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走讀台北】台北永遠的批發界龍頭!造訪座落大同區的「後站商圈」,感受台灣1970年代的輝煌歷史

Taipei Walker
更新於 2023年05月21日13:22 • 發布於 2023年05月18日16:00 • 步行城市

自日本時期開始,台北車站的前站一直是台北市重要的商業中心,甚至有許多高級旅館在前站設立,為當代日本人的高級經貿中心之一。而車站後方則大多為鐵路、工廠和漢人商店,並連結到大稻埕地區。

台北車站後站/裏臺北驛的歷史

我們聽過的台北後站其實是在1923年稍微出現雛型,為了服務進出大稻埕地區的旅客,才在今日中興醫院附近建造「臺北裏取扱所」,當時甚至不是一座完備的車站。直到1937年改稱為「裏臺北驛」、1939年木造車站才完工,約建造於今日的桃園機場捷運臺北車站,而1901通車的北淡線鐵路終點站也從北門驛改至裏臺北驛,臺北驛還因此增建了一座岸式月臺,並延長了原本的跨站天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走讀台北】台北永遠的批發界龍頭!造訪座落大同區的「後站商圈」,感受台灣1970年代的輝煌歷史

就這樣,後站的街道和產業隨著站體的設立出現轉變,裏臺北驛在戰後改為台北後站,但依然是北淡線重要的大車站,也成為了北漂青年和後站商圈發展的重要交通節點。

但是到了1989年,正逢北淡線轉為捷運紅線的計畫與鐵路地下化的完工,當年的臺北後站木造建築計畫保存,但卻在1989年9月23日的夜間因不知名原因而起火,整座木造建築付之一炬。當時唯一剩下的日治時期台北車站相關建築就這樣消逝,為文資界的一大遺憾,也是台北文化的一大損失。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走讀台北】台北永遠的批發界龍頭!造訪座落大同區的「後站商圈」,感受台灣1970年代的輝煌歷史

後來的台北後站懷舊廣場試圖將車站意象保存,但在錯位放置月臺和火車反而讓旅客誤解其設計,也限縮廣場使用空間與動線。今日看到的後站廣場取消了火車相關意象,成為開闊又明亮休憩空間,的確有讓旅客將進入商圈的入口意象,也讓周遭的老建築重見光明。雖然可能車站意象鮮少,但反而將重點放在商圈中的批發歷史當中。

後站商圈的出現

回到日本時期的台北市街圖,在裏臺北驛出現之前,後站空間就已作為製冰會社和專賣局菸草工場使用,製冰會社的空間大致在今日廣德利停車場位置,而專賣局菸草工場位於京站和博美館的豪宅內,該豪宅內的菸草工廠的「原專賣局臺北後站倉庫」早期是臺汽客運總站使用的空間,現在決定拆除之在豪宅蓋完後再重建。

之所以有工場區位是因為鐵路的運輸便利,在住商機能都在前站的時代,後站自然成為工業帶和漢人的商店街。

裏臺北驛興建後後站的機能漸漸轉變,由於多了一個便民出入口,商店、旅店增多,直接空缺也隨之增加,後站便成為戰後北漂青年尋找工作的集中地,當時的後站有八成店家為職業介紹所,在中山市場旁邊的中山藏藝所甚至是在日治時期就有的公設職業介紹所。

戰後的職業介紹所工作地點不常在台北市,通常是被帶往新莊、板橋、五股地區的工廠工作,可能為鐵工廠、木材廠、汽車行等維修、製造和送貨的辛苦工作,雖然北漂青年滿懷夢想的北上工作,但環境和工作內容也並不是想像中的輕鬆。

【走讀台北】台北永遠的批發界龍頭!造訪座落大同區的「後站商圈」,感受台灣1970年代的輝煌歷史

(圖為後站商圈中的住宅老屋。)

1970年代,台灣進入了輕工業和加工出口的新時代,所謂的「台灣錢淹腳目」完全在後站體現出來。中南部工廠中的各項紡織、飾品、零件、五金、玩具等製造興起,除了外銷國外,台北市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批發場所,因此當時後站的職業介紹所轉瞬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這些各式各樣的批發商。

經濟成長的時代,人們手上都有了點錢可以創業,讓後火車站的批發客越來越多。現在的批發商老闆回憶到,當時的客人都是拿著千元買一大箱或一打,有時候生意好到需要去工廠協助生產在趕緊拿回店裡賣。當時的批發商攤位一位難求,30年前甚至出現一個月租金10萬的天價,可見後站批發業的興盛。

【走讀台北】台北永遠的批發界龍頭!造訪座落大同區的「後站商圈」,感受台灣1970年代的輝煌歷史

那後站商圈的範圍到底多廣呢?通常會以重慶北路一段、承德路一段、長安西路、華陰街、太原路作為界線,但是從產業面來看,五金、零件等批方商更擴及到寧夏路和日新國小。

雖然近年網路商店的興盛讓後站批發業不如曾經的繁華,僅存的老字號批發業也力求轉型,除了以自身打拼出來的品牌在特別節慶中嶄露頭角,也順著網路建立網站和運送服務,更隨著桃機的開通,以國際的角度尋找批發產業中更觀光和在地性的價值,求新求變。

【走讀台北】台北永遠的批發界龍頭!造訪座落大同區的「後站商圈」,感受台灣1970年代的輝煌歷史

(圖為日星鑄字行。)

曾經的萬國百貨

【走讀台北】台北永遠的批發界龍頭!造訪座落大同區的「後站商圈」,感受台灣1970年代的輝煌歷史

華陰街知名的甜甜圈、小吃麵食等商家位於後站的一座大型聯合大樓內,他是曾經的萬國百貨,在批發業的鼎盛時期,低樓層的店舖幾乎都是批發業的商店為主,而今日還有大德鈕扣、三信膠業等老牌店家營業著,其他點面多轉為台式小吃和日式料理等餐館。

萬國百貨最著名的除了它在後站的獨特量體,以及那個標誌性的連通橋。連通橋是用以從四樓到六樓的旅客使用,而樓上的空間現在作為益傳戶跟商旅使用,其實在早期的電影中可以看到後站便宜商旅的蹤跡,尤其是獅城旅館更是創業人士和北漂青年的回憶。

【走讀台北】台北永遠的批發界龍頭!造訪座落大同區的「後站商圈」,感受台灣1970年代的輝煌歷史

後站商圈的口碑和旅遊推廣使這些舊產業依然是台北市無法取代的重要地景,每當過年、聖誕節等重大節慶就可見到長安西路的飾品店家爭奇鬥艷;太原路口的皮件和行李廂等商品更是便宜又琳瑯滿目;如果要尋找塑膠製品或金屬零件,到太原路走一走也一定會發現自己需要的,甚至還能問老闆組裝到使用的各個技巧。

【走讀台北】台北永遠的批發界龍頭!造訪座落大同區的「後站商圈」,感受台灣1970年代的輝煌歷史

傳統的活字版印刷和印刻名片也能在後站製作專屬印章。除了在地店家維繫自己的傳統產業外,街屋建築也保持戰後原始狀態,擁有當代對於立面美感的追求,也照顧了後站的天際線。像這樣交通便利且就在車站後方的特色商圈,真是令人流連忘返。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