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把握三原則,避免隔代教養出現家庭戰爭!

未來Family
發布於 02月05日00:29 • 陳培思

「算了算了,你把孩子帶回去自己顧啦!」這是很多子女託付給祖父母帶孫後,因為觀念不合,經常出現的爭吵場景。

「其實,所有問題就是回歸人際溝通。」輔仁大學家庭與兒童學系教授陳富美強調,並非親子間,就能忽略如何好好溝通。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保握好三大原則,就可以避免陷入請祖父母帶孫引發的家庭戰爭:

1. 溝通照護方式 分享建議而不是糾正

很多子女會拿著育兒專家的說法,指導祖父母怎樣帶孫,以為借用客觀的專業意見,能讓祖父母信服,沒想到卻往往適得其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初和心理諮商所所長許嬰寧解釋,「這樣的背後意思,都是代表『你錯了』,當長輩感覺被質疑、批評或挑戰,自然會感到不舒服反彈。」

「溝通時不只是說,記得要打開耳朵聽,」陳富美提醒,必須知道祖父母實際有什麼困難,不要直接就排斥祖父母的想法或作法,「很多的經驗,其實是可以聽聽看納入參考。」

「心情好的時候容易打開耳朵」,不妨趁祖父母心情好的時候聊聊,如果談論的當下,其中一方已經明顯開始有情緒,就暫時先擱置,不要再繼續下去。

許嬰寧建議,把握「先肯定、再建議、又讚美」的原則。

例如,「媽,你幫孩子準備的午餐都好均衡,小寶個子一下長了好大,」,先提出祖父母值得肯定的部分,「最近也許可以讓他自己練習吃飯,這樣您也不用餵得這麼辛苦」,最後還是要在回歸讚美,「還好是託給您照顧,如果換做別人,我就沒辦法這麼放心。」

陳富美也提醒,子女想要提供教養的新知時,最好是用分享的角度,而不是糾正,「媽,最近孩子情緒一直很激動,動不動就生氣尖叫,我怎麼罵他停下來都沒用,上網查了後,有醫生建議可以先等他生完氣,我試了幾次,覺得好像有點用……。」

2. 此路行不通時 要提出替代方案

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問題,要和祖父母站在同一陣線,解決孩子的問題,而不是像上司一般下指導棋,提出方案要求執行。

「教養的角色定位必須劃分清楚,無論祖父母投入多少時間協助照顧孫子,教養責任依舊是在父母身上,」陳富美強調,當孩子出現問題,必須是父母扛起責任。

許嬰寧強調,當孩子祖父母家,就盡量不要干涉祖父母的照顧模式,而是在孩子回到父母照顧時段時,明確定出界線。

舉例來說,孩子在阿公阿嬤家吃了零食,回家後就不要再給零食,「在孩子回家的時段中,建立好規範,而不是反過來一味的要求祖父母。」

當孩子能溝通後,父母可以進一步要求孩子,在祖父母家該遵守那些規矩,陳富美談到,「必須由父母要求孩子遵守,如果孩子總不停吵著要看手機,是爸媽得想出解決辦法,而不是丟給祖父母傷腦筋。」

在「不要給他吃零食」、「不要給他看手機」,諸多的「不要」之外,更要提出建設性的做法。

事實上,對年長的祖父母來說,整天照顧電力十足的孩子,體力上相當具考驗,如果拗不過孩子大吵大鬧,往往會讓步,放棄堅持,因此,父母希望孩子不要怎樣時,要一併提出具體作法。

假使不想讓孩子吃太多零食,偶爾吃個布丁、喝瓶養樂多外,子女可以準備一些相對較健康的零嘴,放在阿公阿嬤家,讓孩子解饞。

覺得孩子跟著阿公阿嬤整天在家看電視,不妨主動安排些活動,「很多祖父母帶孫子到親子館玩的,都是子女先幫忙線上預約,」陳富美觀察到,「這不但可以讓祖父母喘口氣,也是個機會接觸館裡的教保員,可以交換更多帶孫的新觀念。」

然而,子女要記得,即使提出方案,實際執行仍會遇到許多困難,許嬰寧提醒,「有時候『理想中的方案』,連子女自己是否能做到都是個問號,更不用說是年紀一大把的父母能有效執行。」

陳富美提醒,「在請祖父母照顧孫子時,子女必須同時提供祖父母過程中所需的資源,解決祖父母帶孫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3. 感謝、讚美與肯定 多多累積感情存款

肯定、讚美,會讓祖父母在帶孫時有成就感、勝任感、貢獻感,自然就會進入好的循環。

父母必須知道,即使是祖父母照顧孫子,都沒有所謂的「理所當然」,子女對於父母的協助,一定要心存感激。

多想想交由祖父母帶孫的優點,以及當初交給祖父母帶孫的初衷,就會發現有許多地方值得感謝。

「事實上,沒有爸媽幫忙帶小孩,就要多支出一筆育嬰費,或必須趕著接孩子下課,工作之餘完全無法喘口氣,」陳富美談到,任何一個點,子女都很值得感謝祖父母的協助。

因此,只要從自己出發點說出真實的感謝,「還好有你們幫我看著小孩,讓我可以加班把工作做完,」、「如果沒有你們幫忙接孩子,今天我真的得飆車衝回來了!」

「當你要把孩子託付給爸媽照顧,就要做好心理準備,感情存摺裡的存款會一路下滑,」許嬰寧強調,一旦感情存摺透支,也意味著雙方關係破裂。為了維持不透支,平常就要盡可能存款,在日常中,就要積極表達出肯定與讚美,累積更雄厚的資本。

「除了肯定行為外,更要肯定祖父母行為背後的付出以及用心,」許嬰寧強調,即使有些教養行為上的不同,但也不能一口氣抹煞祖父母關愛孩子的用心。

如果覺得讚美很彆扭,開不了口,不妨從孩子角度出發,就會覺得容易許多,甚至「討教」,更會讓祖父母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例如「小孩回家跟我說阿嬤做的滷肉好好吃喔,媽是怎麼做得?」

公開讚揚祖父母帶孫的辛勞, 或是透過第三者轉述,「幼稚園老師說,阿公阿嬤把他帶得好好」,這些也都會讓讚美效果加倍。

並適時搭起祖孫的橋樑,例如「阿媽說你一回家就認真做功課,很棒」,或分享孫子及祖父母的近況,例如小孩最近很愛打球,要被推薦去甄選校隊,也跟孩子分享阿公最近去學太極等,讓彼此更加了解,也有共同的話題。

「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和祖父母起爭執,也不要在背後議論或埋怨祖父母的行為,」陳富美提醒,除此之外,也要教孩子表達出感謝,除了安排適合一起參加的聚會活動,平日讓小孩打電話問候、節日時送上祝福。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查看原始文章
留言 1
  • lesane
    要合乎科學原理。 若事事都繞了好幾圈,那顯然缺效率。 好幾代的人都活在這種世界裏, 嘴吧説要科學,可是做的卻相反, 科學需要嘗試和驗證, 但老時代都迫不及待地把一次 或 暫時行為標上永世價值,甚至連長相也要這樣標,這樣等於是反教育,嘴説一套另作一套,讓科學難以被運用。 就好像古時後的 部分人想把一些人養成羊,這樣如何期待他們供獻人的 價值? 若真重視科學方法,那就要用科學的 方法 去教。若別人花一小步自己卻要花十步,那有科學頭腦的 人們會想,是不是方法哪裏出了問題?
    02月10日14:4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