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之外,AI下個投資機會在哪裡?科技巨頭的投資動向,也許給出了答案——AI基礎建設。
摩根美國科技基金經理人威爾森(Joseph Wilson)預言,未來5年~10年美國5大科技巨頭資本支出將突破1兆美元,約合新台幣32兆4,000億元,而這將為AI基礎建設相關產業,如半導體、電力、記憶體、網通、晶片設計等帶來巨大商機,其中,頂尖的半導體公司更是站穩高技術、高資本支出、高進入門檻無法替代的絕對優勢。
摩根美國科技基金是一檔相當受到台灣投資人青睞的老牌科技基金,10年累積451.67%報酬率(截至2024.06.14),打敗同組超過9成的科技基金。
威爾森5月來台接受《Smart智富》月刊獨家專訪,談及科技股的投資機會,他認為,AI基礎建設將是AI邁向下一階段的重要布局,但是現在市場的預期仍低估了這個長期的成長機會,這個落差就是投資機會所在。
威爾森對AI基礎建設題材深具投資信心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科技巨頭的龐大資本支出,2024年包括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Google母公司字母(Alphabet)、Meta及蘋果(Apple)5大超大規模雲端公司(Hyperscale)的資本支出合計超過1,800億美元(詳見圖1),威爾森指出這數字是10年前的10倍,成長規模驚人,他更預言,未來5年~10年之內科技巨頭的資本支出就會超過1兆美元,而這巨大的數字就代表背後的巨大商機。
中小型公司成長機會多
未來表現可期
「AI基礎建設遠遠不只是買買輝達的GPU跟系統而已。」威爾森解釋,AI發展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當數千個GPU一同配置運算,網路、頻寬、記憶體、電力、散熱等都需要隨之擴大、升級,否則整個AI生態系發展都會面臨瓶頸,這背後的巨大商機不言可喻,而這些成長機會很多都是落在中小型公司,他認為市場上還沒有認知到這一點。
威爾森解釋,這是因為他認為AI趨勢還有很大顛覆科技的可能性,很多提供基礎建設、能夠解決AI發展瓶頸的公司,都可能在之後會有更加強勢的表現,只是現在也許因為市值小,所以還沒有受到市場認同,而這樣的落差就是投資機會所在。
甚至就算是傳統的大型公司也同樣會持續受惠於科技公司資本支出擴張的狂潮,特別是半導體產業,包括晶片設計、晶片製造、設備等。
威爾森強調,從2023年以來,以輝達為首的科技巨頭持續表現優異,他也認為它們接下來在科技領域中還是能保有強勁競爭力,但「對我而言,這些(AI基礎建設)投資機會更具吸引力」!
在AI基礎建設相關的投資機會中,半導體是威爾森最為看好的科技次產業族群,也是他過去7年最積極增持的類股,最主要是因為半導體類股透過技術、人才及資本支出等方面建立起高進入障礙,後進者極難與領先者競爭,再加上現在AI科技中「運算」能力又至關重要,更顯得半導體的重要。
威爾森解釋,從2000年~2015年期間,半導體類股的表現遠遜於軟體類股,當時市場認為顛覆性創新皆來自於軟體股,多數新創資本也都配置在軟體類股。
過去矽谷創投教父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更在2011年時說過:「軟體將吞食世界。」
威爾森認為,回到當時感覺的確是如此,大家都認為軟體股更有創新動能,這使得軟體股成為當時的投資寵兒,但與此同時,造成的影響卻是對於硬體的投資嚴重不足,包括美國自己的本土製造能力、半導體、電力、電機投資等等,這也是為何在美國極少有半導體類股上市的原因。
半導體公司在各自領域
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也就是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半導體在過去20年進行了非常劇烈的整併,這也意味著只要是半導體公司,無論是無廠半導體或是有廠半導體,都只剩下極少數公司存活競爭,成為寡占市場,不僅市占率穩定,被後進者顛覆的可能性也低,因為當前所有相關人才、技術及資本都由最領先的半導體公司主導。
威爾森以生產晶片舉例,過程中必須要投入超巨量資本,除了必須面臨可能的生產、設計的失敗,還要考量生產的產量等,全球只有屈指可數的公司可以做到。
而AI也是在半導體的技術基礎下才有可能發生的創新,例如要有輝達設計GPU、台積電(2330)製造晶片,艾司摩爾(ASML)提供光刻機,而以上舉例的這些半導體公司在各自領域中幾乎都無競爭對手,沒有可取代者。
因此,對威爾森來說,「這就是市場中最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他持續看好未來數年半導體類股將持續稱霸市場(詳見圖2)。
另外,目前為止就股價表現,仍是由巨型股表現最為強勢,但威爾森認為中小型股表現有望更為搶眼,特別是在2025年,對於中小型的AI賦能收益者(AI Enabler,指的是能夠將AI功能整合至產品中提高收益的公司)。
不過,威爾森認為今年中小型股普遍要勝過巨型股、大型股表現仍有難度,因為當前的高利率環境對於存續期長、高成長,但較不獲利的中小型股仍舊不是太友善。
必須要等到利率穩定走低,投資人才會對於中小型股更有信心,屆時中小型股就會普遍表現強勢。
基礎設施軟體股納入AI
具投資吸引力
相較於半導體的大量增持,威爾森在過去4年~5年普遍減持軟體股,在軟體類股中,他現在認為唯一具有投資吸引力的是「基礎設施」軟體股,也就是那些協助企業管理數據、建立雲端基礎架構,納入AI功能的軟體股。
威爾森以自家公司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為例,2023年摩根大通在科技方面的支出超過145億美元,在2024年則預計要花超過170億美元,年成長超過10%,對它們來說是久違的科技大支出。
同理,對其他標普500企業也是一樣,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在科技方面花大錢,但現在必須要為AI做好競爭準備,此時就需要像是甲骨文(Oracle)這樣的軟體科技公司協助。
甲骨文是摩根美國科技基金的第5大持股。威爾森解析,甲骨文具有長期與企業合作的基礎,資料庫安全性受到認可,加上甲骨文推出的雲端基礎設施架構(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以上條件都讓甲骨文成為大型企業考慮部署雲端、AI策略功能時的優先選擇。例如,近期就傳出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新創公司xAI將與甲骨文合作。
今年科技股表現火熱,但威爾森認為,未來5年~10年,科技將不再僅僅只是一個產業,所有的產業都將受到科技顛覆,AI會讓競爭更加劇,利用科技發揮自身優勢或建構一些專有技術,將成為未來10年領導力的定義,而這對投資人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可預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科技股就是市場,所有的公司都將變成科技公司。」
小檔案_威爾森(Joseph Wilson)
學歷:聖湯瑪斯大學金融學士與商學院MBA
經歷:UBS全球資產管理擔任產業分析師、RBC資本市場公司擔任產業研究員
現職:摩根美國科技基金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