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臺灣燈會在桃園 客家燈區融入族群元素

客家電視
更新於 02月04日13:32 • 發布於 02月04日12:01 • 羅安達 桃園

臺灣燈會即將在桃園舉行,這次燈會,桃園市客家局規畫「城市聚光燈」燈區,將客家、原民、眷村、新住民元素,融入其中,而主燈「家」的建築特色,則能反映出不同地域文化,族群特色與習慣呈現連綿的意象,也象徵不同族群匯集融合,更能使城市的發展源遠流長。

臺灣燈會即將在2月7日試營運,其中由桃園市客家局負責的燈區「城市聚光燈」目前正在進行組裝工作,為了瞭解進度,桃園市客家局長范姜泰基,4日上午前往現地會勘,范姜泰基表示,這次燈區融合了客家、原民,眷村、新住民元素,相信會讓大家耳目一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桃園市客家局長 范姜泰基:「這個燈區『城市聚光燈』,是表現我們桃園市有多元文化的特色,像我們的客家文化、原住民的文化,新住民還有眷村。」

這次「城市聚光燈」,主燈設計師葉佳緯表示,這次主燈以家為概念,透過族群的房屋組合,將多元社會的包容,來自不同群體,彼此間的認知到認同,形塑成為一個和諧的多元族群。

設計師 葉佳緯:「那這件作品看似上下顛倒,其實我是用了一個像鏡子的概念,就是我認為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可以在別人的身上,反映出自己的優點或缺點,那還有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部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桃園市客家局長范姜泰基表示,這次臺灣燈會「城市聚光燈」燈區,除了燈光效果之外,更有味覺、聽覺、視覺等五感體驗,讓大家從燈會中,看見桃園多元族群文化豐富之美。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