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亟待投入公共設施費用,以替換老舊公立醫院、學校及監獄建築
英國由於缺乏公共設施維護或更新經費,導致許多醫院、學校、法院和監獄無法安全使用,並部份甚至已倒塌。去年,NHS醫院登記需要維修施工費用已超過100億英鎊,此是2016年的兩倍,其中有20億英鎊係列為高風險建築。
並且英國公立學校有70萬名學生在劣質教室上課,其中於2018年,並有肯特郡一所小學的屋頂倒塌。監督機構審計署表示,教育部門無法準確估計尚有多少其他校舍不安全。英國結構工程師協會會長Matthew Byatt表示,目前未發生死亡事件的唯一原因是運氣,另外腐朽建築物即使不倒塌也會造成傷害,因為會削弱生產力,去年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法庭設備無法使用,致使法庭有373工作日無法運作。
該公共服務危機尤其嚴重的是醫院。儘管對人力資源的投資大幅增加,但國家醫療機構(NHS)運作卻停緩不前,使病患等待手術者名單持續成長,並導致公眾滿意度創歷史新低。專家並指出,部分原因是醫院結構性的問題。例如,今年黴菌導致曼徹斯特市的一家醫院的部分天花板倒塌。另外醫院設施的缺乏,譬如醫療檢測器械,以及不合格的資訊科技系統,皆影響醫生的工作效率。
公共服務工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有四個。首先是缺乏資金;長期以來,英國的公共服務經費投資低於其他國家。即使在經濟狀況良好的2000年代,英國醫療保健資本支出(佔GDP的比重)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平均水平。2010年後資本支出並大幅下降,致使大幅削減開支,各政府部門不減少對人力資源的開支,而是大幅減少投資以保護日常支出。
第二是對公共建築支出不穩定。英國智庫決策基金會(Resolution Foundation)表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資本支出的波動性是日常支出的六倍,致使進行施工計畫並設計供應鏈很難,並且導致政府部門很難合理支出並使項目很可能會推遲並超出預算。例如,前首Boris Johnson在2019承諾到2030年新建40家醫院,但目前只建成1家,另外33家甚至尚未獲得核可,以及承諾提供2萬所新監獄場亦未兌現。
第三是管理不善。英國政界人士傾向於承諾新工作項目,而不是承諾對現有建築進行必要的維護(此通常必須從資本預算中支付)。另建築物使用時間遠遠超出原來規範的使用壽命,從長遠來看,這通常比按時更換建築物的成本更高。
第四是許多公共設施本來就建得不好。1950年代至1980年代,學校和醫院的建築商經常使用鋼筋蒸壓加氣混凝土,此材料又輕且價格便宜,尤其適用於平屋頂,但是長年使用後,融入屋頂的鋼棒會生鏽並膨脹,從而脫離混凝土。未來幾年,混凝的問題將在衛生和教育領域的資本投資佔據主導地位。
另外,在上次的財務預算中,財政部長Jeremy Hunt凍結2025年後的資本支出。另外除潔浄投資計劃外,工黨領袖Keir Starmer亦未表達任何增加資本支出的動機,並只表達建立一個適合未來的國家醫療機構的希望,其建議主要集中在人力資源,幾乎沒有提到公共設施,並承諾只會審查項目以消除浪費並確保效率。
過去,只有在經濟和公共財政狀況良好情況時,才努力改善公共財產。醫院建設在1960年代蓬勃發展,並在2000年代,新工黨在學校和醫院投資數十億美元,但如今英國面臨緩慢的經濟成長、債務和利率雙高的問題,顯示更難獲得未來重要的公共設施建設或維修經費。(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