》,弧線在方形邊界內交疊排列,以同心顏色的環形結構構築全圓和半圓,誘發視覺上的誤解,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消解了物性的實體感;另一則是將物理造型與圖像結合,例如將正方形的畫布作為畫面堆疊的元素,使物性與幻象連結。而呂迦諾的創作概念則趨於後者。就好比展場左側的「水平區域」,對應畫廊既有的長型櫃台,在此區以一系列中間有著水平線條的作品《迴旋》相呼應,視覺上來看呈現均質的水平線,並且將畫布的形狀作為繪畫圖像的條件,畫布上的幾何形皆由畫布的「面」所組成;畫中的水平線,其寬度恰好等於畫布側面物理造型的尺寸,讓人看見創作媒材其物質性在畫作表面上留下的痕跡,成為物性和幻象的相結合。

呂迦諾作品-《迴旋》系列。圖 / 藝術家提供。

呂迦諾作品-〈迴旋15〉。圖 / 藝術家提供。

呂迦諾個展「讓我安放」展場一景。圖 / 藝術家提供。

在「組成繪畫」的概念中,作品不再局限於單一畫布的規律框架,而是透過多個畫布的重疊與排列,打破傳統矩形的界限,生成一種形狀豐富、變化多端的視覺結構,「展呈」在此變得尤為重要,需要思考的內容也更為複雜。除了作為作品的一部份之外,其超越單幅作品的獨立呈現,在多幅畫作相互疊合與延伸的情況下構築出嶄新的型態,並且配合空間調性,體現出畫作在此場域的相互關係,觀眾的身體也將藉由用不同角度去觀看畫布在此的物性、幻象和空間的綜合感知。

例如,展場中的〈道路〉是兩幅聯作。其中一件被安排在牆面上,另一則呈現120度角,以斜放的方式矗立在牆面與地板之間,頂部的邊緣和牆上的畫相連。畫布四邊都被塗上帶有些微螢光感的黃色,與畫面深邃的藍形成強烈對比。藝術家以一種讓人難以忽視它的處理方法,吸引觀眾環繞作品觀看,使畫作呈現的決定權有部份轉移至觀眾身上。正如藝術家所述:「觀看機制的改變,也是一種透過空間與物性的交錯概念去重新詮釋繪畫的可能性。如果沒有這個觀看機制,作品可能只是流於形式對於『圖像』的觀看。」

呂迦諾個展「讓我安放」展場一景,圖中為作品〈道路〉。圖 / 藝術家提供。

呂迦諾個展「讓我安放」展場一景。圖 / 藝術家提供。

抽象造形背後堆疊與父親的記憶

信仰,是呂迦諾創作脈絡中不可忽視的主題。自幼成長在基督徒家庭中的他,信仰的啟示與精神涵養無形之中成為其思想與創作的養份。此次展覽在表層上運用了冷峻且嚴謹的抽象語彙,然而在更深層的解讀亦透露出與父親及信仰的情感依託。可以關注到,展覽主題「讓我安放」的靈感起源於場中央的作品〈又三又一〉,其安置於漆黑的展牆,隨著微光如炬般灑落於畫作之上,將觀者置身在一個由寂靜如夜幕的黑色搭建起的空間,那是一種平時難以觸及的靜默,專心地聆聽在此場域藝術家與父親對話的細語。實際上,這件作品承載了雙重意涵:其一,為本文上述探討繪畫在空間中的呈現方式;其二,則指向心靈層面的安放與慰藉。

呂迦諾作品-〈又三又一〉。圖 / 藝術家提供。

〈又三又一〉的創作背景可追溯至呂迦諾面對父親病重的悲痛,他將父親病程的記憶融入作品之中,同時間又面臨著學業上的瓶頸,迫切希望擺脫這段人生困境。彼時,卻又意識到,若一切嘎然而止,便意味著將與父親天人永隔。內心的矛盾迫使他在創作時以近乎失控的狀態揮灑顏料,之後又透過精細的紙膠帶貼斯過程,營造出層層疊疊、錯綜複雜的視覺效果,宣洩出那份無法言語的情感,試圖在重重壓力的夾縫間尋找出口。

因此呂迦諾的作品有著數位圖層般的效果,細緻調整繪畫每一階段的透明度,創造出深邃且富有層次感的畫面。然而,這些層次雖然豐富,依然無法掩蓋紙膠帶界定出的銳利幾何形狀,甚至更強調了在他的創作過程中,反覆黏貼紙膠帶這一行為的必要性。如同藝術家所說的:「好像只要我還沒『完成』作品,就可以不必面對結束。」透過層層疊加和線條的密集排列,似乎能夠延緩面對作品以及與父親相處時間「結束」的現實。彷彿黏貼得越多、層次越豐富,那種不願面對終結的情感便越發強烈。

而在展場右側一系列相同尺寸、色彩斑斕的《寶石系列》,取材於聖經啟示錄章節中對天國基石的描述,以此延續〈又三又一〉的視覺和概念對話,以高彩度的色調與之形成對比,成為走出傷痛的象徵,也是展題「讓我安放」,從塵土中崛起,放下過去重獲新生之意。

呂迦諾個展「讓我安放」展場一景,圖中為《寶石系列》。圖 / 藝術家提供。

綜觀呂迦諾的創作脈絡乃至本次個展,或許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藝術家內心「未竟之事」的展現。像是組成繪畫的概念,將作品的「完成」定義在具有流動性、無止境的狀態中;反覆撕紙膠帶背後則是寄予不想終結與父親相處的掙扎。在另一方面,紙膠帶作為呂迦諾的創作方法,在畫面上有著明顯創作工具的物理特性mdash理性、低限、強勁有力的邊線,但是在上色方面則以類似於海綿的媒介慢慢塗抹,將原先紙膠帶作為畫布上畫筆的軌跡之意圖,保留可被再詮釋的空間,造成觀看與想像之間的視差。

因此或許可以理解「讓我安放」是藝術家已然釋放內心的遺憾,我們卻忽視了其中的「讓」帶有期盼、渴望之意,似乎心中仍存有未了情,總在媒材與基底、創作方法與過程、物性與幻象等的引用下保有一絲空隙。

註1:西門middot莫雷。《簡單的真相-現代藝術中的單色畫》。頁199。典藏藝術家庭。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 「讓我安放」mdash呂迦諾個展

展覽時間 | 2024.09.07(六)-10.05(六)

展覽地點 | 青雲畫廊(台北市中山區明水路471號1樓)

營業時間 | 週二-週六 10:00-18:30 (週日一公休)

交通位置 | 近大直捷運站3號出口,步行約10分鐘

加入【非池中藝術網】LINE@,藝文展覽訊息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