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3 日宣布對許多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並簽署一項措施,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和商務部長逐國提出新的徵稅建議,以重新平衡貿易關係,由於這需要數週或數月才能完成。新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透露,所有研究應在 4 月 1 日前完成,川普可在此後馬上採取行動。
根據白宮分發的備忘錄副本,新的進口稅將為每個國家量身定制,目的不僅是抵消這些國家對美國商品的徵稅,還要抵消這些國家以不公平補貼、法規、增值稅(value-added taxes)、匯率、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力等形式施加的非關稅壁壘,以及其他限制美國貿易的因素。
川普指出,「為了公平起見,我決定徵收對等關稅,無論各國向美國徵收多少關稅,我都會徵收。他們向我們收取的費用都遠高於我們向他們收取的費用,但那些日子已經結束了。」此外,川普之後計畫對汽車、半導體和藥品徵收「超過」對等關稅的進口稅。
川普以歐盟的貿易壁壘(包括增值稅)為例,說明美國正在採取的因應措施,並表示美國將視實施增值稅的國家,等同於關稅,實施補助的國家也視為同樣狀況;此外,他也特別提到日本和韓國,稱這兩個國家正在占美國便宜,可能成為他最新推動的目標。
此外,川普再度劍指台灣,稱現在幾乎所有晶片都在台灣生產,「我們希望它們在我們國家製造。那些公司來我們國家(設廠)」。他也認為,台灣搶走美國生意,美國曾經有英特爾等非常好的公司,但這一切都被奪走,「我們希望把這些生意拿回來,希望它們回到美國。如果他們不把生意帶回來,我們會很不高興。」
「對等關稅」是川普為了解決美國貿易赤字問題所做出的最廣泛的行動,他認為美國出口產品在全球各地受不公平待遇。目前川普已經對中國商品徵收 10% 關稅,並計劃在下個月對所有美國進口鋼鋁徵收 25% 關稅。
然而,川普沒有馬上實施關稅的決定,外界認為可能是「談判」手段的開端,和墨西哥、加拿大和哥倫比亞爭取讓步的策略相同。川普貿易顧問 Peter Navarro 週四在彭博電視台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要達成公平且互惠的貿易,若能達成,我們就會有工作機會、高工資與高生產力。」
官員指出,總統希望與其他國家討論現行政策如何造成不平衡的貿易環境,如果各國想要降低徵稅或消除其他貿易障礙,他非常樂意降低關稅。
(首圖來源:Flickr/Gage Skidmor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