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段沒有結果的愛情後,驀然回首,你是否發現自己過去的交往對象中,總有幾分相似的特質?而且你在每段關係中和另一半的互動方式,也都有著某種程度的雷同?
你找對象的模式總似曾相識?其實,這是有跡可循的
如果你對以上這些描述並不陌生,這絕非巧合,而是儲存在你潛意識裡的原生家庭模式所帶給你的影響。美國兩性暢銷作家 Barbara De Angelis 博士曾用「Emotional Programming」解釋,我們為什麼常不知不覺地在親密關係中,複製原生家庭與過往成長經驗的模式:
「Emotional Programming 和潛意識的概念很像,指的是我們成長歷程中,一套對自己、他人及世界的信念模式;就像電腦根據基本數據訊息跑程式一般,每段成長經驗、記憶都會驅動著我們的行為。」
由於原生家庭是個人情感經驗與兩性相處最早的學習場所,因此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方程式也深深被這個部份影響著,驅使著我們依照過往經歷尋找對象,或者以特定方式和另一半互動。
原生家庭與成長經歷,如何影響我們找對象的過程
根據Emotional Programming對擇偶的影響,以下我整理出三個左右我們找對象與親密關係的模式給大家參考:
一、找對象時,我們會想尋找原生家庭的那份「熟悉感」
家庭是每個人社會化的基礎,主要照顧者則是我們最早接觸的人際關係,也是我們認識自己及世界的最初依據。
因此,你可能早就發現,除了你的性格與特質和自己的父親或母親很像外,在你過往所選擇的對象當中,也很可能有相似你主要照顧者的影子。比如你的母親開朗幽默,你不只從這樣的特質獲益,也可能選擇、或被有開朗幽默特質的對象吸引。
然而,相反的情況也存在。比如你非常厭惡自己有個自大且有酗酒問題的父親,明明不斷告訴自己絕對不要找像父親這樣的伴侶,最後卻還是不自覺得和有類似問題的對象在一起。
之所以擺脫不了這個惡性循環,正是因為從小就慢慢形塑的「Emotional Programming」會在我們找對象的過程中被開啟,導致我們不知不覺中被原生家庭的那份「習慣」與「熟悉感」呼喚,進而傾向選擇相似自己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對象。
二、們在成長過程中的需求如何被回應,也會是我們和伴侶的互動模式
在成長歷程中,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回應我們需求的模式,往往也深層的影響著我們在伴侶面前的樣子。
想像一下,假如你是一個哭鬧的嬰兒,如果父母都能即時回應你、試著了解你哭泣的因,並溫柔安撫你,那麼你可能會比較容易產生安全感與信任感;這份與人互動的模式延續到成人階段後,你在伴侶關係中,通常也會以溫暖、安定且信任的方式回應對方。
相反的,假如你小時候的各種需求總被忽略,未來在親密關係中就很可能以「忽略」或「逃避」的方式回應伴侶;或是你有個情緒不穩定、時常焦慮不安的母親,那麼你就很容易不自覺想掌控伴侶的言行,或是因情緒起伏大而讓關係常處於波動。
無論是忽略逃避或焦慮掌控的模式,都是源自「你的過往需求沒有被滿足」而產生的不安全感,當然也影響著你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像是沒有安全感的人,卻很容易吸引同樣也缺乏安全感的對象,在淡漠貧乏或緊密又衝突的關係中,想脫身卻又難以自拔;或者,明明很了解需求被忽略的痛苦,卻還是無意識的總以忽略的方式對待伴侶。
三、我們的自我認知與評價,左右著我們對「愛與被愛」的定義
主要照顧者回應我們的模式,也很容易形成我們對自己的主觀認知。比如一個被適當回應的孩子,面對自我時通常也比較正向且有自信;但當一個孩子需求常被冷落,甚至暴力相待,他就可能會自我價值低落,帶著「我很糟糕」、「是我不好」、「我不值得被愛」的信念成長,進而催化其在親密關係中的言行與情緒。
如果你會對自己產生負面認知,你所選擇的對象也往往會對應如此的信念。比如,明明對方非常自我、不重視你的需求,你卻無法自拔地仍勉強自己在這樣的關係中卑躬屈膝;或者,即使你遇見一位真正愛你、值得信賴的對象,但那「不值得被愛」的聲音,可能導致你下意識地做出讓關係緊張的反應或行為,漸漸推開真心愛你的人,來進一步驗證自己的確不值得被愛的信念。
所以,我永遠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一輩子都找不到好對象嗎?
雖然我們不太可能完全拋開原生家庭與成長背景的影子,但還是有方法幫自己脫離這樣的複製模式。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承認影響的存在」以及「不斷自我覺察」。
所謂「承認影響的存在」,並不是要你在發現問題後,把一切過錯推給父母或主要照顧者,或是消極地告訴自己「我就是無法擺脫過去」,而是認識這個影響,並接受父母和我們都無法完美;「不斷自我察覺」則是觀察此影響如何影響著自己,時時刻刻對自己的選擇與互動模式有所覺察,有意識地判斷自己找對象時的行為與決定,避免被 Emotional Programming 牽著鼻子走。
實際做法呢?依據 Barbara De Angelis 博士及我的諮商經驗,我想提供兩個簡單的練習給大家參考。
練習一:把「家」與「愛」的連結具象化
列出過往主要照顧者的負向特質,比如不忠誠、情緒化、自我中心等,再對應你過去交往對象及現在潛在對象,想想是否有相似之處?或者,試著形容「家」給你的感覺,比如不被支持的、寂寞的、恐懼的,同樣回想你在親密關係中是否也充滿類似的感受,找出並面對成長歷程對你親密關係的影響。當你開始對這些負面特質或感覺有意識後,未來遇到的新對象假如也有類似特質,你就會更加有所警惕、並做出正確判斷。
練習二:把「不想要」刻意寫成「想要」
你可以試著反向操作,以促發自己更深的覺察。把你意識上「想避開」的主要照顧者的負向特質,寫成是你「想要」的擇偶條件。比如「我想找一個喜怒無常且掌控慾很強的對象,他越讓我恐懼,我就越感到快樂,我很享受這種不安的感受」。透過這樣的文字表達,你更能清楚看見自己潛意識裡的慣性與情緒,也才知道未來找對象時該如何拿出察覺。
未來若出現一位令你心動的對象時,記得先停下腳步,想想這個對象是否似曾相似,提醒自己拿出意識觀察你與此對象相處的感受,才能逐漸脫離慣有的Emotional Programming,也才能用理智的頭腦找對象,選擇一位適合自己、而且能帶給自己幸福的對象。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馬上追蹤《單身戀愛學》LINE好友,不再錯過最新戀愛知識!